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萨拉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萨拉尔[1](蒙古语:ᠰᠠᠷᠠᠭᠤᠯ,西里尔字母:Саруул,?—1760年),其名又作萨赖尔、萨喇尔、萨喇勒,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人,后被编入蒙古正黄旗,清朝政治人物、军事将领。
生平
萨赖尔原本是准噶尔汗国的宰桑,隶属于准噶尔权臣达什达瓦台吉。乾隆十五年,准噶尔内乱,其率领所属四十七户归乡清朝,安置于察哈尔。后编入八旗,授散秩大臣。准噶尔部浑台吉喇嘛达尔扎请遣萨赖尔归,没有得到批准,后授参赞大臣,出北路。乾隆十九年,乌梁海得木齐(宰桑以下官名)扎木参侵犯边界,萨赖尔以五百人抵御,逮捕扎木参,后授内大臣。当时萨赖尔称雅尔都等亲至,许起驻特斯河,否则驱赶到阿尔台山之外;同时请求请发厄鲁特兵听调。兵部尚书舒赫德认为此举不方便,乾隆帝命萨赖尔相机而行;同时命舒赫德会同萨赖尔及车凌等选台吉、宰桑可信任者将兵二百人,并令侍卫永柱和总管阿敏道选察哈尔八旗兵五百交给萨赖尔,以为招谕驱逐之用[2]。
之后萨赖尔率兵抵达卓克索(今科布多河支流扎克赛河),乌梁海宰桑雅尔都、车根、赤伦、察达克、图布慎、玛济岱各鄂拓克全部撤退到阿尔台山以西,之后招降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击退雅尔都、车根、赤伦、察达克四宰桑,后赐双眼孔雀翎[3]。此后他率兵抵达登努勒台(今精河县与尼勒克县之间博罗科努山的山口),与班第等会合,平定伊犁后,乾隆皇帝诏封萨赖尔一等超勇公。此后萨赖尔同班第、鄂容安驻守伊犁,后阿睦尔撒纳叛乱,其部下克什木进攻清军,班第、鄂容安阵亡,萨赖尔被俘。乾隆二十一年正月,逃出抵达吐鲁番,之后萨赖尔疏请罪,乾隆帝命驻特讷格尔(今新疆阜康),仍授定边右副将军。
同年三月,策楞上疏称:“侍卫巴宁阿自伊犁归,谈到克什木之乱中,将军班第等自固勒扎赴崆格斯防卫。敌军赶来时,萨赖尔欲逃跑。鄂容安称:‘敌人来了应当抵挡,为什么要着急逃走’。萨赖尔答言:‘你怎么会知道?’于是策马逃走,众人跟随。班第等仅余司员侍卫及卫卒六十人抵挡;当夜敌军抵达,班第等人遂自杀。”乾隆帝看后,命逮捕萨赖尔入京师,入狱查实,后命押至大牢。班第等人的遗体到达京师,清廷用克什木的耳朵祭奠其亡灵,令萨赖尔观看。之后因叛党渐次就擒,释放出狱。乾隆二十四年,授散秩大臣、镶白旗蒙古副都统、乾清门行走。旋擢内大臣,复封二等超勇伯。之后去世,图形紫光阁[4]。
Remove ads
延伸阅读
[编]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