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宗人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宗人四(蛇夫座70)是位于蛇夫座,距离地球16.6光年的一个联星系统的主星,它是视星等为4等的一颗星,它不是一颗典型的亮星,要在远离城市灯光的情况下才能被裸眼看见[1]

事实速览 观测数据 历元 J2000 分点, 特性 ...
Remove ads

联星

为首的是一颗橘黄色主序星的矮星,属于天龙座BY型变星[3]光谱类型为K0,伴星是橘色主序星的矮星,光谱类型为K4[2]。这两颗星的轨道距离平均为23.2天文单位,但是因为轨道离心率很高(e = 0.499),两颗星的距离在11.4到34.8天文单位之间变化著,完整的轨道周期为83.38年[6]

历史

这个恒星系统最早是在18世纪被威廉·赫歇尔研究联星时登录在他的目录上,赫歇尔证明了这两颗星是受到重力束缚的联星系统,两颗星绕着共同的质量中心运转。这是牛顿的万有引力也适用于太阳系之外天体的重要证明,他还主张可能有第三颗“看不见的伴星”影响着这两颗被看见的恒星[7]

行星系的主张

在1855年,英属东印度公司马德拉斯天文台的台长W. S. Jacob声称这两颗恒星的轨道表现出反常的现象,”很可能”有一颗”行星存在于这个系统内”[8] T. J. J. See在1899年强烈的宣称有一颗黑暗的伴星存在[7],但是Forest Ray Moulton立刻发表一篇论文用具体的轨道参数证明三颗恒星的系统是极端不稳定的[9]。Jacob和See都声称这是不正确的[10],Jacob的声明认为这可能是经由天体测量发现第一颗系外行星的证据。

在1943年,Dirk ReuylErik Holberg再度发表有行星系统的声明,伴星的质量被估计为太阳质量的十分之一[11]。此一事件在当十分常轰动,但稍后的观测都否定了此一声明[12]

改善的行星边界

过去那些负面的研究结果并未能完全排除行星存在的可能性。在2006年,麦克唐纳天文台的一个团队得到宗人四存在一颗或多颗行星环绕的极限值,质量介于0.46至12.8木星质量,平均距离在0.05至5.2天文单位[13]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