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蜜月旅行 (专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蜜月旅行 (专辑)
Remove ads

蜜月旅行》(英语:Honeymoon),是美国歌手拉娜·德雷的第四张录音室专辑,于2015年9月18日由新视镜唱片宝丽多唱片发行。由德雷和其长期合作者里克·诺尔斯英语Rick Nowels和基隆·孟席斯一起制作。在曲风上,专辑比较接近首张主流专辑《向死而生》及迷你专辑《Paradise》的感觉。在歌词上,专辑以浪漫、苦楚、欲望、逃避与暴力等作为题材。

== Chemtrails over the Country Club ==</noinclude>

事实速览 蜜月旅行 Honeymoon, 拉娜·德雷的录音室专辑 ...

这张专辑发行后,获得乐评家整体正面的评价,并出现在许多出版物的2015年年度最佳专辑排名榜中,并被许多乐评家赞颂为是其生涯至今最好的专辑。专辑发行首周以约116,000张的专辑等价单位登上美国公告牌二百强专辑榜亚军位置,并登上澳洲希腊爱尔兰排行榜冠军位置。专辑至今发行了两首单曲《海边狂欢英语High by the Beach》和《男孩的主题曲英语Music to Watch Boys To》。

德雷并未为专辑宣传进行电视演出或亮相电视节目接受访问,而是透过不同的印刷媒体访问、音乐录像带、与歌迷的见面会以及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专辑。

Remove ads

创作背景

我想首先想到的是真心希望再有一张可以为自己发声的专辑,即使还没到想要谈论自己的地步。除此之外我感到很快乐,因此并不需要一张过于宣泄的专辑。
—德雷谈及《蜜月旅行》[1]

2014年6月,在《极致美学》发行后,德雷开始进行新的创作工作,分别为蒂姆·伯顿执导电影《大眼睛》撰写了两首歌曲《Big Eyes》和《I Can Fly》,并在2014年12月3日释出两首歌的完整版[2]。2014年12月,在与《Galore》杂志的访问中,德雷提到自己除了刚为电影写完歌曲亦已开始制作下一张专辑[3],并透露丹·希斯与里克·诺尔斯英语Rick Nowels作为制作人与自己的挚友,与他们一起总能创造出新事物[3]。2015年1月,德雷透过《公告牌》确认自己正在制作第四张录音室专辑,并将于同年正式发行这张名为《蜜月旅行》的新专辑。她亦同时透露已经完成录制了可能收录于新专辑的9首歌曲,以及翻唱了妮娜·西蒙的歌曲《别让我被误解英语Don't Let Me Be Misunderstood[4]。在与杂志《公告牌》的访问中,德雷提到新专辑将与前作《极致美学》感觉有所不同,但与首张主流专辑《向死而生》及迷你专辑《Paradise》的感觉更相似[4],并说明这个过程“循着我很喜欢的方向发展。我很享受沉浸在这种更加阴暗的感觉中,这感觉很好”[4]。2015年6月,德雷透过Instagram的个人账户上传了专辑同名歌曲《蜜月旅行》的歌词图片,并标注了与歌曲同名的Instagram新账户[5]。而新账户则发布了同名歌曲的首支片段[5]。两天后,德雷在“无尽的夏季巡回演唱会英语The Endless Summer Tour”的佛罗里达州西棕榈滩场次上作专辑同名歌曲的首次公开演出[6]

Remove ads

词曲

德雷与里克·诺尔斯参与了《蜜月旅行》除了间奏曲《燃烧吧 诺顿(插曲)》与翻唱曲《别让我被误解》以外所有歌曲的创作,而基隆·孟席斯则参与了歌曲《海边狂欢英语High by the Beach》的创作。在曲风上,《蜜月旅行》被描述为“宏大的、电影化的巴洛克流行音乐”,[7]“优雅忧郁的梦幻流行”,[8]和一个重回德雷首张专辑《向死而生》的“电影化神游舞曲”复古风格的作品。[9],不一而足。这张专辑融入了陷阱音乐[10]蓝调[11]爵士乐[12] 专辑的制作被认为包含叹息,耳语,细微分层的声乐,懒散的旋律,衰减的合成音乐,回声吉他弦,弦乐器和鼓[13]。这张专辑被描述为德雷最复杂的专辑[12]。在歌词上,这张专辑的内容涉及令人痛苦的浪漫、苦涩、欲望和暴力。[14][15]

专辑同名歌曲拉开了这张专辑的序幕,它是一首巴洛克流行灵魂乐的歌[16][17][18]。《时代》以“充满电影感”形容歌曲,并认为歌曲风格比起与黑键乐队成员丹·奥尔巴赫英语Dan Auerbach制作的《极致美学》较接近以前的作品《向死而生》[19] 。第二首歌曲《男孩的主题曲英语Music to Watch Boys To》是一首慢板歌曲,德雷于歌曲以近乎低声咏唱的方式使音色显得具催眠性[20]。德雷曾透露这是她于专辑中最喜爱的歌曲之一[21]。第三首歌曲《泰伦斯爱你》同样是德雷于专辑中最喜爱的歌曲之一[21]。歌曲的伴奏包括钢琴、弦乐以及带悲鸣感的萨克斯管[22],并被《滚石》形容为“具催眠性”[22]。歌曲的歌词表达了一个女人对于旧爱的不舍[23],二人曾经相处的时光与回忆就像影子一样跟随着她于任何地方[23]。第四首歌曲《天知道我努力了》是专辑里典型的悲伤歌曲[24],在制作上充满在炎热的黄昏时候的蟋蟀叫声[25],并被《Spin》形容为专辑里最消沉、同时亦最闪烁的时刻[25]

第五首歌曲《海边狂欢》是一首中板陷阱歌曲,曲风较接近专辑《向死而生》里的神游舞曲风格[26],并使用了合成器[27]、打击乐器等作伴奏[28]。歌曲的歌词表达了当一段关系产生问题以及对媒体的愤怒的双重意思[28]。第六首歌曲《怪胎》是一首节奏极慢的歌曲[29],伴奏包括轻柔的合成贝斯、扫弦以及嘻哈风格的鼓点[29],并被《滚石》以歌手威肯的风格作比较[14]。在歌词上,歌曲对“怪胎”的忠诚被《数码间谍》认为像上世纪90年代的节奏布鲁斯歌曲的歌词一样坦率[30]。第七首歌曲《装饰艺术》是一首带有矇眬节拍以及萨克斯管即兴重复的爵士风格抒情曲[31]。歌曲的歌词主题为“空虚与美式倦怠”[32],并曾被谣传为写给美国说唱歌手阿泽莉亚·班克斯的歌曲[33][34]。德雷其后在接受杂志《新音乐快递》访问时否认此传闻,并解释歌曲“其实是关于一群每晚出外的青少年”[33]。第八首歌曲《燃烧吧 诺顿(插曲)》是专辑的间奏曲,由德雷于艺术摇滚风格的伴奏里亲自朗读T·S·艾略特的诗歌《四个四重奏英语Four Quartets》的第一节摘录[35][36]。诗歌的主题为对于命运的沉思,并提出我们并未能控制目前发生的事[36]。第九首歌曲《信仰》为专辑里最乐观正面的情歌[30],旋律被《Her Daily》形容为醉人[37],并认为与《Paradise》里的歌曲《众神与怪兽》一脉相承[37]

第十首歌曲《萨尔瓦托》以小提琴伴奏以及笑声的回音作引入[38],被形容是一首风流与恢宏的歌曲[38],并加入了一段意大利文歌词[38]。第十一首歌曲《黑暗的一天》是专辑里长度最长的歌曲[38]。歌曲作为一首分手后的悲伤情歌,同时为专辑里节拍比较快的一首歌曲,而且拥有像《向死而生》歌曲一样丰富的伴奏[38]。在歌词上,歌曲主要描述了哀伤的阶段[39]。歌词的首段主歌代表了哀伤的第一阶段“否认”[39],而歌曲过门则代表了第二阶段“愤怒”[39],歌曲的第二段主歌代表了哀伤的第三阶段“讨价还价”[39],而歌曲的最后则代表着哀伤的最后阶段“接受”[39]。第十二首歌曲《24》的伴奏包括鼓点、打击乐器与小号等[38],并被形容为像上世纪60年代充满电影感的撩人歌曲[38]。第十三首歌曲《绝唱》是一首节拍较轻的歌曲[39]。歌曲的歌词表达了德雷已经到达自己的目标,现在希望变得自由,并表达了可能不会再歌唱下去的想法[38]。专辑的结尾曲《别让我被误解为翻唱自妮娜·西蒙的歌曲,伴奏以风琴音乐盒的上链作引入[38],其后加入了充满电影感的管弦乐曲[38]。在歌词上,德雷表达自己也只是个普通人,希望大家能从正面上理解自己所说的话与做的事[38]

Remove ads

发行与宣传

德雷在2015年5月透露《蜜月旅行》将于9月发布[40],并于8月14日确认发布日期定于9月18日。她于8月20日在前一天通过Instagram账号发布说专辑发行的前一天可以在iTunes Store上进行预购[41]。有别于其先前的录音室专辑的发行方式,《蜜月旅行》仅以收录14首歌曲的单一版本发行,而没有发行多个收录不同额外曲目的豪华版。专辑的标准版封面以德雷坐上星际之旅的折篷汽车的身姿为主,而城市服装英语Urban Outfitters的独占黑胶唱片封面版本则为德雷的大头照[42]

德雷于2015年7月14日在YouTube上公开了专辑同名曲的录像带,录像带包括德雷本人的片段以及歌词[43]。德雷亦于同日公开了专辑的封面、曲目列表以及先行预约细节[44]。封面上展示的数字为专辑特设的电话热线的部分数字,在电话等候接通时能听到专辑的间奏曲目《燃烧吧 诺顿(插曲)》[45],而接通后则可先行试听专辑的宣传单曲《泰伦斯爱你》。热线亦于每周更新专辑的相关信息,并能收听由德雷亲自选择的演讲[46]。9月8日,德雷在YouTube上公开了专辑的宣传片段,包括歌曲《泰伦斯爱你》、《男孩的主题曲英语Music to Watch Boys To》、《怪胎》与《海边狂欢英语High by the Beach[47]

德雷并未为专辑宣传进行电视演出或亮相电视节目接受访问,而是透过不同的印刷媒体访问、音乐录像带、与歌迷的见面会以及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专辑。城市服装于9月12日在旗下特定门市举行了专辑的先行试听会[48]。试听会完结后,互联网上开始流传专辑所有曲目的低音质试听片段[49]。9月15日,BBC广播一台在节目“Hottest Record in the World”上首次公开歌曲《萨尔瓦托》,并与德雷进行访问[50]。专辑发行后,德雷于9月下旬在城市服装旗下特定门市举行了三场见面会以宣传专辑。2016年2月9日,德雷于洛杉矶的威尔顿剧院上作《怪胎》的音乐录像带的首映。

单曲

海边狂欢英语High by the Beach》于2015年8月10日作为专辑首波主打单曲发行。[51][52]歌曲的音乐录像带则于2015年8月13日正式公开。[53][54][55]发行首周空降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榜第51位[56],成为其当时空降名次第二高的单曲。歌曲亦打进澳洲[57]英国[58]德国[59]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的单曲排行榜[60],并于法国单曲最高登上第14位[60]

男孩的主题曲英语Music to Watch Boys To》于2015年9月9日于Apple Music的Beats 1电台公开,并于两天后作为专辑第二首单曲发行。[61]歌曲发行后最高登上法国单曲榜第117位以及英国单曲榜第186位[62][63]。歌曲的音乐录像带则于2015年9月30日正式公开。[64]

《泰伦斯爱你》于2015年8月21日先行提供数字下载,[65]作为专辑的首支宣传单曲发行。[66]歌曲发行后最高登上法国单曲榜第128位以及英国单曲榜第188位[67][68]。专辑的同名曲《蜜月旅行》则于2015年9月7日作为专辑第二首宣传单曲透过预约专辑发行,并于发行后最高登上法国单曲榜第154位[69]

Remove ads

专业评分

更多信息 综合得分, 来源 ...

《蜜月旅行》获得乐评家整体正面的评价,乐评网Metacritic根据31笔评分对此专辑评分78/100分,成为德雷专业评分最高的专辑[78]。《独立报》给了这张专辑四星评价(满分五星),并发表评论说:“在去年《极致美学》所展现的个人形象后,再次出现了一个复杂形象,更接近《向死而生》的主题。她的声音传递不仅在整张专辑中保持不变,而且也是其主角的‘声音’;而有时可能是创伤性发展的情绪影响似乎有所阻碍,就好像经历了一场有毒的阴霾。[74]”《卫报》亦给予这张专辑四星评价(满分五星),并发表评论说:“《蜜月旅行》拥有一种永恒性,以及比过往作品逗留时间更长的心思。[12]”《PopMatters》亦赞扬专辑,评论说:“于四年间制作三张主流专辑已经让拉娜·德雷成为一名艺术革新者,她无畏地从过去一个世纪的风格和实质中吸取了这些创意,拥有着完全原创、并且不可遥远地预测的视野。[79]

滚石》在专辑的力量上也有相似的想法,发表评论说:“无论她的意图究竟是什么,这都让她创作出了个人迄今为止最真挚而震颤人心的音乐。[14]”《每日电讯报》给予这张专辑四星评价(满分五星),称专辑为“她至今最孤寂的一张专辑”,并评论说:“《蜜月旅行》从艺术性上显得非常华丽,但作为流行专辑则感觉稍为平庸。[13]”《今日美国》给予这张专辑三星评价(满分四星),并赞扬专辑“展现出德雷的声音以迷人的方式进步并变得更成熟。[80]”《Pitchfork》给予这张专辑7.5分的评价(满分10分),称专辑为“她至今最黑暗的专辑”,并评论说:“《蜜月旅行》只是一张把她的从起始的想法综合统一的专辑。[76]

Remove ads

年度排名

更多信息 评论者/出版物, 列表 ...
Remove ads

商业成绩

《蜜月旅行》首周以约116,000张的专辑等价单位、其中包括约105,000张实销销量(专辑等价单位的90%数字)空降美国公告牌二百强专辑榜亚军位置,仅次于德雷克未来小子的合作混音带《见证当下英语What A Time To Be Alive[92]。次周专辑的排行则下滑至第15位。截至2016年7月,专辑于美国售出超过233,000张。在加拿大,专辑首周空降加拿大专辑榜季军[93],成为德雷在当地继《向死而生》、《极致美学》后连续第三张打进榜单前三位的专辑[94]

在英国,专辑首周空降专辑榜亚军位置,仅次于大卫·吉尔摩同周发行的专辑《挣脱枷锁英语Rattle That Lock[95],中断了德雷在当地从主流出道起拥有连续冠军专辑的纪录[96]。专辑于2017年3月获英国唱片工业协会认证为金唱片,代表销量超过10万张[97]。在澳洲,专辑首周空降澳洲唱片工业协会榜冠军位置,成为其继《向死而生》、《极致美学》后连续第三张冠军专辑[98]。在法国,专辑最高登上榜单季军位置,成为其在当地连续第三张打进榜单前三位的专辑[99]。专辑于2015年12月底获法国唱片出版业公会认证为金唱片,代表销量超过5万张[100]

截至2016年8月,专辑于全球范围售出约600,000张[101]

Remove ads

歌曲列表

歌曲中文名为中国大陆星外星与环球唱片引进版和台湾环球唱片引进版官方译名[102][103]

全碟词曲:拉娜·德雷、里克·诺尔斯(除另有注明);全碟制作:德雷、诺尔斯 、基隆·孟席斯 
更多信息 曲序, 曲目 ...
Remove ads

制作群

资料来自Allmusic[104]

  • 拉娜·德雷 – 声乐(所有曲目)美乐特朗英语mellotron(曲目6)
  • 里克·诺尔斯 – 原声吉他(曲目1、10)、电吉他(曲目2、4、6、9、10、14)、低音吉他(曲目1、6、7、9、10、12–14)、合成器(曲目1–7、9–13)、美乐特朗(曲目1、4、7、9、12、14)、钢琴(曲目1–3、10、12)、风琴(曲目1、4、5、11、13、14)、电钢琴(曲目4、12)、电子琴(曲目5)、打击乐器(曲目10)、钢片琴(曲目14)
  • 基隆·孟席斯 – 合成器(曲目5、7、11)、鼓编程(曲目1、2、4–7、9、11、13)、合成低音(曲目4–6、11)、打击乐器(曲目2、6、7、10)、采样器(曲目2、4、5、11)、效果(曲目1、3、5)、回声(曲目9、13)、工程
  • 帕特里克·沃伦 – 管弦乐编排、管乐器、电子琴、编程
  • 柯特·比斯科哈英语Curt Bisquera – 现场鼓
  • 布莱恩·格里芬 – 鼓
  • 利昂·米契尔斯 – 管乐、电子琴、萨克斯管
  • 德瑞克"DJA"阿伦 – 打击乐器
  • 拉斯蒂·安德森英语Rusty Anderson – 电吉他、吉他效果
  • 大卫·列维塔 – 弦乐
  • 罗恩"金发男孩"泰勒 – 附加鼓
  • 小罗杰·约瑟夫·曼宁英语Roger Joseph Manning Jr. – 贝斯、全能和弦器
  • 克里斯·加西亚 – 工程
  • 安田特雷弗 – 附加编程、工程
  • 菲尔·乔利 – 工程协助
  • 艾丽斯·苏菲亚 – 工程协助
  • 艾默·戴·罗德 – 工程协助
  • 乔希·特雷尔 – 工程协助

销售榜单

更多信息 排行榜(2015年), 最高 名次 ...
Remove ads

发行历史

更多信息 地区, 日期 ...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