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萤之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萤之光》(日语:蛍の光/ほたるのひかり Hotaru no Hikari)是改编自苏格兰民谣《友谊地久天长》(Auld Lang Syne)的日本歌曲,作词者是稻垣千颖。
![]() | 此条目可参照日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0年12月12日) |
歌名《萤之光》,语出中国成语“囊萤映雪”(日语:蛍雪の功/けいせつのこう)。“囊萤”是指晋代车胤少时家贫,捕捉萤火虫照明读书的故事;“映雪”是指晋代孙康冬天利用雪的反光读书的故事;两则故事用以形容苦学不倦。
2006年(平成18年),文化厅和日本PTA全国协议会将其评选为“日本百首歌曲选”之一。[1]

概要
明治14年(1881年)成为寻常小学校的唱歌教材,编入小学唱歌集初编中。[2]明治28年(1895年)日本领台后也成为台湾初等教育的唱歌教材。
1941年12月,大日本帝国对英美宣战,英美音乐在日本被禁,但《萤之光》被排除在禁令之外,因为它被日本化了,此外还有《庭之千草》等歌曲亦未被禁止。[3]
战后在日本只唱第1、2段,因第3、4段歌词的爱国主义内容而不再教唱。战后在台湾则从萤之光,改为相同曲调、中文歌词的“骊歌”。
歌词
明治14年(1881年)刊载于《小学唱歌集初编》的歌词如下。
应用
- 过去,青函渡轮出港时会播放该曲目。在连接青森站和函馆站的青函渡轮上,每次出港时都会响起《萤之光》的旋律。 1941年,据说与美英的战争不可避免,在飞鸾号工作的大场良平开始在起航时播放唱片,以缓解乘客的焦虑。他主要选择当时的流行歌曲。五月的一天,下午晚些时候,当船驶离港口时,他随意播放了《萤之光》。乘客们听到这首歌后都抽泣起来,自此开始,每次青函渡轮出港都会播放这首歌曲。战争期间,因日本军方指示该歌曲“不适合给出征兵士送行”曾一度遭停播。战后,随着洞爷号服役,这首歌又重新在青函渡船中播放[6]。1954年,洞爷号带着1337人在台风中沉没,《萤之光》继续在其他渡船上播放。20世纪70年代,曾有人提议用一些轻快的乐曲替换掉《萤之光》以吸引年轻人, 但它依旧播放,直到1988年,青函渡轮迎来了它的末班船, 乘客们伴着《萤之光》的旋律挥手、欢呼[7]。
- 如今,东海汽船的货船和客船从各岛出发时会播放《萤之光》。
- 东京迪士尼乐园每年举行的倒计时派对前三分钟会播放两到两分半的《萤之光》。
- 《萤之光》被用作北大阪急行箕面萱野站(2024年3月22日前为千里中央站)末班电车的发车曲[8][9]。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