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晋交州行政区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孙吴旧州,太康元年(280年)平吴来属,州治所在龙编县(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河内市天德江北岸)。其范围相当于今广东雷州半岛、广西南部的防城港、钦州、北海及越南北部。

郡级行政区

孙吴交州领合浦、珠崖、交趾、新昌、武平、九真、九德7郡,西晋平吴后废珠崖郡并入合浦郡,太康三年(282年)复置日南郡。西晋末领7郡。

合浦郡
孙吴旧郡,郡治合浦县(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东北),领合浦、南平、毒质、朱卢、平山、连道、昌平7县。太康元年(280年)珠崖郡珠官、徐闻县来隶,昌平、连道、平山3县移属合浦属国;增置荡昌、晋始2县,废朱卢县。西晋末领合浦、南平、毒质、徐闻、珠官、荡昌、晋始7县
交趾郡
孙吴旧郡,郡治龙编县(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河内市天德江北岸),领龙编、苟漏、望海、嬴娄、西于、武宁、朱鸢、曲阳、交兴、北带、稽徐、定安、武安(后改名南定)、军平(后改名海平)14县,至西晋末未变。
新昌郡
孙吴旧郡,郡治麊泠县(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富寿省北),领麊泠、嘉宁、吴定、封山4县。晋平吴后增置临西 西道2县,西晋未领县同前。
武平郡
孙吴旧郡,郡治平道县(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永福省安乐县),领平道、武兴、进山、根宁、安武、扶安、封溪7县,至西晋末未变。
九真郡
孙吴旧郡,郡治胥浦县(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清化省清化市西北),胥浦、移风、都庞、常乐、建初、扶乐、无编7县。晋平吴后增置津梧(分移风县置)、松原(分建初县置)、高安(分常乐县置)、宁夷、军安5县,废都庞、无编2县。西晋末领胥浦、移风、建初、常乐、扶乐、津梧、松原、高安、宁夷、军安10县。
九德郡
孙吴旧郡,郡治九德县(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乂安省荣市),领九德、咸驩、阳成(281年改名阳遂)、越裳、都洨、扶芩、曲胥、朱吾、西卷、比景、卢容11县。太康三年(282年)卢容、朱吾、西卷、比景4县移属日南郡,增置南陵、蒲阳、西安3县,废越裳县。西晋末领九德、咸驩、阳遂、扶芩、曲胥、都洨、南陵、蒲阳、西安9县。
日南郡
孙吴时为九德郡日南属国,领卢容1县,太康三年(282年)改置日南郡[参 1]。郡治卢容县(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承天顺化省顺化市北),领卢容、朱吾、西卷、比景、象林(282年左右置)、无劳(太康年间置)、寿泠(289年置)7县,至西晋末未变。
珠崖郡(废除)
孙吴旧郡,郡治徐闻县(今广东省徐闻县南),领徐闻、珠官,晋平吴后废郡并入合浦郡。[参 2]
Remove ads

县级行政区

更多信息 郡名 (县数), 郡治 ...
Remove ads

注释

  1. 《晋书地理志》作“曲昜县”。“昜”即“阳”。
  2. 《晋书地理志》作“安定县”。
  3. 《晋书地理志》误作“武宁县”。
  4. 孔祥军引用晋初人郭义恭《广志》有“交趾封溪县”一文,认为封溪县晋时属交趾郡,并言《晋书地理志》有误。(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205页。)然而或有沿用旧史地理的可能性。(如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出版于2012年,但书中所注的“今地位置”以2004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为准,相差8年。今人所注之“今地位置”年代尚且无法与书籍出版年代相合,何况古人。)
  5. 《晋书地理志》作“阳遂县”。

出处

  1. 《宋书》卷38〈州郡志四〉:“日南太守,秦象郡,汉武元鼎六年更名,吴省,晋武帝太康三年复立。”;《太平寰宇记》卷165〈岭南道郁林州南流县〉:“废牢州……秦为象郡地,二汉属日南郡,吴省,晋平吴复置。”;《水经注》卷36〈温水〉:“晋太康三年,省日南郡属国都尉,以其所统卢容县置日南郡。”
  2. 《晋书》卷15〈地理志下·交州〉:“平吴后,省珠崖入合浦。”
  3. 《宋书》卷38〈州郡志四·合浦太守〉:“荡昌长,晋武分合浦立。”
  4. 《宋书》卷38〈州郡志四·合浦太守〉:“晋始长,晋武帝立。”
  5.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交趾太守〉:“南定令,吴立曰武安。
  6.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交趾太守〉:“海平令,吴立曰军平,晋武改名。
  7.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真太守〉:“津梧长,晋武帝分移风立。”
  8.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真太守〉:“松原令,晋武帝分建初立。”
  9.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真太守〉:“高安令,何志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吴录》晋分常乐立。”
  10.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真太守〉:“宁夷长,何志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
  11.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真太守〉:“军安长,何志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此县,而交趾有军平县。”
  12. 《舆地广记》卷38〈广南路〉:“本无编,二汉属九真郡,晋省之。”
  13. 《方舆纪要》卷112〈安南清化府〉:“后汉省,三国吴复置,晋初废。”
  14.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德太守〉:“浦阳令,晋武帝分阳远立。阳远,吴立曰阳成,太康二年更名,后省。”
  15.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德太守〉:“南陵长,何志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王隐有。”
  16.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德太守〉:“浦阳令,晋武帝分阳远立。”
  17.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德太守〉:“西安长,何志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吴录》亦无。”
  18.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德太守〉:“越常长,何志吴立,《太康地志》无。”
  19. 《水经注》卷36〈温水〉:“晋太康三年,省日南郡属国都尉,以其所统卢容县置日南郡及象林县之故治。”
  20. 《宋书》卷38〈州郡志四·日南太守〉:“无劳长,晋武分比景立。”
  21. 《宋书》卷38〈州郡志四·日南太守〉:“寿泠令,晋武太康十年,分西卷立。”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书籍

  • 吴增仅,《三国郡县表》,上海:开明书局,1937
  • 李锡甫,《汉晋城阳郡沿革考》,国立编译馆馆刊第6卷第一期,1977
  • 刘琳,《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
  • 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 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增订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 钱仪吉杨晨,《三国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 陈健梅,《孙吴政区地理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7
  •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历史系,2007
  • 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 胡阿祥孔祥军徐成合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 范晔,《后汉书》,维基文库
  • 房玄龄,《晋书》,维基文库
  • 沈约,《宋书》,维基文库
  • 魏收,《魏书》,维基文库
  •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维基文库
  • 乐史,《太平寰宇记》,维基文库
  • 欧阳忞,《舆地广记》,维基文库
  • 郦道元,《水经注》,维基文库
Remove ads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