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晋梁州行政区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曹魏旧州,州治所在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永嘉二年(308年)至五年(311年)州治在新城(今湖北省房县)。[参 1]其范围相当今陕西省留坝、佛坪等县以南,西乡、镇巴以西,重庆市大部,四川省川北地区,及贵州省桐梓、道真、正安等县地,后期扩大至湖北省西北部。永宁元年(301年)以后梁州各地陆续沦陷,建兴元年(313年)流人杨武攻陷梁州州治南郑,[参 2]西晋末梁州辖域仅剩今湖北省西北部一隅。
郡级行政区
西晋梁州初领7郡,后增置阴平(269年以前)、新都(266年置,285年废)、宕渠(元康年间)3郡。泰始五年(269年)阴平郡移属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秦州废州,武都、阴平2郡来隶,元康七年(297年)武都、阴平2郡复移属秦州。元康六年(296年)荆州魏兴、上庸、新城3郡来隶。[参 3]永宁元年(301年)广汉郡陷没,太安元年(302年)梓潼、巴西、宕渠3郡陷没,巴郡、巴东、涪陵3郡因与梁州州治南郑交通中断,于永兴元年(304年)交由益州暂管。[参 4]建兴元年(313年)流人杨武攻陷汉中郡。西晋末,梁州仅领魏兴、上庸、新城3郡。
- 汉中郡
- 曹魏旧郡,郡治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领南郑、褒中、沔阳、乐城、南乡5县。西晋时南乡县改名西乡县(281年改名),乐城县改名成固县(280年以前),增置蒲池、黄金、兴道3县。太康十年(289年)封淮南王司马允之子司马迪为汉王,汉中郡改为汉国,永宁元年(301年)以后改封汉王司马固为济南王,国除为郡。[参 5]永嘉元年(307年)李雄攻克汉中,五年(311年)为梁州刺史张光所收复。[参 6]建兴元年(313年)为流人杨武攻陷。[参 2]
- 梓潼郡
- 曹魏旧郡,郡治梓潼县(今四川省梓潼县),领梓潼、涪、汉德、汉寿、剑门、白水、阴平、广武8县。泰始年间(265-269以前)阴平、广武2县移属阴平郡;增置武连、黄安2县。太安元年(302年)梓潼郡陷没,永嘉四年(310年)短暂收复梓潼郡,明年(311年)正月为成汉李骧攻陷。[参 7]
- 广汉郡
- 曹魏旧郡,咸宁三年(277年)封齐王司马攸之子司马赞为广汉王,改称广汉国。太康元年(280年)司马赞死,明年广汉国除国为郡。[参 8]郡治雒县(今四川省中江县西),泰始二年(266年)移治广汉县(今四川省射洪县南),领雒、什邡、绵竹、新都、阳泉、郪、广汉、德阳、五城9县。西晋初废郪、阳泉、五城3县;泰始二年(266年)雒、新都、绵竹、什邡4县移属新都郡,于太康六年(285年)复归。永宁元年(301年)为李特所攻陷。[参 9]
- 巴西郡
- 曹魏旧郡,郡治阆中县(今四川省阆中市),领阆中、西充国、南充国、安汉、宕渠、宣汉、汉昌7县。西晋初废宣汉县(后复县),增置苍溪、歧惬、平州3县。元康年间(291-299)宕渠、汉昌、宣汉3县移属宕渠郡。太安元年(302年)巴西郡陷没,永嘉四年(310年)短暂收复巴西郡,明年(311年)正月为成汉李骧攻陷。[参 7]
- 魏兴郡
- 曹魏旧郡,郡治平阳县(今湖北省郧西县西北),领平阳(280年改名兴晋)、西城、安阳(280年改名安康)、魏阳、锡5县。西晋初废魏阳县,增置长利(283年置)、洵阳(283年置)、郧乡(284年置)3县。西晋末领兴晋、安康、西城、锡、长利、洵阳、郧乡7县。
Remove ads
县级行政区
Remove ads
注释
出处
参考资料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