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晋雍州行政区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曹魏旧州,州治所在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其地大致相当于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甘肃省黄河以东地区,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全部。西晋建兴四年(316年)汉赵刘聪攻陷长安,俘晋愍帝,至此雍州沦没。

郡级行政区

西晋雍州初领11郡,略阳(原名广魏)、天水、南安、陇西、武都5郡于泰始五年(269年)移属秦州,太康三年(282年)5郡与阴平郡复归雍州。元康六年(296年)阴平、武都2郡移属梁州。七年(297年)略阳、天水、南安、陇西4郡移属秦州。增置始平郡(266年置)。西晋末领7郡。

京兆郡
曹魏旧郡,郡治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领长安、霸城、杜陵、郑、新丰、蓝田、上洛、商、长陵、高陆、池阳、阴槃、下邽13县。西晋初省长陵县,上洛、商2县移属上洛郡,下邽县移属冯翊郡,池阳县移属扶风郡,[注 1]冯翊郡万年县来隶。西晋末领长安、杜陵、霸城、蓝田、高陆、万年、新丰、阴槃、郑9县。
冯翊郡
曹魏旧郡,郡治临晋县(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领临晋、频阳、莲勺、重泉、郃阳、夏阳、粟邑、万年、祋祤、怀德10县。西晋初省怀德、祋祤2县,万年县移属京兆郡,京兆郡下邽县来隶,太康年间(280-289)临晋县改名大荔县。晋惠帝时期置衙县,旋废。西晋末领大荔、下邽、重泉、频阳、粟邑、莲芍、郃阳、夏阳8县。
扶风郡
曹魏旧郡,泰始元年(265年)封司马亮为扶风王,改为扶风国;太康十年改封南阳王司马柬为秦王,封国移至于此,改为秦国,至秦王司马邺继任晋皇帝后改为扶风郡。[参 1]郡治槐里县(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泰始二年(266年)移治池阳县(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领槐里、安陵、武功、鄠、始平、郿、雍、汧、陈仓、美阳、茂陵、隃麋、栒邑、杜阳14县。西晋初省茂陵、隃麋、栒邑、杜阳4县;槐里、始平、武功、鄠4县移属始平郡(266年);京兆郡池阳县来隶(约266年)。元康中(291-299)复置好畤县。西晋末领池阳、郿、雍、汧、陈仓、美阳、好畤7县。
安定郡
曹魏旧郡,郡治临泾县(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领临泾、朝那、乌氏、西川、高平、彭阳6县。西晋初新平郡鹑觚县来隶,废高平、彭阳2县,增置阴密、都卢2县。西晋末领临泾、朝那、乌氏、西川、鹑觚、阴密、都卢7县。
北地郡
曹魏旧郡,郡治泥阳县(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南),领泥阳、富平2县。增置灵州县(282年置,西晋末更名灵武)。[注 2]西晋末领泥阳、富平、灵州3县。
新平郡
曹魏旧郡,郡治漆县(今陕西省彬县),领漆、鹑觚2县。西晋初鹑觚县移属安定郡,增置邠邑县
始平郡
泰始二年(266年)分扶风郡置。[参 2]咸宁三年(277年)封晋武帝司马炎之子司马裕为始平王,改称始平国,至太康十年(289年)改封始平王司马玮为楚王,始平国除为郡。[参 3]郡治槐里县(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领槐里、始平、武功、鄠4县。咸宁四年(278年)增置蒯城县,太康年间增置盩厔县(283年后)。至西晋末不变。
Remove ads

县级行政区

更多信息 郡名 (县数), 郡治 ...
Remove ads

注释

出处

参考资料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