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许世英内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许世英内阁成立于民国14年(1925年)12月26日,结束于民国15年(1926年)3月4日。本内阁的法源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
简介
1925年12月26日,段祺瑞任临时执政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已趋于没落,为缓冲计,乃修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条例》,恢复设立国务院,置国务总理。同日临时执政段祺瑞任命许世英为国务总理。12月31日,临时执政段祺瑞任命各部总长。[1]:220[2]但被任命的易培基等南方中国国民党方面阁员提出以段祺瑞下野作为入阁条件。[3]
1月1日,冯玉祥通电下野,国事由吴佩孚、孙传芳、阎锡山、岳维峻等人主持,并声明国民军的名义早已取消。[2]1月6日晚,经许世英劝说,段祺瑞在吉兆胡同的家中答应会通电下野,并嘱许世英草拟电文。1月7日,许世英内阁组成,要求段祺瑞自1月16日起辞职,将政权交内阁执行,因此引起段祺瑞手下的汤漪等人不满。[2][3]1月7日晚,许世英将拟好的下野通电送段祺瑞签发,值王揖唐、章士钊、龚心湛等人在座,皆劝段祺瑞拒绝签字。1月8日中午,段祺瑞的幕僚汤漪到永康胡同许世英宅质问许世英,双方发生冲突,许世英当即称病住进东交民巷使馆区内的德国医院,并递交辞呈。[3]1月9日,段祺瑞通电表示随时可下野。1月10日,段祺瑞准冯玉祥辞职,派赴欧美考察实业。[2]经一些阁员劝说,许世英出院履职。[3]
1926年1月11日,奉系张作霖宣言同北京政府断绝关系,以镇威上将军的名义主持东三省军务并通电讨伐山海关的魏益三。1月17日,张作霖电吴佩孚,表示山海关内事请吴佩孚主持。1926年1月19日,奉军占领山海关,魏益三败退滦州,国民军派唐之道师前往增援并推鹿锺麟为前敌总司令,郑金声为副司令。1月21日,段祺瑞电劝张作霖撤退已入山海关的奉军。1月24日,奉军入关行动因为中东路事件及热河国民军的出动而暂停。[2]
1926年1月18日,段祺瑞以许世英兼署财政总长(原任陈锦涛不就)。[2][4]
因遭各方反对,且南方要人易培基、于右任、马君武等均不就职,1926年2月13日(农历除夕)许世英出走天津,并于2月15日至2月27日连续5次递交辞呈,段祺瑞多次慰留无果。[3]2月15日国务总理许世英提出辞职时,临时执政段祺瑞准假,令陆军总长贾德耀代理国务总理,另以严璩代理财政总长。2月20日,贾德耀因冯玉祥国民军系之敦促,就任代理总理之职,即由内阁通过讨伐吴佩孚及张宗昌免职查办令。2月22日,贾德耀因段祺瑞不同意下张宗昌免职令,即辞职。1926年3月4日,临时执政段祺瑞批准了国务总理许世英的辞呈,以贾德耀为国务总理,同日还任命了内阁各部部长,贾德耀内阁成立。[2][1]:220
Remove ads
内阁成员
内阁成员如下(附国务院秘书长):[5]:188[1]:27-30[1]:59-62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