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贺曾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贺曾朴(英语:Paul Tseng-Pu Ho,1951年4月12日—),台湾天文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现任东亚天文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长,事件视界望远镜董事会东亚席次代表。先后担任中研院天文所筹备处主任及所长10年、史密松天文台资深天文物理学家;专长领域是电波天文学、光谱学、恒星与行星的形成等。[1]带领台湾和美国合作“次毫米波阵列望远镜(SMA)”计划。[2]促成台湾参与(或主导)尖端天文仪器的研发与兴建计划:阿塔卡玛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阵列(ALMA)、格陵兰望远镜(GLT)、李远哲宇宙背景辐射阵列(AMiBA)、中美掩星计划(TAOS)及海王星外自动掩星普查计划望远镜(TAOS-2)、广角红外线相机(WIRCam)、新一代超广角相机(HSC)、主焦点光谱仪(PFS)、地球空间中之能量与辐射人造卫星(ERG)、宇宙学及天文物理太空红外线望远镜(SPICA)。
贺曾朴并推动台湾参与东亚核心天文台联盟(EACOA),(联盟希望能结合东亚各天文台资源,促进地区性的合作与发展、以提升东亚天文界的竞争力为目标,期能与西方国家的天文发展并驾齐驱)。现任东亚天文台台长、麦克斯威尔电波天文望远镜台长。
Remove ads
生平
贺曾朴祖籍上海,1951年生于香港,12岁移居美国;后陆续取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士、硕士和博士。曾任教于美国哈佛大学天文系,其后到台任教于国立台湾大学、国立中央大学。[3]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