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赵文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赵文渊,《周书》《北史》为唐高祖李渊避讳作赵文深,字德本,北周官员、书法家,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
赵文渊是北魏尚药典御赵遐之子。他自幼学习楷书和隶书,十一岁时就向皇帝献上自己的书法作品。西魏建立后,他被任命为大丞相府法曹参军。赵文渊的书法效仿钟繇和王羲之,笔势颇具可观之处。当时西魏的石碑和告示,全都是由赵文渊和冀儁书写的。西魏文帝大统十年(544年,《北史》作大统十二年:546年),他被封为白石县男。受宇文泰之命,他与黎景熙、沈遐等人一同校定《说文解字》和《字林》的六字体版本并予以刊行。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于谨等人攻克江陵,将王褒俘获至关中后,西魏的贵族们纷纷开始学习王褒的书法,赵文渊的书法不再被重视。赵文渊对此心怀不满,且在言行举止中多有流露。后来他也试图模仿王褒的书法,却未能成功,还被批评。不过在石碑和告示的书写方面,他仍无人能及,王褒也十分推崇他。当时宫殿楼阁的匾额均出自赵文渊之手。他被任命为县伯下大夫,加授仪同三司之位。受周明帝之命前往江陵,书写了景福寺碑。后梁皇帝萧詧赏识他书法的美妙,给予了他优厚的待遇。天和元年(566年),皇帝处理政务的场所露寝落成,赵文渊为其书写匾额,凭借这一功绩被增加封邑二百户,并被任命为赵兴郡太守。赵文渊即便在地方任职时,仍有书写匾额和告示的工作委派给他。后来因病去世。[1][2]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