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辛晚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辛晚教(1938年11月25日—2017年10月7日),为台湾城市规划学者,为台湾规划界与城市规划界重要导师,长期致力于台湾都市计划制度之拟议、国土规划制度之开创、土地问题与政策建言、文化生活圈与文化环境规划之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辛晚教亦为国立台北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创办人之一,于该所任教及工作达42年(1968-2009),期间担任该所所长9年(1975-1981、1994-1997),并参与台北大学特定区国立台北大学三峡校区之整体规划[2]。曾担任内政部营建署副署长、内政部区域计划委员会委员、内政部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华民国都市计划学会理事长等,此外也长期担任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古迹审议委员、台北市政府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透过文资保存、都市计划、环境共容的合宜并进方式,致力提升台北城市文化内涵素养。[3]
育有三子女,其一为导演辛建宗

事实速览 辛晚教Hsing Woan-Chiau, 性别 ...
事实速览 学历, 经历 ...
Remove ads

生平

教育生涯

辛晚教出生于台湾澎湖,后随父母搬迁至高雄。
1957年至1961年就读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地政学系,1962年土地行政高考考取榜首
1966年进入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任职,协助周一夔教授创办都市计划研究所,1968年至2009年之四十二年间任教及任职于都市计划研究所,期间担任三届都市计划研究所所长[2]。任教期间,除协助台北大学三峡校区之规划以外,也积极推动台湾国土规划体系,倡议台湾在地化的文化规划,成为台湾文化规划的先驱者。
2000年担任“财团法人环境规划与城乡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长,致力于规划学界人才的培养。

国土规划奠基者

鉴于台湾都市化问题日趋严重,且当时台湾也缺乏都市规划的经验,1966年政府洽请联合国技术顾问团来台,同时成立行政院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经合会)都市建设及住宅计划小组,并在联合国顾问孟森夫妇的指导下,带入新的规划思潮。[4]当时辛任教于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也成为经合会都市计划小组研究员。极力倡议台湾国土规划体系,促成台湾国土规划体系的完整建立。[5]
1980至1990年间,辛晚教积极参与推动“国土综合开发计划”与“国土综合发展计划法”(草案),为现在国土计划法之前身。[6]
1982年出版《都市与区域计划》[7]一书,为都市计划学界重要书籍之一。

文化贡献

1990年,辛晚教倡议台湾在地化的文化规划,影响目前台湾国土规划对于文化元素的重视。
1990年创立南管乐团《咸和乐团》,醉心於戏曲创作,也对于传统戏曲与歌仔戏有相关文献考究。
1995至1996年间,主持文化建设委员会(今文化部)之《全国文化生活圈文化展演设施发展纲要计划[8]
1997至2006年间,长期担任台北市孔庙管理委员会委员[9],并于1994至2012年间担任祭孔大典分献官[10],并对孔庙文化与祭祀空间深入研究发表论文[11]

获奖

行政院 [2]

  • 行政院一等服务奖章(1998)
  • 行政院二等服务奖章(1992)
  • 行政院三等服务奖章(1987)

教育部 [2]

  • 教育部四维奖章(1976)
  • 教育部大学教学特优教师奖(1990)

学会与社团

  • 中国土地改革协会奖牌(1982)
  • 中华民国都市计划学会学术奖状(1988)[12]
  • 中华民国都市计划学会计划奖章(1993)[13]

轶事

2005年台北市政府规划“大龙峒文化园区”计划拆除兰州派出所,辛晚教指称兰州派出所是“日据时的统治之眼,为破坏大龙峒穴脉所建”,是日本人监视与“威势”的象征,并指大龙峒以前连年出状元,但风水被此“阻断”,也阻碍孔庙与大龙国小、大屯山的整体视景,强调已说服反拆的台大城乡所教授夏铸九,然而夏铸九闻讯否认,痛骂市府硬拆兰州派出所是胡搞、根本是对公共痕迹“粗暴地抹去重写”。兰州派出所最终于2006年春节夜晚遭拆除,引发当地居民反弹。而兰州派出所拆除后,原址陆续发现疑似顶下郊拼遗迹及史前陶片,但都丧失原地保留契机[14][15][16]

学术与研究著作

Remove ads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