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鵄馆

臺灣日治時期於今日的高雄市鹽埕區開設的電影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鵄館
Remove ads

chī台湾日治时期于今天高雄市盐埕区开设的电影院,于二次大战后改为光复戏院(光复大戏院)[1][2]。戏院在2002年结束营业后拆除,原址现为高雄捷运盐埕埔站二号出口。

Thumb
1941年左右的金鵄馆与当时的大勇路

沿革

金鵄馆于昭和四年(1929年)12月25日于高雄市荣町一丁目四番地正式开业,当时的馆主是泉宽平[1][3]。泉宽平是高雄禁酒会会长,金鵄馆也与该组织有一定程度的密切关系[1]。开幕时金鵄馆播放日本松竹牧野日语牧野省三的电影和外国片,对当时原本具独占地位的高雄馆产生一定程度的威胁[1]。但由经营困难,次年(1930年)5月金鵄馆由实业家船桥武雄接手经营[1][3]

船桥武雄接手后,金鵄馆的营运仍不乐观,直到昭和十年(1935年)举行“始政四十周年记念台湾博览会”后,带动了日本及美国电影片商进驻台湾的销售市场,再加上新型电影院也开始配有冷气空调和电影配音设备,扩大台湾的电影消费市场[1]。在此背景下,船桥武雄于昭和十年(1935年)12月对金鵄馆进行大规模装修,将大门口从面向今大勇路和新乐街交会处改成正对大勇路,建筑立面也更为气派[1]。内部三层楼改成可容纳1千多人的大剧院,二、三楼的前面还设有包厢,此外座椅改为横山商店进口的轻便折叠椅[1][3],是高雄首次引进折叠椅[4]。播放的电影则有松竹、日活、派拉蒙、华纳等一流电影公司的作品[1]

Remove ads

光复戏院

二次大战之后,金鵄馆变成国民党省党部经营的光复戏院[1]。1960年代是当时盐埕区设备最新颖、空间规模最大的戏院[1]。民国43年(1954年)1月24日曾发生爆炸事件,建物受到影响[1]。后来光复戏院改由中影公司所经营,于民国48年(1959年)改建,次年重新开幕[1]

民国72年(1983年),光复戏院改由“鸿锦楼”老板经营,变成播放二轮片的戏院[1]。2002年因兴建高雄捷运而遭到拆除[4]

参见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