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镇海火箭弹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鎮海火箭彈系統
Remove ads

镇海火箭弹系统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发的遥控武器系统,由六组7联装2.75吋火箭发射管组成。该系统可依任务装填不同种类的火箭弹,以满足军事与执法单位的需求。[3]

事实速览 镇海火箭弹系统, 类型 ...

发展

镇海火箭弹系统在研发时结合了部分近程自动化防御武器系统与红隼反装甲火箭的技术[1],并以“滩岸防御火箭弹系统”的名义于2015年台北航太展展出。该次展览中展出的系统上装载12组7联装2.75吋火箭发射管,但因不符合军种需求而未受青睐。[4]此系统的发展于2018年海巡署公布“筹建海巡舰艇发展计划(107–116)”[注 1]时有了转机。由于中华民国海军对40毫米快炮有一定量的需求,无法供海巡舰使用,海巡署遂决定在安平级巡防救难舰嘉义级巡防救难舰上采用舰载型滩岸防御火箭弹系统以满足两型舰对火力的需求。[5]

舰载型滩岸防御火箭弹系统于海巡署600吨级巡防舰首舰交船时首次对外亮相,并被命名为“镇海火箭弹系统”。[2]由于海巡署没有投射大量火力的需求,镇海火箭系统仅装有6组7联装火箭发射管,且在高爆、穿甲、散弹三种弹种外增加了可在空中滞留5分钟以上的照明用火箭弹,以支援夜间大规模搜救任务。[3]

由于首批镇海火箭弹系统的基座高度较低,射击角度较小,海巡署于第四艘600吨级巡防舰后开始采用改良型镇海火箭系统。与前型相比,改良型系统采用了炮罩炮体一体成型的设计,且底座较高,可扩大火箭系统的射击角度。[6]

Remove ads

图集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