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铁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铁剂,全名为铁质补充剂,又称为铁盐,泛指所有用于治疗和预防缺铁(包括缺铁性贫血的含铁制剂[11] [12]。预防性使用只建议用于吸收不良、经血过多、怀孕、血液透析或饮食含铁量不足者[12] [13]。也可预防性用于低出生体重婴儿[12]。有口服、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的剂型可用[12]。疗效虽可在数天内显现,但可能需要持续治疗两个月才能使体内铁量恢复正常[14]。
常见副作用包括便秘、腹痛、黑便和腹泻[14]。过量使用可能出现副作用,包括铁过量和铁中毒[11] [13]。口服的亚铁盐包括延胡索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和硫酸亚铁[13]。注射剂型包括右旋糖酐铁和蔗糖铁[13]。铁是红血球生成与制造的必需原料[14]。
铁剂自1681年就用于医疗,1832年发明了一种易于使用的配方[15]。名列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16]。亚铁盐有学名药和非处方药流通于市[11]。虽有缓释剂(修饰释放剂型),但并不建议使用[12]。 2017年,硫酸亚铁名列美国常用处方药第92位,处方量超过 800 万张[17] [18]。
Remove ads
医疗用途
由于铁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一些呼吸酶和氧化还原酶的成分,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缺铁会引起贫血、疲劳、活力下降等症状。铁剂用于治疗或是预防缺铁及缺铁性贫血[8],当身体对铁的需求超过供应能力,例如在发炎状态下,即使没明显的缺铁,也可能出现功能性缺铁。此时,除常见的口服铁剂,医师可能会考虑使用非经肠道(注射)铁剂进行补充治疗。然而,在决定使用铁剂之前,必须先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贫血的原因,例如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药物或铅中毒等,因为贫血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所引起[19]。
缺铁性贫血典型表现为小球性贫血、低色素性贫血。一般而言于英国,除非需快速反应、先前对口服铁剂不耐受或无法产生反应,否则会先试用口服制剂,而后才采用非经肠道给药方式。[20]静脉注射铁剂或可减少输血之需求,然相较于口服铁剂,会增加感染的风险。[21]个体于妊娠期间每日口服铁剂,可降低贫血风险,但对于婴儿及孕妇的其他结果影响,尚不明确。[22]另有一篇评论提出间歇性口服铁剂对母亲及婴儿的效果,与每日补充铁剂相近,且副作用较少,但证据仍属于初步性的。[23]口服补充剂应于空腹时服用,可选择搭配少量食物,以降低不适感。[24]
Remove ads
运动员可能会有较高铁质缺乏的风险,可用补充剂改善,但情况因人而异。剂量应依据测试血液中铁蛋白含量而定,在某些情况下,补充剂反可能有害处。[25]
频繁捐血者可能会被建议服用铁剂。加拿大血液服务中心建议应预先与"医师或药师讨论",因为"大多数综合维生素中的铁含量可能无法满足需求,或需另行补充铁剂"。[26]美国红十字会建议"每次捐血后服用含有18毫克铁的综合维生素,或含有18至38毫克元素铁的铁剂,为期60天,每次捐赠高浓度红血球后,或频繁捐赠血小板后则持续服用120天"。[27]考科蓝合作组织于2014年发表的一项评论,提出若捐血者服用口服铁剂后,因血红素含量偏低而需延迟捐血之可能性较低,但服用补充剂的个体中,有29%会出现副作用,而服用安慰剂的则有17%会出现。目前尚不清楚使用铁剂对捐血者的长期影响。[28]
副作用
口服铁剂产生的副作用,通常为腹泻或是便秘,以及上腹部不适。于饭后服用,可降低副作用,但与其他物质产生交互作用的风险将增加。副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可调整剂量来应对。
使用者或会注意到其粪便变黑,但完全无害,务必事前警告使用者此点,以避免不必要的担忧。当以液体形式给予铁剂时,使用者牙齿可能会出现可逆性变色(可使用吸管来避免)。肌肉注射可能会引起疼痛,并可能会在注射部位出现变色(成棕色)。
使用硫酸亚铁,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使用氢氧化铁 (III) 多聚糖复合物(IPC)的,[29][30][31]或是使用甘胺酸亚铁螯合物的。[32][33]
铁剂过量是造成6岁以下儿童因中毒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4]
铁中毒可能导致死亡,或引发短期及长期的健康问题。[35]
个体于急性感染期间,体内会提高铁蛋白(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的水平,主要作用之一是将铁质从细菌中隔离,以抑制细菌生长。因此,一般认为在患者罹患活动性细菌感染时,应避免补充铁剂,因为这会抵消身体的自然防御机制。此外,补充铁储备通常并非紧急情况,应优先治疗急性感染,再考虑铁剂补充。
一些研究发现在细菌感染普遍的地区,补充铁剂可能导致传染病发病率增加。例如食用铁质强化食品的儿童,总体腹泻率和肠道病原体脱落率(肠道中的病原体 - 例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 通过粪便或其他方式排出体外的过程)都有所增加。铁缺乏可创造不利于细菌生长的环境,来保护身体免受感染。虽然铁缺乏可减轻某些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但它也会降低对其他病毒或细菌感染株(例如肠道沙门氏菌或痢疾阿米巴)的抵抗力,。总体而言,在容易发生多种传染病的环境中,有时很难确定补充铁剂对个人是有益或是有害。然而,这与已经感染细菌的个体,进行补充铁剂的问题并不相同。[36]
居住于易罹患疟疾地区的孩童,亦面临罹患贫血风险。人们曾认为给予此类孩童铁剂,可能增加其罹患疟疾感染的风险。考科蓝合作组织于2016年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提出有高品质证据显示铁补充剂并不会增加孩童罹患疟疾的风险。[37]
Remove ads
禁忌症
铁补充剂的禁忌症因不同制剂而异。然而,所有铁剂的共同禁忌症包括:已知对任何其中成分过敏,以及未经适当检查确诊的贫血(亦即缺乏明确的铁质缺乏证据)。此外,有些铁剂仅适用于铁质缺乏,有些则需确诊为缺铁性贫血才能使用。值得注意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也可能不适合使用某些铁剂。[7]因此,在使用任何铁补充剂前,务必咨询医师或药师的意见,以确保用药安全。
个体可能因其基因,易于过度吸收铁质,如同患有HFE遗传性血色病的个体。于一般人群中,每400人中有一人会具有此基因特征之同质型,而每10人中有一人,具有其异质型。[38]同质型或异质型之病患,皆不应服用铁剂。[38]
交互作用
非血基质铁会与其他几种药物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导致铁和这些药物的吸收都减少。例子有四环霉素、青霉胺、甲基多巴、左旋多巴、双磷酸盐和喹诺酮类。食物中的元素,例如钙,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并且钙会影响血基质铁和非血基质铁的吸收。[39]铁在低pH值(即酸性环境)下的吸收效果较好,如果同时服用制酸剂,则会减少铁剂的吸收。
诸多其他物质会降低非血基质铁的吸收率。例如,来自茶类的鞣质[40]及植酸。[41]由于植物来源的铁质,较动物来源的血基质结合铁质更难吸收,故素食主义者及纯素主义者,每日铁质总摄取量,应略高于食用肉类、鱼类或家禽的个体。[42]
于饭后服用,副作用较少,然由于交互作用及pH值改变,吸收亦较少。一般而言,铁质摄取与其他药物摄取之间隔两至三小时,看似明智,但对于病患较不便利,可能会影响其服药顺从性。
历史
最初的铁锭通常被称为布劳德锭(Blaud's pills),[43]以引入且开始使用此等药物来治疗贫血者的法国医师P.布劳德来命名。[44]
给药
铁剂可经口服,常见形式为硫酸亚铁,亦有葡萄糖酸亚铁盐、右旋糖酐、羰基铁等复合物。维生素C可略增非血基质铁吸收。[45]血红素铁多肽(Heme iron polypeptide,HIP)用于不耐受或吸收不良之情况,会较延胡索酸亚铁有更高的吸收率。[46]甘胺酸硫酸亚铁(ferrous glycine sulfate)之肠胃副作用较少,口服生物利用度高,适用于有萎缩性胃炎及幽门螺旋杆菌胃炎的个体。[47]
人体铁质储存有限,过量易中毒,口服治疗需3至6个月。[48]因口服铁剂耐受性差及改善缓慢,多数情况会建议使用非经肠道铁剂。[49][50]
通过注射方式的铁剂治疗,适用于口服铁剂效果不佳、吸收严重受损、无法吞咽,或需快速改善的情况。[51]相较于口服铁剂,注射型铁剂更昂贵,且不适合个体于怀孕初期。[8]
对于无法耐受口服铁剂、需快速提升血红素、患有发炎性肠道疾病或肾脏疾病的患者,注射型铁剂的效益远大于风险。研究显示静脉注射铁剂在治疗发炎性肠道疾病相关贫血方面会比口服铁剂更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其中,羧基麦芽糖铁可能比蔗糖铁效果更好,但出血风险可能较高。[52] 静脉注射铁剂如羧基麦芽糖铁,在许多情况下比输血风险更低。[53]各种铁剂制剂如右旋糖酐铁、蔗糖铁、羧基麦芽糖铁和异麦芽糖苷1000等,用于降低细胞大分子损伤的风险。异麦芽糖苷1000能一次性提供完整铁剂补充。羧基麦芽糖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和低磷酸盐血症。[8][9]
麦芽酚铁则有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形式,口服麦芽酚铁在治疗发炎性肠道疾病相关贫血方面显示出明显效益。然而,静脉注射制剂是否比口服麦芽酚铁更有效,尚不明确。[52]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