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铁岭市

中国辽宁省的地级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铁岭市map
Remove ads

铁岭市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辽宁省北部。市境西南接沈阳市,东南邻抚顺市,东北连吉林省辽源市,北抵吉林省四平市,西北界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地处辽河平原北段,东部为长白山吉林哈达岭余脉。地势大体是东高中低、北高南低、西部稍高。山地和丘陵分列东西两侧,中部为由北向南缓泻的辽河平原。辽河流贯市境西部,于左岸纳招苏台河清河柴河汎河等支流,市人民政府驻铁岭县

事实速览 铁岭市 铁, 国家 ...
Remove ads

历史

古代

铁岭历史悠久。远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铁岭一带就有人类生息活动,古时为肃慎地。时,燕惠王在该地设置辽东郡灭燕后,仍设辽东郡;旧属玄菟郡,后属越喜国南北朝时期,境域处于契丹领地。713年,渤海大氏取越喜地改富州。917年,辽太祖在此地冶炼银子,故将富州改为银州;代时,在银州设铁岭卫;清康熙三年(1664年),废卫制设置铁岭县。

近现代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沙俄与清政府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旅大租地续约》后,沙俄取得东清铁路支线的筑路权。开始敷设哈尔滨旅顺口的铁路,1900年通车。沿铁路以车站为中心成为“附属地”。铁岭通车后,俄国兵营,东清银行分行,警察署等相继建立。

1905年3月16日,日军占领铁岭后接管了沙俄的铁路及附属地。

1905年12月22日,《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签字,铁岭正式开放为全国通商市场。日本人来铁岭者激增,西门外一带成为日本人聚居之地,西大街改称为元町,并变为日本居留民之地。所谓居留民地是指当时日本人与中国人杂居并互相通商的地带。

1932年3月1日满洲国成立,辽宁省改为奉天省,铁岭隶属奉天省,建立县公署。中国人为县长,日本人任参事官。

满洲国于1937年12月1日废除治外法权,附属地区行政权移交满洲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设沈阳地区专员公署和铁岭地区行政公署,1984年9月撤地设省辖市。1993年1月,康平、法库县划归沈阳市[1]

地理

铁岭市地处辽宁省北部,位于东经123°27′至125°06′,北纬4l°59′至43°29′之间,松辽平原中段。

铁岭市地势大体是东高中低、北高南低、西部稍高。山地和丘陵分列东西两侧,中部为由北向南缓泻的辽河平原。全市可分为东部低山丘陵区和西部辽河低丘平原区两大地貌区,东部为长白山系哈达岭余脉。

气候

铁岭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热多雨,雨热同季日照丰富,干湿季节分明[2]

更多信息 1981–2010年间铁岭市的平均气象数据, 月份 ...
Remove ads

政治

现任领导

更多信息 机构, 中国共产党 铁岭市委员会 ...

行政区划

Thumb
银州区人民政府大厦(旧铁岭市人民政府大厦)

铁岭市现辖2个市辖区、3个,代管2个县级市

此外,铁岭市还设立铁岭经济开发区。(1995年12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是辽宁省唯一的农牧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和县级行政管理权。)

更多信息 铁岭市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7] ...
Remove ads

人口

2022年末,全市总人口(户籍人口)达280.5万人,在总人口中,市辖区人口41.0万人,占14.6%;县(市)区人口239.5万人,占85.4%;城镇人口121.0万人,占43.1%;乡村人口159.5万人,占56.9%。[11]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388,294人[12]。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717,732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329,438人,下降12.12%,年平均增长率为-1.28%。其中,男性人口为1,194,753人,占总人口的50.03%;女性人口为1,193,541人,占总人口的49.9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1。0-14岁的人口为239,259人,占总人口的10.02%;15-59岁的人口为1,508,353人,占总人口的63.16%;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40,682人,占总人口的26.8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41,573人,占总人口的18.49%。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318,021人,占总人口的55.1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070,273人,占总人口的44.81%。

民族

铁岭市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境内有汉、满、朝鲜、蒙古、回、锡伯、维吾尔、俄罗斯等31个民族。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838,821人,占76.9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549,473人,占23.0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73,277人,下降12.94%,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72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56,161人,下降9.2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72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减少53,849人,下降9.96%,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49个百分点;锡伯族人口减少1,986人,下降8.5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3个百分点;朝鲜族人口减少830人,下降4.6%,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6个百分点;蒙古族人口增加847人,增长7.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9个百分点。

更多信息 民族名称, 汉族 ...
Remove ads

交通

旅游

龙首山

龙首山位于铁岭市银州区内,东枕柴河,西窥城廓,横贯银州南北。东西宽1公里,南北长3公里,最高峰海拔156米。因它从东南奔驰而来,到了柴河岸边突然昂起,象巨龙的头,故名龙首山,它是铁岭著名的风景区,每年五月里,山岗上、山谷里开满色彩艳丽的蔷薇,醉人的花香随风飘荡。这里的春光美,秋景更为雅致。凉爽的秋风吹红了漫山枫叶,在层层密密的树丛中,游人不断。“龙首寻秋”是柴河八景之一。龙首山历史悠久,是清康熙皇帝东巡驻跸的地方。近年来,龙首山几经开发建设。登临其上,可观赏诸多的文物古迹,俯瞰古城新貌。

慈清寺坐落在龙首山北峰之巅,原名秀峰寺、水潮寺,又称三清观。寺院为一座古朴的四合院落式建筑,有正殿、东西配殿、藏经阁、醉翁楼。院落前还有半墙、宿云两座碑亭。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檐下有廊,横枋有鲜艳的彩绘。殿内供释迦牟尼等三尊佛像,并立有八大金刚泥塑。

醉翁楼原为山门,1921年重建时改为木结构硬山式二层小楼,一楼为进出寺院的通道,二楼原为文人墨客品苟赋诗之处,现改为贵客休息室,藏有多幅名人题咏龙首山的书画。

秀峰寺塔位于慈清寺南百米处,为八角九级实心密檐式砖塔,也建于明弘治年间,1591年重修。塔身有砖雕佛像、佛龛。

秀峰寺塔的北面有陶然亭,南面是滴翠亭,滴翠亭南有魁星楼。秀峰寺塔的东面还有一座小石亭,亭内的石碑上记载着古塔的重修经过。慈清寺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银冈书院

在龙首山下有一座书院,叫做“银冈书院”。这座书院的创建者是清顺治年间进士、湖广道御史郝浴。郝浴字冰涤,号雪海,后更号为复阳。他少有才名。为人刚直不阿。巡抚四川期间,因弹劾当时权贵吴三桂,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九月贬谪奉天。顺治十五年为寻访剩人和尚来到铁岭,在南门内建此书院,收授门徒,广交学者名流。郝浴在铁岭居住了近十八年,直到康熙十四年(1675年)吴三桂反清被诛才得以官复原职。郝浴走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的书房辟为郝公祠,用来供奉和祭祠。银冈书院一直是辽海地区的著名学府。停科举后,这里改为小学堂,二年后又改为劝学所。1910年春,12岁的周恩来随伯父来到东北,曾入银冈书院学习半年。

银冈书院现占地约1500平米,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保留清代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15间,由门房、东西厢房、正房及郝公祠组成。为缅怀周恩来同志,1979年正式将书院辟为“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1988年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14]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象征

2002年4月经铁岭市人大常委会确定铁岭市市花为百合花、市树为枫树

名人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