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长春龙属
热河龙科的一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长春龙属(属名:Changchunsaurus,意为“长春蜥蜴”)是种小型植食性恐龙,属于鸟臀目,化石被发现于中国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镇的泉头组,地质年代属于早白垩纪的阿普第阶或森诺曼阶[1]。目前仅发现一个头颅骨与骨骼,以及其他的头颅骨碎片。长春龙是吉林省的第一个被命名恐龙,也是松辽平原的白垩纪沉积层中首次发现的原始鸟脚类恐龙。
Remove ads
叙述
长春龙全长估计约1米,而头颅骨有11.5公分长。长春龙的模式种是娇小长春龙(C. parvus),parvus意为“娇小”,意指长春龙的小型体型[1]。
长春龙的正模标本(编号JLUM L0403-j–Zn2标本)是一个头颅骨与身体骨骼,以及前上颌骨与部分齿骨,目前仅有头颅骨有过正式的叙述。根据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昝淑芹、陈军、金利勇、以及李涛等人的叙述,长春龙拥有更基础鸟脚类恐龙的特征(例如:前上颌骨有5颗牙齿、喙状嘴上侧的缺乏牙齿部分短、副枕突呈新月形、以及喙状嘴牙齿与颊齿之间的小间隔),也拥有更衍化鸟脚类恐龙的特征(某些头颅的洞孔变小或是消失、外部下颌孔消失)。长春龙的两侧颧骨有瘤状突出物,这特征并没有出现在其他鸟脚下目恐龙身上过[1]。
古生物学
身为一种小型、基础新鸟臀类恐龙,长春龙可能是种敏捷的二足植食性恐龙,以接近地面的植被为食[2]。该地区除了长春龙以外,还发现了兽脚亚目、角龙类恐龙、哺乳类、以及鳄形类化石。
分类
长春龙被命名时,被分类为一种基础新鸟臀类恐龙,详细的分类位置未定,但当时并没有被正式的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验证过[1]。
在2010年,研究人员根据新发现的其他标本,得出不同的结果[3]。在2011年,理查德·巴特勒(Richard J. Butler)详细研究长春龙的身体骨骼,并提出大范围的种系发生学分析,发现长春龙是种基础鸟脚类恐龙,是热河龙的近亲[4]同年发现的何耶龙(Haya),也是长春龙的近亲[5]。在2012年,长春龙被归类于新建立的热河龙科[6]。
新鸟臀类 |
| ||||||||||||||||||||||||||||||||||||||||||||||||||||||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