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闽南语汉字借音
谐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汉字借音的现象在闽南语的全汉书面文中十分地常见,主要用于表记闽南语自身的固有词汇,其中包括单音节与多音节的字词。[1]汉字借音即是借用拥有相同或相似读音的汉字,并赋与它实际的闽南语意义。汉字借音在用法上与记述自身语音的朝鲜语乡札及越南语喃字相同,而与借用汉字之义的训读相异,在白话文学歌仔册及诸多台语歌词中经常被使用。汉字借音通常只借用其音而不借用其义,因此多无法由汉字无误且准确地推敲出所代表的意义,但仍有不少介于训读及借音之间、足以表意的借音字普遍地存在并且被广为接纳使用。然而,许多借音字的音韵准确度与闽南语的实际语音仍存有些许差异。
概说
对于闽南语的汉字借音,中华民国教育部以“借用汉字之音或接近之音,而赋与闽南语意义者”作为其推荐用字的选用原则之一。[2]汉字借音在闽南语书面文中拥有相当长的历史,几乎与闽南语白话文学兴起的时间相同,一般皆以《荔镜记》为其滥觞。[3]借音字的情形同时也大量地出现在如歌仔册等民间文学中。以歌仔册文字为例,其用字重于“传音”而不在“辨义”,遂牺牲了汉字的表义功能,以“直音”或“近音”来表记,甚至完全将汉字作为类似“拼音”的表音符号使用,被闽南语学者王育德评为“惊天动地的大造反”。[4][5]汉字借音的用法被部分全汉主张者视为谬误[6],相反地也被汉罗及全罗的主张者评为标音不够精准且用法经常不一致。[5][7]
常见用字
Remove ads
文献范例
以歌仔册《少年男女挽茶相褒歌》(竹林书局1987年)上本首联为例:[8]
从此例文中可见许多汉字借音的实际应用,其中“善”代表“疲倦”之意,“罔”是副词“姑且”,“连禅”是动词“胡说八道”,“治块典”则是“向人夸耀”的动作,“查某”代表“女人”,至于“上界”则是副词修饰用语“最”。此外,文中亦存在汉字训读的用法,如“这”读作 chit,“二”读作 nn̄g、“人”读作 lâng 等等。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