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关山镇
台湾台东县底下的一个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关山镇(郡群布农语:Kinalaungan;阿美语:Takofan;台湾客家语四县腔:guanˊ sanˊ ziinˋ:台湾话:Koan-san-tìn),旧称“里垄”,后改称“关山”,得名自大关山,位于台湾台东县北部,介于中央山脉与海岸山脉之间,花东纵谷南段,全境地势平坦,为台东县规模最小的市镇[2]。镇内人口约有7千余人,是台湾人口最少的镇[1]。

清代初期为布农族的猎场地,其后逐渐有西部平埔族群迁入[3]。日治时期则因配合台湾总督府的拓垦相关政策,始有汉人移入开垦[4]。经济产业主要为农业,工商业的规模较小,农特产有关山米、香丁、高接梨、草莓与爱玉子等。境内的关山亲水公园为主要的观光景点,也是台湾第一座环保亲水公园[5][6]。
Remove ads
历史
关山镇旧称“里垅”,起源于阿美语,指当地多“红虫”之故。清朝初期,平埔原住民(主要为大武垅族)已进入关山开垦。[7]之后阿美族也在关山聚居和建社。汉人则在清治时期光绪晚期开始移入开垦。日治时期则有台湾总督府移入客家族群开垦东部地区,主要为凤林一带,其它则散居在在关山或大范围东部地区。
1920年(大正9年)设里垅区役场,之后开辟关山警备道,以其位于大关山之下,改名为關山庄。
1946年国民政府设治关山乡,之后改设里垅镇,1954年再改名为关山镇。
地理
关山镇境内有卑南溪流过,东西分别为海岸山脉及中央山脉,属于台东纵谷平原的一部分,与池上乡及鹿野乡同样为通谷地形,地势平坦适合农业发展。
关山镇的海拔高度较池上乡低,相对较不潮湿。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年雨量2,000毫米,平均温度23.7度。
二战后初期的关山镇人口5,168人,且逐渐成长直到在1968年达到16,221人的最巅峰值,但此后开始减少,并在2007年10月跌破1万人[1]。
根据台东县关山户政事务所及内政部户政司统计,2024年底关山镇户数约3.2千户,人口约8千人[8],为台湾人口最少的镇[1]。镇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里垅里与电光里,2024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1,778人与567人[8]。关山镇与台东县其他地区相同,面临人口老化与少子化的问题,2024年底时,关山镇有10.70%是0至14岁人口,65.11%是15至64岁人口,24.19%是65岁以上人口,是台东县青壮年人口占比最低的行政区[1]。
Remove ads
政治
Remove ads
关山镇公所是关山镇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镇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关山镇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台东县政府。镇长由全体镇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关山镇公所并置镇政会议,为镇政最高决策机构,在镇长之下,设有5课2室等7个内部单位及6个附属机关[11]。
关山镇民代表会是关山镇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关山镇全体镇民立法和监察镇政。镇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关山镇民代表会共有7位镇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3席镇民代表、第二选区1席镇民代表、第三选区1席镇民代表、第四选区2席平地原住民镇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7位镇民代表互选产生[12]。
关山镇的行政区划辖有里垅里、中福里、新福里、电光里、德高里、丰泉里、月眉里等7个里,共计135邻[13]。
关山镇行政区划 |
a:中福里;b:丰泉里 |
次生活圈中心
《东部区域计划》内,关山为关山次生活圈的生活圈中心,影响范围扩及关山镇、池上乡、海端乡等三乡镇。[14]现今行政机关也以关山为中心作业,称为“关山地区”,影响区域除了关山、池上、海端,更达鹿野、延平等乡,如关山分局、关山分队、关山地政、关山户政[15],又有关山慈济医院的设立,关山镇区域性医疗机能更加充实。 2016年开始,关山有丰富便利的生活机能。全联福利中心、远传门市、鲜茶道、政利超市、农会超市、7-11、全家便利商店、金玉堂文具店、中华电信营业处所、台电关山服务所、中油、关山便当、关山小镇市集、慈济医院关山分院。
里垅成为关山地方行政中心的历史首见于1915年,以里垅为中心架设电网警备线及警用电话线,同年即设立“里垅支厅”管辖。1920年里垅支厅并入台东支厅,1923年里垅支厅再度设置,辖有鹿野、里垅、新开园三区,1937年里垅支厅改为关山郡,里垅庄改称关山庄,关山郡包含了现今台东县的池上乡、关山镇、海端乡、鹿野乡、延平乡等五个行政区,关山是这五个行政区的核心市街。
战后1946年1月25日为台东县关山区关山乡,初期关山区辖有三乡,即关山乡、池上乡、鹿野乡。同年4月与新港乡改制改名为里垅镇与成功镇,关山区管辖区域新增二乡,共辖一镇四乡。
1947年关山区署裁撤,1949成立东峰区,区署设于里垅镇原关山区署所在地,辖有海端、金山、延平、达仁、兰屿五乡,里垅再度成为跨区域性的行政中心。1951年东峰区裁撤,里垅的行政功能仅及镇内。1954年里垅镇改名关山镇至今。[16]
里垅市街在日治时期快速发展,由于是关山地方的行政、警备中心,职警员及其眷属带动了消费、文化、教育的发展,使里垅成为纵谷南段重要的中心。在交通方面,里垅有铁路车站及公路客运站的建设,也是来往山地部落的重要关口。产业上,日治时期有制糖、制脑、咖啡、纸浆产业,战后有农垦、木业、纸业、香茅产业。产业带来了移民,里垅市街也随人口增加受益。[16]关山市区位于玉里及台东两市街之间,又是台20线的终点,与成功镇之间有一海岸山脉之隔,也使关山有着地理上的独立性。
交通

教育
- 台东县立关山国民中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台东县关山镇关山国民小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台东县关山镇电光国民小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电光里】
- 台东县关山镇月眉国民小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月眉里】
- 台东县关山镇德高国民小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德高里】
旅游

特产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