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门多萨

阿根廷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门多萨
Remove ads

32°53′S 68°50′W

事实速览 门多萨 Mendoza, 国家 ...

门多萨(西班牙语:Mendoza)位于阿根廷中西部,在安第斯山东麓,是门多萨省的首府,人口110,993(2001年),多意大利人后代。

历史

印加帝国

门多萨地区曾居住着瓦尔佩人(Huarpes)——这一族群后来被印加帝国(Imperio incaico)征服,其领地随之成为印加帝国东南边境的组成部分。尽管由于殖民时期及共和时期数百年的城市与农业开发,如今在门多萨市的范围内已找不到印加文明的实物证据,但鉴于存在语言方面的证据以及关于印加聚落的民族历史记载,学界仍认为印加人曾在此活动的可能性极高。根据卡塔利娜·米切利(Catalina Michieli)的研究,温托塔山谷(valle de Huentota)地区曾存在 “印加人的土地”(tierras del Inca)。萨尔瓦多·卡纳尔斯·弗劳(Salvador Canals Frau)则记载,该地区曾有一座印加堡垒(fuerte incaico),其位置据称在瓜伊马延省(comarcas de Guaymallén)。此外,史料中还多次提及一座 “印加塞里约堡垒”(Cerrillo fuerte del Inca),该堡垒位于圣胡安省门多萨省(Mendoza)交界的山区地带,据称曾作为 “印加行政据点(Ilacta)”,承担周边区域的管理职能。曾研究过该地区印加占领史的学者亚历杭德罗·加西亚(Alejandro García)提出,印加帝国的统治范围在东部曾延伸至德萨瓜德罗河(río Desaguadero)一带。

Remove ads

建立和征服

1533年印加内战爆发,帝国随后崩溃。此后,印加人的势力范围收缩,逐步撤出了库约地区。18年后的1551年,弗朗西斯科·德·比亚格拉(Francisco de Villagra)成为首位探索库约地区的西班牙人。他受智利总督兼总司令佩德罗·德·巴尔迪维亚(Pedro de Valdivia)派遣,率领180人执行此次探索任务。这位探险家与瓦尔佩人(huarpes)建立了良好关系,在当地与他们一同过冬后返回智利。巴尔迪维亚去世后不久,比亚格拉本人也被免去智利总督一职。新任总督——秘鲁总督安德烈斯·乌尔塔多·德·门多萨(Andrés Hurtado de Mendoza)之子加夫列尔·乌尔塔多·德·门多萨(García Hurtado de Mendoza)随即下令,委派佩德罗·德尔·卡斯蒂略(Pedro del Castillo)上尉前往库约地区,负责该地区的建城与殖民开发工作。

1561年2月22日,佩德罗·德尔·卡斯蒂略抵达温托塔山谷(valle de Huentota),并通过升起王室旗帜的方式正式接管了这片区域。3月2日,他在两场沙尘暴的间隙建立了这座新城市,将其命名为“新拉里奥哈山谷的门多萨城”(Ciudad de Mendoza del Nuevo Valle de La Rioja)。门多萨城最初的选址位于如今瓜伊马连县佩德罗·莫利纳区(Distrito de Pedro Molina)内一个名为“拉梅迪亚卢纳”(La Media Luna)的地方,具体坐落在如今被称为“瓜伊马连酋长运河”(canal Cacique Guaymallén)的东侧河岸上。尽管这座城市隶属于秘鲁总督辖区(Virreinato del Perú),但其管辖权却归智利王国(Reino de Chile)所有。

1562年3月28日,该城从佩德罗·德尔·卡斯蒂略最初建城的位置向西迁移了“两火枪射程”的距离。新址位于瓜伊马连酋长运河以西约 100 米处,即如今佩德罗·德尔·卡斯蒂略广场(plaza Pedro del Castillo)的所在地。此次迁城事宜由胡安·胡夫雷(Juan Jufré)负责。通过这一操作,他还将“城市创建者”的荣誉及相应的货币奖励权据为己有——而这些荣誉与权利,佩德罗·德尔·卡斯蒂略在最初建城时本就已获得并兑现。

Thumb
门多萨市,1856年到1858年之间

该市与建城前便居住在这片区域的原住民群体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这些原住民早在1551年就曾友好接待过比亚格拉,其中包括瓦尔佩人。根据部分史料记载,瓦尔佩人并未因西班牙征服而被征服或灭绝,他们只是与西班牙移民群体逐渐通婚、融合。不过,另有史料指出,在“委托监护制”(sistema de encomiendas)下,许多瓦尔佩人被送往智利,并且和其他许多被征服族群一样,遭受了剥削[1]

这座城市是由智利圣地亚哥市居民胡安・胡夫雷将军遵照堂·加西亚·德·门多萨的命令所建。堂·加西亚·德·门多萨如今是卡涅特侯爵,此前也曾担任我们前述这些领地的总督;建城地点位于一片名为库约的省份。建城过程中并未耗费太多心力,也没有为征服印第安人而爆发战争——因为印第安人主动前往智利圣地亚哥,请求堂·加西亚·德·门多萨派遣西班牙人及传教士,他们希望能成为基督徒。 ——雷吉纳尔多・德・利萨拉加修士,1606 年

秘鲁总督辖区和智利管辖下的殖民地

建造这座城市的初衷,是为了在从拉普拉塔河(Río de la Plata)通往智利圣地亚哥(Santiago de Chile)的商路上,设立一个靠近安第斯山脉(Cordillera de los Andes)的中转站,供人们穿越山脉时使用。门多萨曾是商队的休整与过冬之地,因此在殖民时期,它是一座重要的城市。据部分历史学家记载,18世纪末拉普拉塔总督辖区(Virreinato del Río de la Plata)建立之时,门多萨是当时国内规模第二大的城市。

随着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和圣路易斯(San Luis)的商队路线在此交汇,且这条路线相比穿越安第斯山脉前往智利的复杂道路更平坦、更易通行,1776年拉普拉塔总督辖区成立后,门多萨及库约地区的其他区域便从智利都督府(Capitanía General de Chile)中分离出来,划归至这个新的总督辖区。1782至1783年间,依据王室令状(cédula real),门多萨成为库约行政区(Intendencia de Cuyo)的首府;但该行政区这一政治单位解散后,门多萨便与库约其他区域一同并入图库曼科尔多瓦行政区(Intendencia de Córdoba del Tucumán)。

在西斯内罗斯总督(Virrey Cisneros)倒台后,当第一届自治政府委员会成立的消息传来,门多萨市的知名人士们在当地市政厅集会,决定支持这一事业,并派遣代表前往后来被称为“大委员会”(Junta Grande)的机构。

Remove ads

独立和无政府状态

1813年,第二届三执政委员会(El Segundo Triunvirato)颁布法令,规定门多萨省(Provincia de Mendoza)与圣胡安省(San Juan)、圣路易斯省(San Luis)共同组成库约行政区(Intendencia de Cuyo);该行政区以门多萨市为首府,下设三个次级行政区(subdelegaciones),又称“分区”(partidos)。

1814年至1817年间,门多萨成为何塞·弗朗西斯科·德·圣马丁(José Francisco de San Martín)将军领导的“安第斯山脉穿越行动”的筹备地。当时,圣马丁将军已被任命为库约地区的军政长官,此次行动得到了数千名门多萨人和库约人的积极协作,其中包括“门多萨贵族妇女”(Patricias Mendocinas)。除军事工作外,圣马丁将军也未忽视其作为城市管理者的职责,他推动建设的部分工程至今仍在使用,例如阿拉梅达大道(paseo de la Alameda),以及如今以他命名的公共图书馆(最初由他主持建立)。

安第斯军团(Ejército de los Andes)远征行动的组织与筹备工作,是在门多萨市郊区的埃尔普卢梅里约镇(El Plumerillo)开展的;1817年1月6日,军团从该镇出发,开启了远征。

1820年3月1日,一份文件正式签署。根据该文件,门多萨、圣路易斯与圣胡安三地脱离库约行政区(Intendencia de Cuyo)的管辖,不再受其约束,随后以独立省份的身份获得了主权。

Remove ads

国家组织

1830年至1835年间,门多萨和圣胡安的部分领导人因接连遭遇政治与经济危机,且对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央政府的举措及决策不满,试图脱离阿根廷共和国,并入智利。究其原因,这些领导人认为自己更具智利身份认同,而非阿根廷身份认同;同时,他们觉得受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人的歧视 —— 后者将他们视作二等公民。门多萨方面提出以仲裁与调解作为和平解决争端的机制,该提议也得到智利的支持,却遭到拉普拉塔河沿岸省份(尤其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反对。在联邦派一元派之间数次倒戈变节后,1831年3月28日,在查孔圈地战役(batalla de Rodeo de Chacón)结束后,由胡安·法昆多·基罗加(Juan Facundo Quiroga)率领的联邦派军队入侵了门多萨。数日后,因逃亡的一元派人士杀害了部分联邦派军官,基罗加为报复,下令枪决了28名被俘军官。这场战役最终导致整个库约地区落入联邦派手中,同时也迫使众多地主与知识分子流亡——他们翻越安第斯山脉,前往智利寻求庇护。

1835年,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到访该地区,在其著作及旅行日记中,可找到关于当地文化、地质、植物、动物等多方面的记载。19世纪4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门多萨省处于联邦派考迪罗、前修士何塞·费利克斯·阿尔道(José Félix Aldao)的统治之下。他执政手段极为严苛,将反对者的权益保障压缩到最低限度。阿尔道曾是法昆多·基罗加的盟友,后来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总督、阿根廷邦联最高领导人胡安·曼努埃尔·德罗萨斯(Juan Manuel de Rosas)的得力执行者。

德罗萨斯倒台后,门多萨省参与签署了1852年的《圣尼古拉斯德洛斯阿罗约斯协议》(Acuerdo de San Nicolás de los Arroyos),代表门多萨省签署协议的是佩德罗·帕斯夸尔·塞古拉(Pedro Pascual Segura)将军。塞古拉此前曾在1845-1847年期间担任门多萨省省长,协议签署后,他被任命为联邦特派员(Interventor Federal)。自1852年3月3日上任起,他一直担任该职务,直至1856年2月22日门多萨省宪法起草完成并召开选举为止。

1861年3月20日的地震摧毁了大部分殖民时期的建筑,这一灾害也推动了“新城区”(Ciudad Nueva)的建设——新城区选址于旧时“圣尼古拉斯庄园”(Hacienda de San Nicolás)所在区域,位于原建城地西南方向约1公里处。地震还导致大量居民遇难,据估算,当时的人口损失比例在40%至60%之间。[2][3]

如今这座城市的布局基础,源自1861年地震后、由法国土地测量师儒利奥·巴洛费(Julio Balloffet)于1863年制定的新城市规划方案。该方案包含一项战略性布局设计:以一座主广场为中心,四座小型广场环绕其周。

19世纪末,与阿根廷大多数城市一样,门多萨迎来了大量移民,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意大利、西班牙、智利、法国、阿拉伯地区、犹太群体等。

Remove ads
总结
视角

20世纪

1914年,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消息传来时,由弗朗西斯科·阿尔瓦雷斯(Francisco S. Álvarez)担任省长的门多萨省政府,不顾阿根廷共和国(中央政府)的立场,颁布法令宣布“门多萨在旧大陆(欧洲)爆发的这场冲突中保持中立”——这一事件震惊了阿根廷国内其他地区[4]:381

从1918年到1930年,门多萨省经历了4次联邦介入,有5位联邦特派员履职。

1919年2月,依据伊波利托·伊里戈延(Hipólito Yrigoyen)颁布的法令,门多萨省被纳入联邦介入范围,托马斯·德·贝加博士被任命为国家特派员;同年4月,贝加博士的职位由佩费克托·阿拉亚博士接任,此次联邦介入持续至该年7月。彼时,社会党与激进党被称为“不妥协派”(intransigentes)与 “自治派”(autonomistas)。11月,阿根廷国民众议院决议 “成立调查委员会,对门多萨省当前面临的政治局势展开调查……”。针对这一决定,伦西纳斯颁布了一项违背国家利益的法令,否认“国民众议院拥有在门多萨省开展调查的权力,称该省在原则上享有自治权”。据奥尔金记载:“在激进党执政初期,共实施了20次联邦介入,其中5次依据国会法案,15次依据行政部门法令……”。当时,何塞·内斯托尔·伦西纳斯(José Néstor Lencinas)刚就任门多萨省省长不久。这一局面引发了“党派危机”,进而推动门多萨省出现分离主义运动,诉求成立库约共和国或与智利重新统一[4]:385-387

在门多萨省,伦西纳斯以拥护联邦制政治模式、不服从布宜诺斯艾利斯方面的纪律与指令而闻名,因此被视作“持不同政见者”。1920年,何塞·内斯托尔·伦西纳斯去世。伦西纳斯逝世后,里卡多·巴埃斯(Ricardo Báez)接任参议院临时议长一职;随后,伊波利托·伊里戈延总统再次对门多萨省实施联邦介入,巴埃斯的职位被欧多罗·巴尔加斯·戈麦斯博士取代[4]:385-387

1922年2月,卡洛斯·华盛顿·伦西纳斯(Carlos Washington Lencinas)就任门多萨省省长。1924年,在马塞洛·托尔夸托·德阿尔韦亚尔(Marcelo Torcuato de Alvear)担任阿根廷总统期间,门多萨省再次被联邦介入——原因是“伦西纳斯主义(lencinismo)不遵守国家指令,且坚持真正的联邦制”。伦西纳斯博士的省长职位随后由恩里克·M·莫斯卡博士(Dr. Enrique M. Mosca)接任[4]:387-388

亚历杭德罗·奥尔菲利亚博士(Dr. Alejandro Orfilia)当选为1926-1930年任期的门多萨省省长,但他仅任职至1928年12月12日,因为阿根廷国家政府对该省实施了联邦介入。由于门多萨省政府持有伦西纳斯主义立场,其政治态度引发了新一轮国家层面的介入,导致奥尔菲利亚的行政治理工作被迫中断。亚历杭德罗・奥尔菲利亚博士的职位由卡洛斯·A·博尔萨尼(Carlos A. Borzani)接替,后者对奥尔菲利亚博士的行政履职情况展开“批评与调查”,最终奥尔菲利亚被监禁[4]:389

阿根廷国家政府将伦西纳斯主义视为敌人,因为该主义始终反对布宜诺斯艾利斯方面的指令。一份流传的传单便印证了这一点,传单内容写道:“激进党克兰(El Klan Radical)公开宣称,批准圣胡安省与门多萨省的相关文书,等同于将犯罪与抢劫合法化。参议院要么否决这些文书,要么就得面对众多愿为捍卫国家尊严而牺牲的阿根廷人。这是激进党克兰的诉求——纯粹的激进主义(100% 的激进主义)。”[4]:389-390

关于此前的数次介入事件及该省局势,加尔韦斯在其研究伊里戈延的著作中评论道[4]:389-390

但没有什么比门多萨省发生的情况更严重了——该省曾被伊里戈延下令介入管控。门多萨省的情况与圣胡安省类似……在门多萨,一个家族处于主导地位,即伦西纳斯家族。老伦西纳斯(指何塞・内斯托尔・伦西纳斯)……是门多萨省首位激进党籍省长。伊里戈延……曾因他践踏立法机构权力,三次下令对该省实施介入。他的儿子们则‘继承’了省政府的控制权:其中一人(指卡洛斯・华盛顿・伦西纳斯)……曾任省长。伊里戈延不得不对该省采取介入措施,剥夺了他(卡洛斯・华盛顿・伦西纳斯)的权力……这位伦西纳斯是其政党的领袖,也是伦西纳斯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为民众做了不少实事……在选举进行期间,门多萨省有多名公民遭到杀害。有人向伊里戈延通报,称那边有人在等着暗杀他……(卡洛斯・华盛顿・伦西纳斯)在一处低矮的阳台上向民众致意时,数名暴徒持枪袭击了此处,伦西纳斯中弹身亡。

1929年11月10日,卡洛斯·W·伦西纳斯遇刺身亡。一个月前,门多萨省出版了一本名为《伦西纳斯与伊里戈延:联邦制与一元制》(Lencinas e Yrigoyen. Federalismo y Unicato)的书籍。该书收录了一场曾在参议院展开的激烈辩论内容,由伦西纳斯派激进公民联盟(Unión Cívica Radical lencinista)的新闻委员会为纪念他而出版[4]:389-390

伦西纳斯遇刺事件使激进党政府的声誉受损,伊里戈延也因此遭到攻击——尽管他与这起命案并无关联,但反对派仍将其视为罪魁祸首。这一事件意味着激进党领袖伊里戈延的威望彻底崩塌,此后,关于“独裁”与“革命”的讨论开始频繁出现[4]:389-390

从1930年到1983年军政府倒台,门多萨省共经历了7次联邦介入,先后有28位联邦特派员履职。

1930 年军事政变:在针对伊波利托・伊里戈延的军事政变发生后,何塞·费利克斯·里布鲁(José Félix Uriburu)将军接管临时政府,联邦特派员随即前往各省履职。军人埃尔加斯托·萨福尔卡达(Ergasto Saforcada)抵达门多萨省,随后其职位由何塞·马里亚·罗萨博士(Dr. José María Rosa)接任;罗萨博士担任该职务,直至工程师里卡多·比德拉(Ricardo Videla)通过民主选举当选(门多萨省长官)。

1943年革命:1943年6月10日,阿根廷国家行政部门对门多萨省政府实施联邦介入。此期间共有2位事实上的联邦特派员履职:温贝托·索萨·莫利纳(Humberto Sosa Molina)与路易斯·埃利亚斯·比利亚努埃瓦(Luis Elías Villanueva)。

胡安·多明戈·庇隆(Juan Domingo Perón)执政时期:庇隆党内部分裂引发了一场为期一年半的联邦介入,由阿里斯托武洛·巴尔加斯·贝尔蒙特(Aristóbulo Vargas Belmonte)负责。

解放者革命(1955-1958年):门多萨省政府再次被国家权力机构实施联邦介入。此期间共有3位事实上的联邦特派员:罗伯托·纳萨尔(Roberto Nazar)、埃克托尔·拉德沃卡特(Héctor Ladvocat)与伊西多罗·布斯克斯(Isidoro Busquets)。

1962年军事政变:门多萨省政府再度遭到国家权力机构的联邦介入。此期间共有6位事实上的联邦特派员:卡洛斯·阿尔马尼尼(Carlos Armanini)、华金·S·格瓦拉·西维特(Joaquín S. Guevara Civit)、里卡多·阿尔韦托·帕罗拉(Ricardo Alberto Parola)、奥古斯托·拉瓦列·科沃(Augusto Lavalle Cobo)、奥雷利奥·皮耶特拉佩拉(Horacio Pietrapera)与塞尔希奥·莫雷蒂(Sergio Moretti)。

阿根廷革命(1966-1973年):门多萨省政府又一次被国家权力机构实施联邦介入。此期间共有6位事实上的联邦特派员:托马斯·何塞·卡瓦列罗(Tomás José Caballero)、何塞·欧亨尼奥·布兰科(José Eugenio Blanco)、弗朗西斯科·加夫列利(Francisco Gabrielli)、路易斯·卡洛斯·戈麦斯·森图里翁(Luis Carlos Gómez Centurión)、费利克斯·希布斯(Félix Gibbs)与拉蒙·赫纳罗·迪亚斯·贝索内(Ramón Genaro Díaz Bessone)。在此期间,阿根廷军政府借比格尔海峡(Beagle Channel)地区领土争端之机,煽动了强烈的反智利情绪;当时阿根廷险些与邻国智利爆发战争。然而,门多萨省大多数公民,以及库约地区葡萄酒业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人,均因深厚的血缘联系(该省80%的人口与智利圣地亚哥居民存在血缘关系),倡导与智利实现地理、文化及经济层面的统一。

1974年门多萨省联邦介入:此次联邦介入由伊莎贝尔·庇隆(Isabel Perón)主导,共有3位联邦特派员履职:安东尼奥·卡菲耶罗(Antonio Cafiero)、路易斯·马里亚·罗德里格斯(Luis María Rodríguez)与佩德罗·莱昂·卢塞罗(Pedro León Lucero)。此期间,许多门多萨省公民仍抱有与智利统一的想法。[5]

国家重组进程(1976-1983年):门多萨省政府再次被国家权力机构实施联邦介入。此期间共有5位事实上的联邦特派员:塔梅尔·亚普尔(Tamer Yapur)、豪尔赫·西克斯托·费尔南德斯(Jorge Sixto Fernández)、罗兰多·吉萨尼(Rolando Ghisani)、博尼法西奥·塞胡埃拉(Bonifacio Cejuela)与埃利塞奥·比达特·比利亚努埃瓦(Eliseo Vidart Villanueva)。

Remove ads

地理

气候

门多萨的气候属于干旱气候。气温年较差显著,降水稀少。夏季炎热潮湿,是全年降水最集中的季节,平均气温超过25°C;该季节常出现夏季突发暴雨,甚至伴有冰雹。冬季寒冷且更为干燥,平均气温低于8°C,夜间会周期性出现霜冻,降水极为稀少。门多萨市中心不会降雪——这是严格针对市中心而言的,因为强烈的城市热岛效应会使最低气温升高数度;相比之下,大门多萨地区的部分城市每年会降雪多达3次。2007年冬季,市中心曾出现6次降雪,而这种情况在此前 20 多年里从未发生过。

门多萨的建城区域属半沙漠气候,水资源仅能在绿洲地区获取——安第斯山脉峰顶流下的河流,在此处倾泻出湍急的水流,形成了绿洲。主要城市内部修建有灌溉沟渠(acequias),专门用于浇灌街道两侧的树木。门多萨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为44.9°C(112.8°F),于2023年12月16日测得;最低气温为-7.8°C(18.0°F)[6],于1976年7月10日测得。这两项极端气温记录均来自门多萨机场。

更多信息 门多萨 (1981-1990), 月份 ...

地震

阿根廷中西部的库约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多为中高等级,平均每 20 年就会发生一次中强级地震。门多萨市历史上有两次尤为重要的地震事件:

1861年门多萨地震:尽管该地区的地质活动自史前时期就已存在,但1861年3月20日发生的这场地震,仍是阿根廷地震史中的重要里程碑——它是该国迄今为止有记录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地震。此后,门多萨省及各市政府的政策开始高度重视地震防护,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建筑规范,以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活动中减少损失(尤其是人员伤亡)[7]

1985年1月26日地震:这是另一场中强级地震[7],持续时间为9秒,导致邻近的戈多伊克鲁斯县(Departamento Godoy Cruz)内的卡尔门医院(Hospital del Carmen)部分坍塌。

由于担心地震风险而不敢建造高层建筑,30多年来,门多萨市最高的建筑一直是皮亚扎大厦(位于圣马丁街1027号),该大厦共16层,高51米——因为当时人们认为批准建造更高的建筑并不安全。如今,该市最高的建筑包括布西大厦、凯悦广场酒店(1995年建成)、达·芬奇大厦(2010年建成)以及门多萨喜来登酒店,这些建筑的预估高度均超过70米。

Remove ads

城市风貌

这座城市的绿化水平极高,植被茂密;几乎每条街道旁都设有小型沟渠,为树木提供必需的灌溉用水。城市以独立广场为核心,设有一条步行街——萨米恩托大道(avenida Sarmiento)。其他重要干道中,自东向西、与萨米恩托大道(及其向东延伸至圣马丁大道后的加里波第大道)垂直相交的道路包括:里奥哈街(Rioja)、圣胡安街(San Juan)、圣马丁大道(avenida San Martín,为城市南北向主轴)、七月九日街(Nueve de Julio)、西班牙大道(avenida España)及门多萨女爱国者大道(Patricias Mendocinas)。与萨米恩托大道平行,且分别在其南侧和北侧相距四个街区处,坐落着科隆街(Colón)与拉斯埃拉斯街(Las Heras);城市的主要商业与银行业活动均集中在这两条街道之间。在佩德罗·莫利纳大道(avenida Pedro Molina)南侧,是市政行政区;该市大多数公共机构,以及门多萨省行政与司法权力机构的总部,均汇聚于此。

Thumb
洛雷托圣母教堂,在1861年地震中被毁,1934年重建

门多萨拥有众多露天酒吧,主要分布在萨米恩托步行街(Peatonal Sarmiento)、科隆大道(Avenida Colón)、圣马丁大道(Avenida San Martín)和阿里斯蒂德斯·比利亚努埃瓦大道(Avenida Arístides Villanueva)沿线;此外,该市的许多人行道宽阔整洁、维护良好,十分适合漫步。

2005年,在第六届伊比利亚美洲数字城市大会(VI Encuentro Iberoamericano de Ciudades Digitales)上,门多萨被评选为“拉丁美洲最数字化的城市”——这得益于其为市民提供的丰富互联网服务。门多萨市是该省多数旅游服务的发起与提供核心:这些旅游服务覆盖省内多个目的地,尤其以山地景点和葡萄酒庄为主要特色;同时,该市的酒店资源十分充足,住宿选择从青年旅舍(hostel)到五星级酒店一应俱全。

Remove ads

行政区划

门多萨市的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名为“分区”(secciones)的区域,这些分区的划分源于最初的警务管辖边界。2003年1月20日,门多萨市政府新增了部分分区,并对部分原有分区进行了更名。

Thumb
门多萨目前有12个分区

人口

Thumb
位于门多萨的意大利领事馆

门多萨 “本市”的管辖范围,与历史上称为“首府县”(Departamento Capital)的区域完全重合——“首府县”是过去的法定名称(如今已不再使用),对应现在的门多萨市市政府管辖范围。 2010年,该区域有114,822名居民,相较于2001年的110,993人(数据来源:Indec)增长了3.45%,但与 1991 年的121,620人(数据来源:Indec)相比,则减少了约 5.59%。

在2022年人口普查中,该区域(原首府县,现门多萨市核心区)登记人口为127,160人;这一人口增长幅度为10.5%,低于全省17.5%的人口增长率。凭借这些数据,该区域(在门多萨省范围内)拥有全省第八多的人口数量、第二高的人口密度,以及第二低的人口增长率[8]

这种人口增长停滞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缺乏足够空间容纳新增人口;另一方面,人口整体呈现出离开市中心的趋势——市中心区域转而被办公楼与商业场所占据,也加剧了这一现象。

在名为“大门多萨”(Gran Mendoza)的都市圈中,人口从2001年的848,660人(数据来源:Indec)增长至2010年的1,086,066 人,这意味着2001-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期间的人口增长率为 21.8%(对应年均增长率为0.87%,增速较为温和)。在该都市圈中,门多萨市(指前文所述核心区域)的人口数量位列第四;受前文提及的(人口增长停滞)原因影响,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它将成为大门多萨都市圈中人口最少的辖区。

目前,大门多萨都市圈每8位居民中,仅有1位居住在该都市圈的起源地——即门多萨市核心辖区内。若将门多萨市理解为大门多萨都市圈所有城镇与分区的集合体,那么其人口数量在阿根廷城市中稳居第四位,仅次于大布宜诺斯艾利斯(Gran Buenos Aires)、大科尔多瓦(Gran Córdoba)与大罗萨里奥(Gran Rosario)三大都市圈。

政治

Thumb
门多萨市市政厅

门多萨市在过去曾获全国认可,被誉为“阿根廷最干净的城市”。门多萨市行政权由市长(Intendente Municipal)执掌,现任市长为乌尔皮亚诺·苏亚雷斯(Ulpiano Suarez),隶属于激进公民联盟(Unión Cívica Radical)。市立法权由市议会(Concejo Deliberante)行使,该议会由12名市议员(concejales)组成,议员任期为4年;根据门多萨省《市政组织法》(第1079号法律,Ley 1079)的规定,市议员席位每两年进行一次半数改选。

门多萨市民在政治层面素有“对执政者要求高、监督严”的特点,同时他们也注重维护城市的美观与完好,对城市环境怀有强烈的保护意识。因此,市民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提出各类解决方案、呼吁改善措施,或对可能影响城市原有风貌的新项目提出批评。这种市民态度对市政领导层(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反对党)产生了直接影响——他们必须为市民群体提供积极、明确且获得广泛共识的回应。

在西奇蒂(Cicchiti)市长的任期内(2003-2007年),多项计划得以落地实施,包括城市购物电车项目(Tranvía Urbano de Compras)、社区警察项目(因未见成效已解散)、铁路沿线道路公园化改造、林荫大道区域(Alameda)价值提升工程(现该区域以提供文化、美食及旅游服务为核心定位),以及新中央公园(Parque Central)的建设(该公园始建于前市长任期内);此外,还实施了“封闭场所禁烟”及“23:00至次日09:00期间,仅限持证场所售卖酒精”的禁令。这些举措在全省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大门多萨都市圈及省内其他地区的市政府迅速效仿或采纳了这些做法。

2007年12月10日,维克托·法亚德(Víctor Fayad)就任市长。早在其首个任期(1987-1991年)内,他就推动了多项重要工程,为如今门多萨市的城市风貌奠定了基础,例如萨米恩托步行街的修建、圣马丁大道的翻新、大范围的街道重铺工程、全市辖区内公共空间的改造升级,以及启动相关协调工作——将原阿根廷铁路公司(Ferrocarriles Argentinos)的土地移交门多萨市政府(如今的中央公园即坐落于该地块)。在其本届(2007年起)任期内,仍有多项计划处于推进和实施阶段,包括:对市属辖区内主要道路、出入口及步道进行重铺、改造与功能优化;推进中央公园项目建设,为公园新增用地,并在园内打造一座重要的多学科文化中心(该中心将对原圣马丁将军铁路公司门多萨货运站的旧仓库进行翻新利用,这些仓库自1990年左右起便处于废弃状态)。

自2007年起,门多萨市市政府推行了一项严格政策:禁止手工艺人与艺术家在公共道路上随意摆摊经营。这一政策引发了该群体多场表达不满的抗议活动。2008年,律师安赫利卡·埃斯卡约拉(Angélica Escayola)就西班牙广场与加里波第街手工艺人遭驱逐一事,提起了宪法保护诉讼(recurso de amparo)。此后,市长维克托·法亚德(Víctor Fayad)向阿根廷最高法院(Corte Suprema de Justicia de la Nación Argentina)提起诉讼,并成功争取到禁止手工艺人再次在上述区域摆摊的判决。在另一背景下,市政府与流动摊贩之间也长期存在矛盾 —— 源于市政府推行的“无流动摊贩整洁街道”政策。这一政策同样导致市政府与各类街头艺术家之间产生冲突[9]

2014年,阿根廷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委员会(CONICET)的研究人员通过一项研究确定:在全国528个行政单位中,门多萨省省会(即门多萨市)是阿根廷生活质量最高的城市。此外,研究还指出,门多萨市在多个方面领先于其他地区,具体包括:极高的大学毕业生比例、较低的婴儿死亡率,以及丰富的自然休闲资源。[10]

2014年8月,法亚德市长去世,门多萨市市长职务由市议会主席(Jefe del Concejo Deliberante capitalino)鲁道夫·苏亚雷斯(Rodolfo Suárez)接任;他在2015年的市级选举中以绝对优势成功连任该职务。2014年10月21日,《首部市民共处法典》(Primer Código de Convivencia Ciudadana)通过法令形式正式颁布。该法典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旨在促进并保障门多萨市公共空间内的和谐共处。法典将与该市公共空间使用相关的所有规定(无论针对市民还是游客)整合为一部包含约80项条款的单一立法文件。其中值得关注的内容包括广场保护、环境卫生维护及城市和谐共处相关规定,其目标是让门多萨成为一座更和谐、更宜居的城市。若未遵守《市民共处法典》中的规定,将被认定为行政违规行为,违规者需依据一套处罚等级体系接受处罚,该体系将违规行为分为轻微、严重和极其严重三类。在法典生效的前8个月里,部分民间组织及行业协会在抗议活动中未经市政府事先许可便封锁道路(且未采取措施规范交通、减少此类行为必然引发的混乱),这些组织均被处以罚款。

市长

乌尔皮亚诺·苏亚雷斯(Ulpiano Suarez)于1970年出生在门多萨,是阿根廷律师及政治人物,隶属于激进公民联盟,同时也是 “变革门多萨阵线”(Frente Cambia Mendoza)——阿根廷 “共同变革” 联盟下属的省级联盟组织的成员。2019年起,他担任门多萨省省会门多萨市的市长。

市议会

门多萨市荣誉市议会(El Honorable Concejo Deliberante de la Ciudad de Mendoza)由以下市议员组成,任期为2023-2025年[11]

更多信息 政党联盟 / 政党, 成员人数 ...

文化

建筑

门多萨拥有各类风格迥异的古今高层建筑。1861年地震后,由于担心再次发生地震,该市在后续重建过程中所建建筑多为低层。这种情况在1926年发生了改变——这一年,共8层的圣马丁走廊(Pasaje San Martín)竣工;此后,高层建筑建设在20世纪50年代迎来鼎盛时期:1954年,戈麦斯大厦(Edificio Gómez)建成,它与圣马丁走廊一同成为门多萨的城市象征。随后,1960年,通萨塔楼及长廊综合体(complejo de torres y galería Tonsa)落成;此外,还有带有雅致长廊的皮亚扎大厦(Edificio Piazza)也相继建成。门多萨喜来登酒店是该市最高建筑,高度达74.6米。另一座极具代表性的建筑是达·芬奇大厦(Edificio Da Vinci),它曾获评“美洲千座标志性建筑”之一,坐落于意大利广场对面,高度超过73.5米。

Thumb
门多萨当代艺术文化中心

在贝尔格拉诺街上,坐落着门多萨最豪华的酒店之一——外交酒店(Diplomatic Hotel),以及贝尔格拉诺高地大厦(edificio Alto Belgrano)。其他重要建筑还包括卡萨马尼亚综合体(Complejo Casamagna)、法国银行大厦(Edificio Banco Francés)、门多萨行政酒店(Executive Hotel Mendoza)等。

门多萨市公墓(Cementerio de la Ciudad de Mendoza)始建于1829年,于1846年8月1日正式落成。公墓选址时,当局在拉钦巴街区,即如今的拉斯埃拉斯县划拨了一块土地。尽管如今这座省会公墓已位于门多萨市的辖区范围之外,但其行政与功能管理自门多萨市市政府成立(1868 年)至今,一直由省会(门多萨市)相关部门负责。这一特殊情况的成因是:在过去,门多萨省各县的辖区界限划分并不明确,因此当界限最终得以规范确定时,公墓被划归至拉斯埃拉斯县境内。

1861年3月门多萨省遭遇地震后,这座公墓的建筑与围墙尽数坍塌,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隐患。此后数年,公墓一直处于这一破败状态,直至19世纪80年代中期,市长路易斯·拉戈马焦雷(Luis Lagomaggiore)决定对其进行修复改造,将其打造为具有法国风格的浪漫主义风格公墓。后续,这座公墓又逐步融入了多种不同的建筑语言与风格元素。

这座公墓已成为门多萨市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这不仅得益于门多萨市市政府在公墓内开展的导览活动,也因为公墓本身拥有独特的殡葬艺术,还安葬着多位门多萨历史上的知名人物遗骸,例如胡安·科尔内利奥·莫亚诺(Juan Cornelio Moyano)、何塞·内斯托尔·伦西纳斯(José Néstor Lencinas)、卡洛斯·华盛顿·伦西纳斯(Carlos Washington Lencinas)、哈辛托·阿尔瓦雷斯(Jacinto Álvarez)、奥古斯丁·阿尔瓦雷斯(Agustín Álvarez)、蒂武西奥·贝内加斯(Tiburcio Benegas)、埃米利奥·西维特(Emilio Civit)等。

如今,该公墓分为“旧区”(Antiguo)、“老区”(Viejo)和 “新区”(Nuevo)三个区域。

博物馆

Thumb
原抵押银行旧址,现在是文化部

胡安·科尔内利奥·莫亚诺自然与人类学博物馆(El Museo de Ciencias Naturales y Antropológicas Juan Cornelio Moyano):始建于1911年,位于圣马丁将军公园内,地处卡洛斯·泰斯环路(Av. de Circunvalación Carlos Thays)与拉斯蒂帕斯大道(Av. Las Tipas)之间[12]

奠基区博物馆(El Museo del Área Fundacional):始建于1993年,毗邻佩德罗·德尔卡斯蒂略广场(plaza Pedro del Castillo);库约过往博物馆(El Museo del Pasado Cuyano)位于弗朗西斯科·西维特旧居(1873年建成)内,1961年门多萨省政府将该建筑捐赠给历史研究委员会(Junta de Estudios Históricos),并约定由该委员会负责筹建博物馆,最终博物馆于1967年正式成立。

多明戈·福斯蒂诺·萨米恩托自然科学博物馆(El Museo de Ciencias Naturales Domingo Faustino Sarmiento):位于库约国立大学(Universidad Nacional de Cuyo)农业与葡萄酒专科学校内,地址为圣弗朗西斯科·德阿西斯大道(Av. San Francisco de Asís)无门牌号(圣马丁将军公园内),1939年正式启用。

圣马丁将军历史博物馆与省长历史博物馆(El Museo Históricos General San Martín y Museo Históricos de los Gobernadores):地址为雷梅迪奥斯·德埃斯卡拉达·德圣马丁街1843号(Remedios de Escalada de San Martín 1843),坐落于林荫大道历史地块内,所在建筑曾为圣马丁将军所有。馆内设有一个专门展示门多萨历任省长相关文物的展厅,以及 “圣马丁将军公共图书馆(Biblioteca Pública General San Martín)”。

街头民俗博物馆(El Museo Popular Callejero):位于拉斯埃拉斯大道,地处五月二十五日街(25 de mayo)与秘鲁街(Perú)之间(门牌号5500),1993年正式启用。

安第斯军团旗帜纪念碑(El monumento de La Bandera del Ejército de los Andes):位于两百周年步道(Paseo del Bicentenario),正对面是门多萨省政府大楼。其重要馆藏包括一面“安第斯军团旗帜”——该旗帜曾在圣马丁将军领导的独立运动期间使用。纪念碑内设有两个展厅及一个用于举办讲座与放映活动的礼堂。此外,每月第三个周四,阿根廷第11山地步兵团(Regimiento de Infantería de Montaña N° 11)会在此举行旗帜换岗仪式,塔尔卡瓦诺军乐队(Banda de Música Talcahuano)将现场演奏,同时还会进行部队列队展示。

美术馆

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o Municipal de Arte Moderno):始建于1967年,位于独立广场(plaza Independencia)内——该广场是门多萨市的中心广场。

当代艺术空间(Espacio Contemporáneo de Arte,简称 “ECA”):自1999年起对公众开放,位于七月九日大道(Av. 9 de julio)与古铁雷斯街(Gutiérrez)之间,其所在建筑曾是门多萨银行的办公楼。[13]

文化展厅(Nave Cultural):是一处用于举办展览与各类活动的文化空间,依托原圣马丁将军铁路公司的旧仓库改造而成(仓库已实现功能翻新)。该展厅位于西班牙大道(Av. España)与胡安·奥古斯丁·马萨街(Juan Agustín Maza)交汇处,紧邻中央公园(Parque Central)。展厅室内面积达2200平方米,且与室外5565平方米的景观区域融为一体。

图书馆

圣马丁将军公共图书馆(Biblioteca Pública General San Martín)的诞生,得益于阿根廷在1820年迎来的文化发展浪潮。在推动图书馆筹建的人士中,何塞·德·圣马丁将军的贡献尤为突出,此外还有多位独立战争时期的军人,以及投身里瓦达维亚派的市民。这些人均秉持启蒙思想。在这一思想背景下,成立“门多萨图书馆协会(Sociedad Biblioteca Mendocina)”的需求应运而生。该协会的章程(于1822年3月11日颁布)明确提出,要创建一座大众图书馆,以传播“实用知识”。1822年7月9日,门多萨图书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如今,该图书馆是门多萨省唯一一座省级公共图书馆,隶属于文化部管辖范围,作为一家民主性质的机构,其宗旨是高效且无任何歧视地为公众提供各类现存信息资源。[14]

记忆与文化之家(La Casa por la memoria y la cultura):创建于2000年,馆藏图书超过6000册。

媒体

广播

  • Radio Nacional Mendoza (FM 97.1 MHz/AM 960 kHz)
  • Continental Mendoza (FM 104.1 MHz/AM 720 kHz)
  • Rivadavia Mendoza (FM 92.1 MHz)
  • Mitre Mendoza (FM 100.3 MHz)

电视

9频道(Canal 9)频段可接收LV83电视台9频道 “Televida” 节目,该频道的核心节目构成包括转播Telefe电视台信号、部分本地自制节目,以及其新闻栏目《9频道新闻》(Noticiero 9)。根据当地收视数据统计,《9频道新闻》设有四个播出时段,是门多萨民众收看最多的新闻栏目,并曾多次荣获马丁・菲耶罗奖(Martín Fierro)。

7频道(Canal 7)频段可接收LV89电视台门多萨7频道(Canal 7 Mendoza)节目,该频道节目以大量本地自制内容为主,同时也转播布宜诺斯艾利斯13频道(Canal 13 de Buenos Aires)及美洲电视台(América TV)的节目。

11频道(Canal 11)频段可接收LS82电视台阿根廷7频道(Canal 7 Argentina)信号——这是阿根廷国家公共电视台信号,会原封不动地转播该官方频道的节目,未作任何改动。

报纸

《安第斯报》(Diario Los Andes)目前隶属于克拉林集团(Grupo Clarín),是库约地区新闻界的老牌媒体机构(创办于1883年)。

《一点报》(Diario Uno)自1994年起开始发行。

《库约新闻报》(diario "CuyoNoticias")是一份从门多萨视角出发、报道库约地区资讯的报纸。

节日

门多萨市是阿根廷“全国葡萄收获节”(Fiesta Nacional de la Vendimia)各项重要活动的核心举办地。这一年度庆典旨在庆祝葡萄丰收——这些葡萄是酿造葡萄酒的原料。“女王洁白大道游行”(La Vía Blanca de las Reinas)与“花车巡游”(Carrusel)是节日的两大核心游行活动:前者于庆典主仪式前一天的周五晚间举行,后者则在次日上午沿市中心街道展开。两场游行均由装饰华丽的主题花车组成,每辆花车由门多萨省各县“葡萄收获节女王” 候选人领衔,同时还有受邀花车、省内高乔文化团体(agrupaciones gauchas)、特邀表演队伍及其他特色元素参与。庆典主仪式在“弗兰克・罗梅罗・戴伊希腊剧院”(Teatro Griego Frank Romero Day)举行,该剧院坐落于“荣耀山”(Cerro de la Gloria)的山坡上,而荣耀山又位于圣马丁将军公园内。这一主仪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户外民俗庆典之一,形式为主题寓言式戏剧表演,舞台呈现由数千名艺术从业者共同完成,涵盖舞台设计师、服装设计师、舞者、演员、音乐家等多个领域。在主仪式后的几个夜晚,还会重演这一核心表演,并加入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特邀节目作为补充。

此外,每年7月25日,门多萨市会举办“守护圣人圣地亚哥节”(fiesta del Santo Patrono Santiago)——圣地亚哥是门多萨省的守护圣人。节日活动包括弥撒、宗教游行、美食摊及其他民俗活动,举办地点为圣地亚哥宗徒与圣尼古拉斯教区教堂(sede parroquial de Santiago Apóstol y San Nicolás),该教堂位于门多萨市中心的萨米恩托步道150号。

门多萨市至少拥有两支足球俱乐部:里瓦达维亚独立俱乐部(Independiente Rivadavia)与 门多萨体操击剑俱乐部(Gimnasia y Esgrima de Mendoza),不过目前仅有前者参加阿根廷足球甲级联赛(Primera División)。邻近城市戈多伊克鲁斯(Godoy Cruz)的戈多伊克鲁斯安东尼奥托姆巴体育俱乐部(Godoy Cruz Antonio Tomba),目前也在甲级联赛参赛。

纵观历史,门多萨市还曾举办过各类体育赛事,其中最重要的赛事之一是1978年国际足联世界杯(Copa Mundial de Fútbol de 1978)——当时共有6场比赛在该市的马尔维纳斯阿根廷体育场(estadio Malvinas Argentinas)举行。此外,阿根廷国家橄榄球队(Selección de rugby de Argentina)也曾在此进行过比赛。

音乐

奎卡舞

奎卡舞的相关记载显示,其约于1840年出现在库约行政区,1850年出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15]。它从智利传入阿根廷,首先进入库约地区——最初被称为萨马奎卡舞(zamacueca),后来更名为“智利奎卡舞”(cueca chilena)——在库约地区,它最终保留了 “奎卡舞”这一名称[15]

库约奎卡舞(cueca cuyana)以歌唱为核心表现形式,伴奏乐器以吉他为主——过去还会使用竖琴——其乐曲篇幅可达40或48小节[15]。与如今的智利奎卡舞相比,库约奎卡舞在音乐和舞蹈编排上均存在差异;从音乐层面看,它延续了古老萨马奎卡舞的双调式特征,但采用的是小调调式[15]

此外,还存在北部奎卡舞(cueca norteña)这一变体——在阿根廷西北部各省及玻利维亚,当地民众也会简称为“智利舞”(chilena)[15]。这一变体经玻利维亚直接从秘鲁传入胡胡伊省——在秘鲁,“直到1879年3月,人们仍更普遍地将其称为‘智利舞’”;从那以后,秘鲁将其更名为“马林埃拉舞”(marinera)。19世纪最后25年间,这一变体传播至萨尔塔省图库曼省[15]。自1974年起,圣罗莎市(Santa Rosa)每年都会举办全国奎卡舞与达马斯科文化节(Festival Nacional de la Cueca y el Damasco)。

该舞蹈变体的子类别包括:

  • 库约奎卡舞(Cueca cuyana)
  • 北部奎卡舞(在阿根廷西北地区(NOA)被称为 “智利舞”)[15]
  • 里奥哈奎卡舞(Cueca riojana)
  • 小奎卡舞(Cuequita,“Cueca” 的指小词,含 “小巧、轻快” 之意)
  • 马拉圭奎卡舞(Cueca malargüina)
  • 内乌肯奎卡舞(Cueca neuquina)

健康

Thumb
门多萨中央医院

门多萨市的医疗服务体系与大门多萨都市圈的其他县协同运作,因此医院、诊所及卫生中心分布在构成该城市群的所有市镇范围内。尽管如此,门多萨省及阿根廷西部地区的主要医院——中央医院(Hospital Central),仍位于门多萨市辖区内。

交通

大门多萨都市圈的公共客运服务由以下几类构成:6家运营公司负责的10条城市公交线路(在阿根廷,这类公交车也被称为“colectivos”或“micros”,即 “集体巴士”“小型巴士”);曾有一条无轨电车线路(当地称“troles”,即“无轨电车”);此外还有轻轨列车、出租车及预约出租车(remises)服务。

该区域还设有一座机场(aeropuerto)和一家飞行俱乐部(aeroclub)。

公交

目前(运营的)公交车大多是现代化车辆,这些车辆已取代了上一轮交通特许经营期间一直在运营的旧车辆——其中部分旧车的运营时间甚至延续到了2005年(另有一些则运营至2010年或2011年)。

值得注意的是,门多萨省政府于2019年推行了一套新的交通网络体系,该体系除其他调整外,还对集体巴士的行驶路线及线路分配进行了大幅调整[16]

支付系统

自1995年起,大门多萨都市圈的整个公交系统便已具备统一车票支付系统。最初的支付系统采用不可充值的纸质磁条卡,这种卡片名为“门多巴士卡”(MendoBus),源自比利时,由各公交运营公司联合管理,乘客可在公交车内刷卡购票。

在新旧系统并行一段时间后,自2007年1月1日起,全新的电子单一票价系统正式生效,该系统名为“红色巴士卡”(RedBus):其支付载体为支持近场通讯(NFC)技术的可充值塑料卡片。首次使用时,乘客需先购买一张基础卡片——此卡片无需登记个人信息,不含预存金额,可在指定的售票点及充值点获取。当卡片充值任意金额后,即可在公共交通系统中使用[17]

尽管这种支付方式为乘客购票提供了便利(主要因为日常零钱短缺的情况十分常见),但目前其主要不便之处在于,市中心以外的充值点相对较少。

该支付系统还为乘客提供优惠票价(折扣):乘客可通过预购固定数量的车票享受优惠,这种预购票在当地被称为“套票”(abono),常旅客及学生群体(涵盖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均可使用。

2013年1月,适用于所有公共交通服务的换乘系统正式启用,门多萨省也因此成为阿根廷国内首个开通该服务的省份。当乘客在90分钟内乘坐两辆公共交通工具(集体巴士、无轨电车或轻轨列车)时,仅需支付一次车票费用,费用金额按两段行程中较长那段的票价计算。

如今,“红色巴士卡”(RedBus)系统已被全国统一的电子车票统一系统(Sistema Único de Boleto Electrónico,简称SUBE)取代。这一全国性系统让门多萨乘客能够享受与阿根廷其他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例如 “社会优惠票价”(Tarifa Social)。

购物有轨电车

门多萨市提供一项名为城市购物有轨电车(Tranvía Urbano de Compras)的服务,该服务设有固定环形路线,围绕市中心核心区(microcentro)周边的四条主要大道(圣马丁大道、科隆大道、贝尔格拉诺大道及拉斯埃拉斯大道)运行。该服务的载体是三辆经过特殊设计的集体巴士,其内外设计均仿照20世纪50年代末之前在门多萨市运行的有轨电车样式。这些车辆由知名车身设计师何塞·阿图罗·里瓦斯(José Arturo Rivas)设计,采用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OF1417 型底盘;车身部分则由门多萨市市政府委托科斯坦佐工厂(Talleres Costanzo)制造,最终交付给TRANSER公司——该公司是此项服务的运营方。

城市购物有轨电车服务的运营时间为8:00至22:00,配备双语司机(西班牙语与外语),以方便与外国游客沟通。该线路全程运行时间约25分钟,发车间隔为10分钟[18]

无轨电车

Thumb
门多萨的无轨电车

多年来,无轨电车服务一直是门多萨市的标志性交通方式。该服务最初由门多萨省公共交通公司(Empresa Provincial de Transporte de Mendoza,简称EPTM)这一国有企业运营,所使用的车辆为20世纪70年代末生产的德国无轨电车。这批德国车辆部分取代了两类旧车:1984年购入的俄罗斯乌里茨基(Uritzky)牌无轨电车,以及20世纪50年代末投入使用的日本东芝(Toshiba)牌老式无轨电车。

2008年12月,一批来自加拿大温哥华市的交通设备运抵门多萨,其中包括80辆二手无轨电车,以及种类繁多的零部件。此举旨在助力EPTM改善无轨电车服务质量,并为新线路的拓展提供支持。在此基础上,后续几年门多萨的无轨电车网络不断扩大:新增线路陆续开通,其中包括连接戈多伊克鲁斯县(Godoy Cruz)与拉斯埃拉斯县(Las Heras)的支线,以及连接门多萨长途汽车站(estación terminal de ómnibus de Mendoza)与库约国立大学(Universidad Nacional de Cuyo)的线路。

如今,原门多萨省公共交通公司(EPTM)已改制为一家国有控股股份公司(sociedad anónima),更名为门多萨交通公司(Sociedad de Transporte de Mendoza)。与此同时,由于无轨电车车辆频繁出现故障,且维护与维修工作面临诸多困难,这些无轨电车已被停运,并由公交车取而代之。尽管如此,市内仍保留着无轨电车的供电线路——未来若条件允许,这些线路可支持无轨电车重新投入运营[19]

轻轨列车

门多萨轻轨列车(Metrotranvía de Mendoza)是大门多萨都市圈公共交通网络中的一套轻轨系统(LRT)。该系统使用轻轨车辆运行,行驶路线依托原圣马丁将军铁路的旧轨道;线路起点为门多萨站(Estación Mendoza),位于门多萨市的拉斯埃拉斯大道与贝尔格拉诺大道交汇处,终点为迈普县(Maipú)的古铁雷斯将军镇(General Gutiérrez)。近期,从门多萨站延伸至拉斯埃拉斯县的二期工程已正式开通。

该轻轨系统的工程建设于2009年3月启动,2012年初首次试运行,但直至2012年10月8日才开始正式运营并收取车票费用。2013年9月,该系统的一期工程全面投入使用。轻轨二期工程于2019年5月5日启动运营,目前仍在正常运行中。二期工程在原有12.5公里线路的基础上新增了略多于5公里的路段,使整条线路(从迈普县的古铁雷斯站至拉斯埃拉斯方向的终点站——阿韦利亚内达站的总长度达到约17.5公里。近期计划将线路延伸至门多萨机场,目前距离机场航站楼尚有约2.5公里的路段待建设。借助二期新增线路,乘客可穿越门多萨市的大部分城区,途经拉斯埃拉斯县、省会城区、戈多伊克鲁斯县及迈普县。该轻轨系统是门多萨市公共交通体系(MENDOTRAN)中的骨干线路。此外,新线路后续建设的相关招标工作仍在筹备中,建成后将分别把服务延伸至迈普市和卢汉德库约市。

轻轨列车的票价与当地公交车及无轨电车的票价相同,且该系统已纳入大门多萨都市圈公共交通换乘体系,可实现无缝换乘。

旅游巴士

Thumb
门多萨城市之旅的主题旅游巴士

门多萨旅游巴士(通常被称为门多萨城市观光巴士,Mendoza City Tour)由门多萨市市政府运营,自2013年年中起开始在门多萨市提供服务。该巴士主要供城市游客及访客使用,专门用于以观光为目的的城市游览。旅游巴士的路线涵盖门多萨省省会的各大重要景点,发车间隔为60分钟,采用“随上随下”(Hop-On, Hop-Off)模式运营——持有当日车票的乘客可在任意站点下车游览,之后再在同一站点或其他站点重新上车,继续行程。

齿轨铁路

门多萨市与洛斯安第斯(Los Andes)是所谓 “两洋走廊”(Corredor Bioceánico)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10年,一条从洛斯安第斯圣罗莎市出发、开往门多萨市的安第斯山脉跨境铁路(Ferrocarril Trasandino)便已存在。这条铁路由智利人胡安·克拉克(Juan Clark)与马特奥·克拉克(Mateo Clark)主持修建,于1910年4 月5日正式开通运营,开通当日起便开始承担客运与货运任务。

20世纪70年代末,该铁路停止客运服务,并在20世纪80年代初完全终止了所有运营业务。2006年,智利与阿根廷两国达成协议,计划重启这条具有历史意义的铁路;但到2008年初,两国外交部却取消了这一宏伟计划,理由是认为该项目不具备经济可行性——尤其是在智利境内路段,甚至需要重新铺设铁路轨道。这条已停运的铁路系统,当初采用的是齿轨铁路模式运行。2009年5月,有关方面曾研究过该铁路的新重启方案:新方案中的铁路不再从洛斯安第斯市出发,而是改从距离该市市中心约30公里的邻近城镇卡丘塔(Cacheuta)始发,但这一方案最终也被否决。

长距离巴士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