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陈文帝
中国陈朝皇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陈文帝陈蒨(522年—566年),一作茜,又名昙蒨[1]、荃菺,字子华。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二位皇帝(559年-566年在位),在位7年,年号天嘉。
生平
陈蒨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长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的儿子,深受陈霸先的赏识与栽培,更令其总理军政。在梁末时期,陈霸先袭杀王僧辩,王僧辩旧部起兵反抗,杜龛派兵五千,攻打陈霸先家乡吴兴的陈氏亲族,陈霸先派遣陈蒨提早返回吴兴长城县,组织亲族建好防御工事,面对五千敌军,麾下只有数百人的陈蒨却神情自若、处之泰然,工事内的人心得以稳定,杜龛的军队围攻数百日,无法攻克。后来陈霸先驾崩,陈昌在北周为人质,皇后章要儿听从陈蒨心腹大臣侯安都等安排,称武帝遗诏命陈蒨入纂皇统,遂即帝位。
北周闻讯,为了制造内乱故意放陈昌回国。因道路一度为东梁所阻隔,天嘉元年陈昌才出发,因而写信要陈蒨让位。陈蒨很不高兴,说:“太子快回来了,我只好找个地方当藩王去养老。”侯安都说:“自古岂有被代天子?”陈昌入陈境后,陈蒨诏令主书舍人沿途迎接,却在陈昌渡江时由侯安都于无人时将其推入长江淹死,对外宣布陈昌在江中因船只故障而溺死。丧柩至京师,陈蒨亲出临哭,追谥号献,风光大葬,又以子陈伯信为其后嗣。
陈蒨在位时发行货币天嘉五株,制作相对精良,是南朝少数较为稳定的货币,发行之初以一当十鹅眼五铢,鹅眼五铢质量极差,且因民间长期私铸价值很低,因此此项政策剥削程度较低。期间,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恢复江南经济。此时的陈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强盛,史称“天嘉治世”。
Remove ads
陈蒨勤民听政,旰衣宵食,因而是南朝皇帝中难得的明君,亦在军事上彻底改变了南方梁末大乱导致群雄割据的面貌,他平定了盘踞湘郢对陈朝造成巨大隐患的以王琳为首残梁势力。并消灭了东阳留异、建安陈宝应、临川周迪、豫章熊昙朗等其他地方割据势力。陈蒨稳定了南方的局势,使得陈朝最终统一长江以南的大片土地。
评价
《陈书》:“世祖起自艰难,知百姓疾苦。国家资用,务从俭约。常所调敛,事不获已者,必咨嗟改色,若在诸身。主者奏决,妙识真伪,下不容奸,人知自励矣。一夜内刺闺取外事分判者,前后相续。每鸡人伺漏,传更签于殿中,乃敕送者必投签于阶石之上,令枪然有声,云“吾虽眠,亦令惊觉也”。始终梗概,若此者多焉。”
姚察曰:“世称继体守文,宗枝承统,得失之间,盖亦祥矣。大抵以奉而勿坠为贤能,挠而易之为不肖;其有光扬前轨,克荷曾构,固以少焉。世祖自初发迹,功庸显著,宁乱静寇,首佐大业。及国祸奄臻,入承宝祚,兢兢业业,其若驭朽,加以崇尚儒术,爱悦文义,见善如弗及,用人如由己,恭俭以御身,勤劳以济物,自昔允文允武之君,东征西怨之后,宾实之迹,可为联类。至于杖聪明,用鉴识,斯则永平之政,前史其论诸。”
魏徵曰:“世祖天姿睿哲,清明在躬,早预经纶,知民疾苦,思择令典,庶几至治。德刑并用,戡济艰虞,群凶授首,彊邻震慑。虽忠厚之化未能及远,恭俭之风足以垂训,若不尚明察,则守文之良主也。”
宠臣
陈蒨有一名貌美如妇的宠臣韩子高,《南史》记曰:“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陈蒨在还是临川王时邂逅了这位美少年,从此让韩子高随侍左右,宠爱备至。基于这种暧昧事实,所以后世有些小说、戏曲藉题发挥,露骨地将二人描绘成同性爱关系,例如唐朝李翊的《陈子高传》(明朝冯梦龙的《情史》有节录)、明朝王骥德的《男皇后》等皆是著名创作。
家族
- 长子:陈废帝(后临海王)陈伯宗,字奉业,小字药王,生母皇后沈妙容
- 次子:始兴王陈伯茂,字郁之,生母皇后沈妙容,568年被陈宣帝贬为温麻侯并杀害
- 三子:鄱阳王陈伯山,字静之,生母严淑媛
- 四子早卒
- 五子:庶人(昔为新安王)陈伯固,字牢之,生母潘容华,582年作乱被杀
- 六子:晋安王陈伯恭,字肃之,生母严淑媛
- 七子:衡阳王陈伯信,字孚之,生母刘昭华,589年被东衡州刺史王勇所害
- 八子:庐陵王陈伯仁,字寿之,生母王充华
- 九子:江夏王陈伯义,字坚之,生母张修容
- 十子:武陵王陈伯礼,字用之,生母韩修华
- 十一子早卒
- 十二子:永阳王陈伯智,字策之,生母江贵妃
- 十三子:桂阳王陈伯谋,字深之,生母孔贵妃
- 长女:丰安公主, 嫁留异之子留贞臣。
- 次女: 富阳公主,初嫁侯瑱之子侯净藏,后嫁柳敬言之弟柳盼。
影视形象
延伸阅读
[编]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