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陆森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陆森宝(1910年11月2日—1988年3月26日),本名巴利瓦克斯.勒拉(卑南语:Baliwakes Raera),日本名森宝一郎,出身于台东县卑南乡的卑南族音乐歌谣作曲家及教育家,有“卑南族音乐灵魂”之称[1]。金曲奖得主陈建年为陆森宝的外孙。
生平
bali在卑南语中是“风”的意思,Baliwakes则有“旋风”之意;他自小至毕业于台南师范学校返回台东担任教师时皆使用该名。
1939年(昭和14年),台东厅政府为纪念日本建国二千六百年而计划推行境内原住民族改名;1943年(昭和18年),台湾原住民族全数被要求改名日本姓名,他也改名为森宝一郎。
1946年,中华民国行政院公布《修正台湾省人民回复原有姓名办法》,台湾原住民族全数被要求改名汉氏姓名;他从此开始使用汉名陆森宝。
1910年,Baliwakes出生于台东卑南社。他的母亲名叫biyin,他的父亲名叫aredapas;他的父亲来自raera氏族。
1921年,他一边放牧牛只一边参加卑南蕃人公学校专为升学考试而开办的辅导课,并与二姐inalran(汉名陆秀兰)一同到台东市区卖菜赚钱。
1922年,他进入部落少年会所(卑南语:trakuban)并第一次参加猴祭。
1923年前后,他考进台东公学校插班四年级。
他曾就读于卑南蕃人公学校(今台东县台东市南王国民小学),后转至台东公学校(今国立台东大学附设实验国民小学)就读五、六年级与两年高等科。毕业于台东公学校后,他考上台南师范学校(今国立台南大学);就读期间,他曾获得全台师范钢琴比赛冠军,并在秩父宫雍仁亲王至台南访问时代表所有中等学校以钢琴演奏迎宾;此外,他还在运动方面连续多次打破自己所保持的台湾中等学校400、800、1500米竞跑大会纪录,也利用假期参与文化记录及探查工作。[2]
他在毕业于台南师范学校后回到台东,先后任教于台东新港公学校(今台东县成功镇三民国民小学)、宁埔公学校(今台东县长滨乡宁埔国民小学)及小凑国校(今台东县成功镇忠孝国民小学)。
1939年,他与同是卑南族人的陆夏莲结婚,并在其后担任富冈国校(今台东县台东市富冈国民小学)的校长。
1947年,他进入台东县立初级农校(今国立台东专科学校)教授音乐及体育课程;1949年前后,他在该校自教职退休。
他在退休后开始专心致力于创作卑南音乐,并积极参与当地教会事务及农务。[3]
1988年3月22日,他前往台北探望他的儿子们;次日8时,他的儿子们在发现异样后将他赶送台北荣民总医院急救,此后,他持续处于昏迷状态;25日,他被送回台东,并在26日凌晨与世长辞。[4]
他自1940年代起即陆续写作近三十首以卑南母语创作或译作的歌曲。
他期望藉部落族人由歌曲传唱可以永远记得祖先的事迹与恩泽;对于部落族人而言,他的创作是亲情与关怀的流露,也是族人生活的写照。[5]
他在逝世前一个星期还在自家书房白板上写作歌曲;过世后,该首“最后遗作”由他的二女婿陈光荣抄写整理并命名为《怀念年祭》。[6][7][8][9][10]
作品
注释
参考文献
相关人物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