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隘门三圣殿

台灣澎湖縣湖西鄉隘門村廟宇,主祀金府千歲、萬府千歲和文衡帝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隘門三聖殿map
Remove ads

隘门三圣殿台湾话Ài-Mn̂g Sam-Sìng Tiān),全名代天巡狩三圣殿,古名代天巡狩庙大巡狩宫。台湾澎湖县庙宇,位于湖西乡隘门村,邻近澎湖机场[1]。开基之初奉中坛元帅,后主祀金府千岁,今主奉万府千岁。[a][2]法师流派为普庵派[3]

事实速览 隘门三圣殿 Aimen Sansheng Temple, 基本信息 ...

沿革

隘门村自清领时期属“林投澳[4]:169,庙宇坐落于村内俗称“七星穴”所在。[5]根据日治时期的调查:三圣殿在清乾隆乙巳年(即乾隆50年,公元1785年)便有“代天巡狩庙”的庙宇纪载、乾隆丙午年(乾隆51年,公元1786年)则作“大巡狩宫”,曾请外来的客神“纸王爷”来镇境,后奉“金府王爷”为主神[5],而在民国91年(2002年),主祀神明又改为“万府千岁”。[2]

已故的洪清徙法师长曾推论过三圣殿的历史,最早应能追溯至乾隆初年至中叶(1736年-1775年),但依据庙方所藏的“并受其福”、“声灵赫濯”两匾,落款年份为乾隆51年(1786年)、而乾隆50年(1785),隘门三圣殿有从他处迁建至今址的文献纪录,故建庙可考历史年代仍以乾隆50年(1785年)为主。[5]

隘门代天巡狩庙分别在光绪15年(1889年)、 昭和四年(1929年)间进行过修建工程;在民国57年(1968年)修建时,乃委请大木匠师叶根壮施作[6],并将原“代天巡狩庙”增改作“代天巡狩三圣殿”,顺利于民国60年(1971年)落成入火。据称“三圣”系指原祀奉的万、金府两位王爷千岁,又添入扶鸾信仰文衡圣帝,引以为三圣,故以“三圣殿”名之。[5]

民国85年(1996年),隘门村民筹组“三圣殿管理委员会”,鉴于庙舍老旧、屋顶漏水严重,委员会于民国86年(1997年)提出旧庙全拆、另立新庙之议,获得全体委员同意。新庙于民国86年(1997年)农历十月初十动土、民国88年(1999年)农历十月廿八举行入火安座,农历十一月正式告成,即为今貌。此次重建耗时两年,重建经费则总计为新台币6000万元左右。[5]

Remove ads

轶闻

据称当初雕塑三圣殿神像之时,金府恩主公(金府千岁)曾托梦予庙中的人,表示要选择眼睛旁带一点红痣的神像,但是之后取神像的人并非是神明托梦之人。另外那人在雕刻店挑选之时,以为“目旁红痣的神像”为瑕疵品,所以挑走另外一尊神像,事后发现请错的时候,原本那尊已经被大仓屿的人给携回。嗣后据称,但凡隘门三圣殿信众祭拜金恩主时,都须面朝村落的西北方,乃是因为金恩主的元神仍座落于西北方大仓屿的缘故。[2]

图辑

相关条目

交陪庙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