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雅各书
《新约圣经》的一部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雅各书》或译《雅各伯书》(希腊语:ΑΚΩΒΟΥ),是《新约圣经》中的第20卷书,属于“大公书信”中最前写成的第一卷。这一书卷最为人所知的地方,是说明了信心跟行为是同等重要,因为“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2:26)
《雅各书》主题:基督徒服侍邻舍,定要信行并重。[1]
关于作者
作者有在开首自称为“神和主耶稣基督仆人的雅各”[2],神的仆人这个称号,传统上使用于摩西身上,另一个使用这个称号的人则是使徒保罗。
在新约时代,圣经提及以下三位“雅各”:
- 在第3世纪中期开始,当时的传道人开始认为这一位雅各是公义者雅各,也就是耶稣基督的兄弟。圣保罗在《加拉太书》1:19所提及的“主的兄弟雅各”、2:9节“被称为是教会柱石的雅各”。因为执笔者在信的起首并没有自称为使徒,而是把自己称为“主耶稣基督的仆人”。此外,犹大书的开场白也和雅各书类似,说犹大是“耶稣基督的仆人,雅各的兄弟”。[3]
- 天主教会,加尔文及其他作者认为他是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即基督的十二门徒之一。
- 正教会认为主的兄弟雅各是《雅各书》的作者。[4]
- 虽然比较少人同意,但亦有人认为他是耶稣基督的门徒,那位被称为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即西庇太的儿子约翰的兄弟。不过,由于西庇太的儿子雅各早在公元44年就已被杀[5],而根据本书的内容旨在澄清保罗在公元50年代时所提出的教导,所以他被认为不可能是本书的作者。
多数教会传统都接受俄利根的说法,认为《雅各书》的作者,应该是主的兄弟雅各,但主的兄弟雅各身份可是公义者雅各,亚勒腓的儿子雅各或三者兼是,故未有定论。
Remove ads
正典地位
雅各书没有收录到穆拉多利残篇,因此有人质疑其正典的地位。但是,梵蒂冈抄本第1209号、西奈抄本、亚历山大抄本都含有这本书。 这本书也见于至少十本古老书目之中,而这些书目的成书年代甚至先于在公元397年召开的迦太基会议。早期的教会作家也广泛引用雅各书。[6]除此之外,雅各的写作跟其他受感示的圣经有一种深刻的内在和谐,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
写作背景
“他癫狂了。” 这便是耶稣的亲属对他的观感。耶稣在地上传道的时候,他的弟弟并不信他,圣经也没有把雅各和约瑟、西门、犹大列为耶稣的早期门徒。[7]
圣经的记载也表明复活了的耶稣曾向雅各显现,这使雅各确信同父异母的哥哥耶稣就是弥赛亚。[8]据使徒行传记载,在五旬节之前,马利亚和耶稣的弟弟已经在耶路撒冷的一间楼房里与使徒们一起聚集祷告。[9]
雅各特别有资格写信向基督徒会众提出劝告。他备受敬重,在耶路撒冷的会众里担任监督。保罗把“主的弟弟雅各”和矶法、约翰一同称为会众的“柱石”。[10]彼得获救出狱之后,立刻叫人传个口信给“雅各和众弟兄”,由此可见雅各具有德高望重的地位。另外,保罗和巴拿巴远道来到耶路撒冷,请“使徒和长老”就割礼的问题作出定夺时,也是由雅各代表“使徒和长老”发言。[11]
- 必定过了相当时候,会众中才会有若干自满精神和形式主义蔓延。
主题特色
主要内容
(覆盖雅各书第一章)雅各以一段鼓励弟兄的话开始他的书信:“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主就必赐给他。只要凭着信心求,一点不疑惑;因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这样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什么。”然而“忍受试探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经过试验以后,必得生命的冠冕,这是主应许给那些爱祂之人的。”并且,“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神试探”,因为 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12]
一切美善的恩赐从何而来?全都来自永不改变的“众光之父”。雅各说:“祂凭着自己的旨意,借着真理的道生了我们,使我们作祂所造的万物中初熟的果子。”故此基督徒应该速速地听,慢慢地说,慢一点动怒,也当除去一切污秽和道德上的败坏,让拯救的话语栽植在心里。“应该作行道的人,不要单作听道的人。”人若审视有如镜子一般的自由律法,并且持之以恒,“就必因自己所作的蒙福”。倘若人没有给自己的舌头套上辔头,他的崇拜就是徒劳的了。相反,“在父上帝看来,纯洁无玷污的虔诚,就是照顾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被世俗所污染。”[13]
Remove ads
(覆盖雅各书第2章)有些弟兄们对人表现偏私,轻贫重富。但“上帝不是拣选了穷人,使他们在信心上富有,又让他们承受⋯⋯王国么?”[14]欺压他们的,不是有钱的人么?弟兄该实践“要爱人如己”这条王者的律法,避免厚此薄彼。他们也该实践慈悲,因为人若犯了一条律法,也就犯了全部律法。没有行动的信心是毫无意义的,正如人向匮乏的弟兄姊妹说,“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予任何实际帮助。人可以没有行动而仍然显出信心吗?亚伯拉罕的信心得以成为完备,岂不是因为他有行动,在祭坛上献上以撒吗?照样,娼妓喇合也“通过行动而被称为义人”[15]。所以,信心没有行动是死的。[16]
(覆盖雅各书第3章)在作教师方面,弟兄应该谨慎,以免受到更严厉的审判。人人都会多次失足。辔头可以控制马身,小小的舵能控制偌大的船只,同样,舌头这小肢体也大有能力。舌头好像能把大森林烧起来的火一样!野兽比舌头更易驯服。人一方面用舌头祝福上帝,又用舌头咒诅同胞;这是不合宜的。一个泉眼会同时涌出苦水和甜水来吗?无花果树能生橄榄吗?葡萄树能结无花果吗?咸水能发出甜水吗?雅各问道:“你们中间谁是有智慧有见识的呢?”他就当用温和把自己的工作展示出来。要避免好争辩的倾向,不要以兽性的自夸抵挡真理。因为“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17]
(覆盖雅各书第4章)“你们中间的争执⋯⋯是从哪里来的呢?”雅各自问自答道:“你们⋯⋯的私欲”!有些人怀有错误的动机。凡与世界为友的,就是“淫乱的人”而成为上帝的仇敌。因此,雅各规劝他们要“抵挡魔鬼,魔鬼就逃避你们。你们应当亲近上帝,上帝就亲近你们”。耶和华会抬举谦卑的人。因此,弟兄们不应再互相论断。再者,既然没有人能确知自己明天还活着,他们就该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作这事或作那事。”自骄是邪恶的,人若知道什么事是对的,却不去做,那就是罪了。[18]
(覆盖雅各书第5章)雅各宣布说:“你们富足的人哭泣、哀号吧!你们财富的锈要作证定你们的罪。你们所剥削的收割工人已发出求助的呼声,万军之耶和华也听见了。你们过着奢华逸乐的生活,定义人的罪,把他杀了。”可是,鉴于主的临在已经近了,弟兄们当表现耐心,像农夫等待收获一般,并且要思索“那先前奉主名说话的”众预言者的楷模。保持忍耐的人是快乐的!弟兄们应该回想约伯的忍耐及耶和华赐给他的结果,知道“主是满心怜悯,大有慈悲”的。[19]
他们不应该再随便发誓。相反,他们的话应当“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他们该彼此公开认罪,互相代祷。正如以利亚的祷告表明,“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20]。“你们中间若有失迷真道的,有人使他回转,[21]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22]
基督新教观点
马丁·路德早年对《雅各书》是否出自使徒手笔表示怀疑,[23] 曾称之为“稻草书信”。[24][25][26][27][28][29][30] 当时路德认为,雅各书第二章26节所指“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与《保罗书信》关于因信称义的教导“得救不是出于行为”[31]并不一致。
路德后来改变看法,[32] 在认信文献《大问答》和个人书信中承认雅各书为上帝正式和具权威性的教导,[33][34] 是“上帝藉大能颁布的律法”。[35] 路德宗信条《协同书》一致承认雅各书为新约的组成部分,[23]1531年《奥斯堡信条辩护文》指出,雅各书与保罗书信并不相矛盾,因为根据上文14至18节的背景,作者雅各在第二章结尾所指的“信心加上行为”,是指信徒得救后,除信心外也要以行为在其他人前表达自己的义人身份。行为是称义的“果子”,而不是称义的“条件”。[36][37][38]
圣经学者认为,作者雅各只是重申《马太福音》七章第20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耶稣的教导“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39] 而他在书中第二章第10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亦已清楚排除“行为”使人称义这可能性。[40] 现代路德宗教会亦认为,保罗与雅各之间本身并无矛盾,因为两位作者所回应的,根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信仰问题:前者探讨未信者“重生得救的方法”,而后者却是教导信徒“重生得救后”怎样过服侍邻舍的“成圣”生活、以感恩的心回应上帝的拯救。[36][41] 以雅各书中亚伯拉罕将以撒献予上帝一事为例子,其实早在以撒出生前,亚伯拉罕(当时还叫亚伯兰)已被神称义,[42][43]“献以撒”这一个举动只是为亚伯拉罕的义人身份进一步提供证据。[44][45][46]
虽然雅各仅两次提及耶稣的名字(1章1节;2章1节),若将雅各的信和登山宝训仔细比较一下,便可以看出他将主耶稣的许多教训以非常切合实际的方式运用出来。书中也强调他的应许乃是谨守信心的基督徒所期待的奖赏。[47]雅各再三引用希伯来文圣经作为例证,也运用适当的经文去支持他所提出的实用劝告。他用以下一类的话去标明数据的来源章“经上记着说”,“应验经上所说”,“经上所说”,然后将经文应用在基督徒的生活上。[48]为了说明劝告的要点及帮助人确信上帝的话语是协调一致的,雅各适当地谈及亚伯拉罕那出于信心的行动,喇合以行动表现信心,约伯的忠心忍耐,和以利亚对祷告的倚赖等。[49]
雅各劝人务要行道,而非单单听道。要以公义的行为证明自己怀具信心,在各种试炼之下保持忍耐而寻得喜乐,要继续向上帝祈求智慧,经常祷告以亲近祂及切实遵行“要爱人如己”这条王者的律法。这些劝告的确十分有价值。[50]他提出有力的警告,劝人务要提防错误的道理,避免以伤害人的方式运用舌头、在会众中不可有阶级之分、不要渴望获得肉体上的欢愉及信赖会朽坏的财宝等。[51]雅各坦率地指出,与世俗为友即等于犯属灵的奸淫而与上帝为敌。他解释在上帝的眼中,以切合实际的方式从事的纯洁崇拜便是章“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参看4章4节;1章27节)这一切实用易明的劝告正是我们可以期望从早期基督徒会众这位“柱石”获得的指引。[52]信中所含的仁慈信息继续引导生活在这动乱时代里的基督徒,因为这乃是“从上头来的智慧”,是能够结出“义果”的。[53]。
雅各渴望帮助弟兄达到在上帝王国里享永生的目标。因此他鼓励他们说章“你们也当忍耐,坚固你们的心,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他们在试炼中保持坚忍便快乐了,因为蒙上帝嘉许意味到得着“生命的冠冕,是主应许给那些爱祂之人的”。[54]雅各强调,上帝应许人得着生命的冠冕参看雅各书第无论是在天上获得不死的生命,抑或在地上享有永远的生命参看雅各书第乃是促使我们努力不懈地以行动将信心表现出来的有力理由。这封优良的信的确鼓励所有人竭力追求前头的奖赏,不论是在天上,或是在王国的种子耶稣基督所统治的新世界里,得享永生。[55]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