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双带鲈

鮨科黄鲈属的一种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雙帶鱸
Remove ads

双带鲈学名Diploprion bifasciatum),又名双带黄鲈皇帝鱼火烧腰拆西仔酸监仔虱梅鱼,为鮨科黄鲈属下的一个种。

事实速览 双带鲈,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分布

本鱼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区,包括澳洲马尔代夫台湾日本新几内亚等海域。

深度

水深10至100米。

特征

本鱼前鳃盖有2列锯齿,体披小栉鳞,侧线鳞孔数80至88枚;纵列鳞数100至110枚。臀鳍硬棘2枚,软条12至13枚,腹鳍腹位,末端伸达臀鳍前缘;胸鳍短于后头部呈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尾鳍圆形,背鳍有硬棘8枚,软条13至16枚,硬棘部长于软条部。身体后半部为黄色;前半部为淡黄色,体侧有2条暗灰色的宽横带,其中一条在头部;另一条在身体中部。幼鱼的背鳍第二及第三集特别延长。体长可达35公分。

生态

本鱼白天多在礁区外围的沙泥地上活动,当受到惊吓时,身体会分泌出黏液,具皂泡效果,内含有毒的黑鲈素(Grammistin),所以在英文俗称“肥皂鱼”(Soapfish),以鱼及甲壳类为食。

经济利用

非食用鱼,可饲养作为观赏鱼,但须单独饲养。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