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霜冻警告
由香港天文台发出的天气警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霜冻警告(简称霜警,英语:Frost Warning)是香港高山上或新界内陆地区可能出现地面霜时,由香港天文台发出的警告信号。
霜冻警告系统独立于其他气象警告,可以与其他警告同时生效(例如强烈季候风信号及火灾危险警告);另外由于结霜在寒冷或严寒天气才会出现,因此自1999年寒冷天气警告设立以来,此警告必定在寒冷天气警告生效时才会发出,同时不会和与其相反的酷热天气警告同时生效;除此之外,由于香港的冬季不是风季和雨季,而结霜不会在恶劣天气出现,因此此警告亦不会与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暴雨警告信号、雷暴警告、山体滑坡警告以及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同时生效。
香港冬天天气寒冷,当露点降至接近或低于摄氏0度及风力微弱时,高山及新界内陆地区就有可能出现地面霜。当有迹象显示香港高山或新界内陆地区会出现地面霜时,天文台便会发出霜冻警告以提醒农民地面霜对农作物的影响。从天文台警告及信号数据库中,霜冻警告自1991年12月28日下午4时40分首次发出,第二次要在1999年12月22日下午4时半才发出[1];但其实霜冻警告早在1968年11月已经存在[2]。
Remove ads
霜冻警告频率及生效日数
Remove ads
霜冻警告之最
注:霜冻警告数据库记录由1991年开始。[4]而以下纪录截至2020年。
- 生效时间最长:2016年1月23日12:00至26日09:45,维持69小时45分钟(2日21小时45分钟)。(详见2016年北半球寒潮)
- 生效时间最短:2011年1月17日03:50至09:45,维持5小时55分钟。
- 发出最多次数及生效日数最多的年份:2010年,共发出6次,共有9日生效。
- 发出最多次数及生效日数最多的冬季:2010至2011年冬季,共发出8次,共有12日生效。
- 入冬以来最早首次发出警告:2010年12月16日12:00至12月17日08:30,维持20小时半。
- 入冬以来最晚首次发出警告:2010年3月10日16:30至3月11日07:45,维持15小时15分钟。
- 入冬以来最早末次发出警告:1991年12月28日16:40至12月30日07:40,维持39小时(1日15小时)。
- 入冬以来最晚末次发出警告:2010年3月10日16:30至3月11日07:45,维持15小时15分钟。
- 同一寒冷天气警告生效时段发出最多次数:2009年1月8日16:20至1月16日09:45,共发出4次。
- 最多结霜报告日数的年份:2010年,共有9日,打破1974年共有8日之旧纪录。
- 最多结霜报告日数的冬季:1973至1974年冬季,共有10日。而霜冻警告设立后则是2013至2014年及2015至2016年冬季,各有6日。
Remove ads
连结
参考资料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