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非公民 (拉脱维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拉脱维亚的非公民(拉脱维亚语:nepilsoņi;俄语:неграждане)人数约为27万6千人(2014年6月 ~ 占总人口13.8 %)。[1]拉脱维亚非公民在拉脱维亚有永久居留权,但并无拉脱维亚或其他国家的国籍。这部分人几乎包括了在拉脱维亚生活,讲俄语的前苏联公民。[2]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拉脱维亚法律规定,“非公民”并非是“无国籍”(拉脱维亚语:bezvalstnieki)。

历史
1991年10月15日通过的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关于拉脱维亚国民公民权恢复与归化基本原则》的决定,产生了拉脱维亚的“非公民”问题。根据决议,只有1940年前在拉脱维亚出生的人及其后代,其拉脱维亚国籍才获得承认。超过70万人,接近总人口的30%,失去了拉脱维亚国籍。
1994年制订的国籍法规定了入籍程序,从1995年2月1日开始生效。[3]此段时间内,只有少数非公民可以通过此程序重新取得国籍。在1998年的全民表决中,拉脱维亚国籍法重新修订,使得大部分非公民,在通过语言、历史和宪法知识考试后可以重新取得国籍。 但是对于大部分上了年纪的俄罗斯人,由于在苏联时期拒绝学习拉脱维亚语,或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学习拉脱维亚语成了一大难题。[4]根据统计,超过60岁的人在非公民中占据了绝大多数。[5]因此从2011年9月1日开始,降低了65岁以上非公民的语言考试难度。[6]
1995年,通过法律[7]定义了非公民的地位。
2019年,时任拉脱维亚总统雷蒙兹·韦约尼斯签署法令,同意自2020年1月1日以后,非公民在拉脱维亚生育的婴儿,自出生起即获得拉脱维亚公民身份,不得再给予非公民身份。[8]
Remove ads
权利
拉脱维亚非公民的公民权,甚至一部分个人权利,都受到了限制。在国家和乡镇选举中,非公民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得从事特定职业,如公务员、警察和公证员。若无签署合同,非公民在外国工作时间在拉脱维亚不计入退休金。对于拉脱维亚公民免签国家,非公民在旅行上受到诸多限制(欧盟国家除外)。然而,非公民只允许在申根国逗留180天中的90天(拉脱维亚人可以无限制在任何申根国或欧盟国家逗留)。而且非公民需要"工作许可"才可以在其他的欧盟国家合法工作。[9]根据拉脱维亚人权委员会统计,拉脱维亚境内讲俄语的非公民,2008年在权利上与正式公民共有75处不同。[10]
然而对于2005年前所有拉脱维亚男性正式公民必须参与的义务兵役,非公民无此义务。2008年6月以后,相比起正式公民,大部分拉脱维亚非公民可以免签进入俄罗斯旅行。[11][12]
人口数量
非公民入籍政策实行后,非公民的于总人口的占比从2000年的21%降到2011年的14 %。[13]
国际观点
对于解决拉脱维亚非公民问题,部分参与此问题的国际组织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
部分建议,从新生一代着手,降低归化入籍的门槛,如减少入籍费用。[18]这些政策已开始在拉脱维亚实行。[19]
根特大学的欧洲法律学者Peter Van Elsuwege指出,拉脱维亚非公民身份的法律基础是基于在占领统治下移居占领地的人不会自动获得国籍权这一既定的法律原则。一些历史先例支持了这一点,最明显的是阿尔萨斯-洛林的案例,当法国在1918年恢复领土时,尽管德国于47年前吞并了该地区,但法国并没有给予德国定居者公民身份。[20]
参见
相关文献
- David Rupp: Die Rußländische Föderation und die russischsprachige Minderheit in Lettland.ibidem-Verlag, Stuttgart 2007, ISBN 3-89821-778-7. (德语)
- Gert von Pistohlkors (Hrsg.): Staatliche Einheit und nationale Vielfalt im Baltikum. Oldenbourg, München 2005, ISBN 978-3-486-57819-5. (德语)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