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顿河畔纳希切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顿河畔纳希切万
Remove ads

顿河畔纳希切万(俄语:Нахичевань-на-Дону),又称新纳希切万亚美尼亚语Նոր Նախիջևան,与老纳希切万相对),俄罗斯南部顿河畔罗斯托夫附近的一座城市,1779年由顿河亚美尼亚人建立,1928年并入罗斯托夫

Thumb
顿河畔纳希切万徽章,1811年启用,蜂蜜和蜂巢象征着勤劳的亚美尼亚人[1]

历史

Thumb
城市中央广场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像与启蒙者格列高利教堂

克里米亚汗国成为俄罗斯附庸国后的1778年夏,为巩固对新俄罗斯地区的统治,将克里米亚彻底消化,俄国将领亚历山大·苏沃洛夫将12,600名克里米亚亚美尼亚人重新安置英语Population transfer顿河地区[1]。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79年11月14日下令划给这群亚美尼亚人86,000公顷土地。三分之一的亚美尼亚人死于迁徙的路上和第一个冬天,幸存者建立了新纳希切万,新纳希切万“迅速成长为一个拥有自己的大教堂和神学院的重要城镇”[2]

1894年,亚美尼亚社区曾为庆祝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登基25年在顿河畔纳希切万建造了一座亚历山大柱英语Alexander Column (Rostov-on-Don)。二十世纪初,它是顿河州的一部分。在1896年就有约32,174人口,其中本地居民14,618人(45.4%),非本地居民人17,556(54.6%);亚美尼亚使徒教会信众估计有18,895人(58.7%),东正教徒10,965人(34.1%),其他的犹太人旧礼仪派信徒穆斯林天主教徒新教徒共有2,314人(7.1%)[3]。根据1897年俄罗斯帝国人口普查,该市人口为28,427,其中操东斯拉夫语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有19,224人,约占三分之二,亚美尼亚人有8,277人,占29.1%[4]

到19世纪末,该市已经被不断扩张的罗斯托夫所包围[2]。早在1897年,《布罗克豪斯与埃弗隆百科全书词典英语Brockhaus and Efron Encyclopedic Dictionary》中,该市的条目就写到“如今,顿河畔纳希切万已经与罗斯托夫合并,两市之间的边界仅能通过1811年5月11日批准的一份规划来确定[3]”。1928年12月28日,顿河畔纳希切万正式成为罗斯托夫的一部分[5]。1929年,罗斯托夫最大的区普罗列塔尔斯卡亚区在顿河畔纳希切万原址成立[6]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