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风眼镜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风眼镜蛇(英语:Typhoon Cobra),又被称为1944台风或海尔赛台风,是一个1944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它于1944年12月太平洋战争时吹袭菲律宾海,导致美国太平洋舰队中三艘驱逐舰沉没、另外九艘军舰受损,数十架飞机由航空母舰被吹至海中,攻击造成790名士兵丧生。
美国海军第38特遣舰队当时在吕宋以东约300 mi(260 nmi;480 km)的菲律宾海执行任务,空袭位于菲律宾的日军机场,并为船只加油。当时美国第三舰队指挥官小威廉·海尔赛上将收到了错误的气象报告,令他误判情况,所有舰只都留在原地,他直到12月17日才下令驶进台风眼。
目前资料显示,[2]这是1944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3个及最后已知形成的热带气旋。
Remove ads
气象历史
12月17日,该台风首先被正在加油的美国第三舰队发现,[3][4]位于塞班岛的美国陆军航空兵派出侦察机,发现该风暴正扑向第三舰队,估计风速高达140 kn(160 mph;72 m/s;260 km/h)。[3][4]当它接近舰队时,杜威号驱逐舰观察到气压低至27.3 inHg(924 hPa)。该风暴最后于12月18日观察到。
第38特遣舰队



美国海军第38特遣舰队在支援盟军登陆民都洛后在外海补油,遇上台风,最终三艘驱逐舰(史班斯号、赫尔号、莫纳汉号)沉没,790人丧生,27艘船受损,11艘需要大修,损失146架飞机,蒙特利号、科本斯号及圣哈辛托号机库起火,蒙特利号要返回珍珠港维修。[5][6][7]
- 驱逐舰赫尔号翻覆并沉没,202人溺毙(62人生还),船上仍有70%燃油。[8]
- 驱逐舰莫纳汉号翻覆并沉没,256人溺毙(6人生还)。[8]
- 驱逐舰斯宾塞号:舵卡死于右舷,全舰翻覆并沉没,317人溺毙(23人生还)。当时正从新泽西号补给燃油,但输油软管被拉断,且违反海尔赛上将下令压载的指令。[8] 燃油舱必须排出海水才能接受燃油,但船上燃油不足以支撑暴风雨,这是驱逐舰及护航驱逐舰的普遍问题。
- 护航航空母舰阿尔塔马哈号的机库吊车与飞机松脱,击坏消防总管。[8]
- 护航航空母舰安齐奥号需大修。[8]
- 驱逐舰艾尔文号需大修。两名船员被海浪卷落而溺毙。[8]
- 重巡洋舰巴尔的摩号需大修。[8]
- 驱逐舰班纳姆号需大修。[8]
- 驱逐舰布坎南号需大修。[8]
- 轻型航空母舰卡伯特号受损。[9]
- 护航航空母舰科普埃斯佩兰斯号的飞行甲板火灾需大修。[8]
- 轻型航空母舰考彭斯号机库门被掀开,雷达、20毫米机炮炮座、捕鲸艇、吉普车、牵引车、起重吊车及8架飞机被冲入海中。一名军官(舰上飞行官罗伯特·普莱斯(Robert Price))罹难。[8]
- 驱逐舰杜威号失去舵控、雷达、前烟囱及所有电力,因海水短路主电盘。[8]
- 护航驱逐舰唐纳森号需大修。[8]
- 驱逐舰戴森号需大修。[8]
- 驱逐舰希科克斯号需大修。[8]
- 战舰爱荷华号螺旋桨轴弯曲,并失去一架水上飞机。
- 舰队救援拖船希卡里拉号受损。[9]
- 护航航空母舰夸贾林号失去舵控。[8]
- 轻型航空母舰兰利号受损。[8]
- 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受损。[9]
- 驱逐舰梅尔文·R·诺曼号需大修。[8]
- 轻巡洋舰迈阿密号需大修。[8]
- 轻型航空母舰蒙特雷号的机库火灾造成3人丧生,锅炉舱被迫疏散并需维修。[8][10]
- 油船南塔哈拉号受损。[9]
- 护航航空母舰内亨塔湾号受损。[9]
- 轻型航空母舰圣哈辛托号机库飞机松脱,毁坏进气口、通风管及洒水系统,造成大面积进水。[8] 之后由“Hector”号AR-7 (6)维修。[11]
- 弹药补给舰沙斯塔号受损——“一层甲板坍塌、飞机引擎受损、深水炸弹松脱并造成损害”。
- 护航驱逐舰塔贝雷尔号失去前桅。[12]
- 护航驱逐舰沃特曼号受损。[9]
第三舰队在风暴吹袭时选择留在原地而非避风,造成大量人命及装备损失。其后在加罗林群岛乌利西环礁的海军调查委员会上,由34岁的贺伯特ˑKˑ盖兹(Herbet K Gates)上校担任法官的委员会认为海尔赛下令第三舰队驶向风暴中心时有判断出错,该委员会并没有提出任何处分,[13]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兹也有出席该委员会。[14]1945年1月,雷蒙德·斯普鲁恩斯上将接替海尔赛成为第三舰队司令。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