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汉阳都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汉阳都城(朝鲜语:한양도성/서울성곽/漢陽都城/서울城廓)是朝鲜王朝初期所建造的城廓,现址位于韩国首尔特别市钟路区,由一系列的石头,木材和其他材料制成,旨在保护汉城府的(한성부)汉阳都城免受入侵。城墙围绕汉阳(한양,首尔旧名)捍卫著城市的边界,当时被称为“汉城”(한성)。城墙沿着首尔四大山脉-北岳山、骆山、南山和仁王山的山脊,长约18.6公里。目前,长约12公里的城墙被指定为大韩民国史迹第10号(1963年颁布),城墙的城门,水闸和信号火山都得到相应地保护。城墙的某些部分获得广泛恢复,因为城市曾经遭受持续的破坏甚至彻底摧毁。[1]
Remove ads
城堡状建筑
1395年,太祖建立朝鲜王朝五年后,太祖下令成立“都城筑造都监”(도성축조도감),负责建立城墙以保卫汉城。他命令郑道传寻找并测量一个适合建立都城的地点。
1396年1月1日(农历),朝鲜太祖举行了开创性的典礼。 共两千七百四十四名青年人被服役两年以上,并在山区北岳山、骆山、南山和仁王山。城墙上有八门,所有这些建筑始建于1396年至1398年间。
特征
建于十四世纪后期的原始城墙以中等大小的石块组成,由泥土组合在一起。在十五世纪中期的世宗大王统治期间,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翻新,包括用矩形石块更换土墙部分。[1] 肃宗在1704年的重大修复中,使用大型均匀的石板重建了城墙,标志着汉阳都城最后独特的特征。[2]
由于首尔东部地区的海拔比其他地区为低,更容易受到敌人袭击。因此,在门外添加了监视点来加强汉城防御。在这个区域之间,兴仁之门和光熙门之间的一部分城壁被延伸到长方形的外面。 信号火堆,是防御系统另一个组成部分,成立于1394年,一直运行到1894年。全国各地的信号从一个土堆到另一个,晚上使用烟雾和火,传送收到南山顶端的灯塔之后,直接转达皇宫。
城门
正门四座,分别为兴仁之门(东)、 敦义门(西)、崇礼门(南)和肃靖门(北);四个小门位处正门之间,分别为昭义门(西南)、彰义门(西北)、 惠化门(东北)和光熙门(东南)。
目前,以下的城门将以原有形式保存或曾经历恢复工作:崇礼门(南门)和兴仁之门(东门)分别被指定为国宝1号和宝物1号。[1]。肃靖门(北门)与附属城墙结构于1963年指定为第10号史迹。彰义门(北小门)于2015年12月2日被指定为国宝第1881号。
-
肃靖门(北门)
-
敦义门(西门,已拆除)
-
崇礼门(南门)
-
兴仁之门(东门)
-
彰义门(北小门)
-
昭义门(西小门,已拆除)
-
光熙门(南小门,重建)
-
惠化门(东小门,重建)
现状
汉阳都城在30多年来,由于城市规划和引进地下铁路,许多地方遭到破坏。不过,城墙的重要部分仍然存在。保存最完好的部分是山墙。在北岳山上自肃靖门至彰义门约2.3公里长的墙段,由于靠近青瓦台而被指定为军事区,因此对其进行了限制,直到2006年才向公众开放。多年来,该地区周边的改建或建筑稀少,自然环境相对完整。[3]
图片集
-
城墙后面的首尔市中心和N首尔塔景观
-
首尔市城墙公园和骆山公园的汉阳都城
-
骆山夜景
-
汉城城墙雪景
-
汉城城墙
参见
- 首尔八门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