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民主女神像 (六四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民主女神像(英语:Goddess of Democracy),又称新民主女神像、中大民主女神像,香港中文大学学生简称该雕塑为“民女”,是仿1989年天安门事件民主女神所制的仿铜民主女神像,由曾制作多个悼念六四作品的美籍华人雕塑家陈维明创作,以玻璃钢制成,身高6.4米,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拿着的一本封面写有“LIBERTY, DEMOCRACY, JUSTICE, HUMAN RIGHT”(自由、民主、公义、人权)文字的书。这雕塑于2008年完成,曾在美国华盛顿、纽约和洛杉矶展出[1]。由2010年6月5日起,雕塑矗立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园超过十一年,成为了大学的地标[2],直到2021年12月24日被校方突然移走。[3]
Remove ads
运抵香港


2010年5月,为了纪念六四事件21周年,陈维明将新民主女神像连同天安门大屠杀浮雕两件作品借给香港支联会。5月22日,陈维明的新民主女神像运抵香港,抵港后先被海关扣查,之后交回支联会。[4][5]
2010年5月29日,支联会从海关取回女神像后,将女神像竖立在铜锣湾时代广场外的公共空间,半小时后食环署以未有申领牌照,违反《公众娱乐场所条例》为由票控,香港警察更以《公众娱乐场所条例》没收于铜锣湾时代广场展出的新民主女神像,并刑事票控支联会常委李耀基,及拘捕支联会合共13人。[6][7][8][9]
之后陈维明以作品所有人的身份前往香港,检查艺术品是否受损,同时要了解警方扣留雕塑的原因,但被拒入境并被遣返美国,事件连日引起社会舆论关注,并有多名市民自发以肉体扮成民主女神像抗议政治打压。[10]
2010年6月3日香港特区政府再向支联会归还新旧两座民主女神像。6月4日,支联会再次于维多利亚公园的六四烛光晚会展示女神像,当时已患末期肺癌的支联会主席司徒华在台上发言指,要“多谢”特区政府抢走民主女神像及浮雕,及中大校长刘遵义拒绝把新民主女神像永久摆放中大,激起市民愤怒,令更多人参加集会,当晚有15万人参加维园的六四晚会。
2010年11月,警方撤销对支联会合共13名常委及义工涉嫌“阻差办公”的控罪,但刑事票控李耀基违反《公众娱乐场所条例》,未有申请娱乐牌照于时代广场外摆放新民主女神像,李耀基被判罚款港币2,000元及留案底。[11][12]
Remove ads
矗立中大十一载


2010年5月29日,中大学生会去信校方,申请将新民主女神像放置在校园内的火车站广场。2010年6月3日,中文大学由刘遵义校长领导的校方以“政治中立”为由,拒绝安置新民主女神像,事件引起学生、校友及市民的愤怒,中大学生会吁市民师生于6月4日晚上护送女神像进入校园[13]。6月4日深夜,维园的六四晚会完结后,支联会常委、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校友李耀基随车护送新民主女神像及天安门大屠杀浮雕进入香港中文大学,逾二千名中大学生、校友和市民迎接民主女神像运抵中大,有人手拖手筑起人链为女神像开路。自2010年6月5日凌晨起,新民主女神像便竖立在港铁大学站A出口外的火车站广场青草地上[14][11][15]。
女神像矗立于中文大学后,一群中大校友集资为女神像进行巩固工程。2010年7月27日及28日,工程师将一个重达4.8吨的石屎底座放女神像下,以稳固女神像,再为女神像系上铁线保持平衡。[16]
2010年7月1日,沈祖尧接替刘遵义担任中文大学校长。同年9月17日,沈祖尧校长向中大师生及校友发出公开信,表明接受新民主女神像放于中大校园内,但建议地点由现址大学站广场改为大学本部的文化广场,由学生会处理雕像的安全、责任保险及人流管理等事宜[17]。但中大学生会干事会不同意将女神像置于文化广场,并于10月25日举办了“新民主女神像公开论坛”讨论有关事宜[15]。同年12月1日,中大学生会等组织向沈祖尧校长等主管人员会面,表明将女神像摆放在对公众开放的火车站广场较适合。[18]
至于天安门大屠杀浮雕,之后巡回各大院校展出,一年后最终落户于香港岭南大学,放置于岭南大学梁𨱇琚楼旁。
Remove ads
“民女”地标
该雕塑矗立中文大学校园超过十一年,中大学生一般会简称该新民主女神像为“民女”,在不少中大学生心中属于“地标”,是凝聚到中大学生的地方,亦是不少大学迎新活动或社运的聚脚点,学生都一般会以“民女等”表示在该雕塑所在的草地等候。“民女”亦成为了拍摄毕业照的热门景点之一。[19][20][21]
学生更会在新民主女神像上挂上不同标语、装饰及文宣,以对不同的社会运动及政治事件作出表态,使“民女”多次转换形象。例如:[19]
- 2010年6月6日,香港电台节目“城市论坛”由维园移师至“民女”所在的广场举行,题目为“六四廿一载,回顾自由风”,由谢志峰主持,讲者嘉宾包括邓小桦、李卓人、中大哲学系刘国英教授及中大学生会会长黎恩灏,现场有观众逾一百人。[22][23]
- 2010年10月,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民女”前放有“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先生,中大学生会致意”的花牌,和红色的“支联会青年组 恭贺刘晓波先生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标语。[24]
- 2012年,“反对国民教育”运动时间,“民女”的底座挂上黑底白字的“反国教”标语。[25]
- 2014年2月,《明报》前总编刘进图遇袭声援行动期间,“民女”前方挂上“They can't kill us all”标语。[26]
- 2014年3月,台湾太阳花学运期间,“民女”前方挂上“抗争有理,暴力无耻”、“守护台湾”、“反暴力、撑台湾”等标语。[27]
- 2014年9月,反对821政改方案期间,“民女”被黑色胶袋蒙头,前方挂上黄底黑字的“Do Not Cross 极权封锁线不得越过”标语。[28]
- 2017年9月,“13+3”被控非法集结等罪判刑,多名学生领袖和社运人士被检控入狱,“民女”的下身被围上写有百多个名字的黑白横额,声援香港新一代良心犯。[29]
- 2018年2月,梁天琦被控暴动罪审讯期间 ,“民女”的底座被人写上“香港英雄梁天琦”字句。[30]
- 2019年6月,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期间,“民女”前方挂上黑底红白字的“反送中”标语。[31]
- 2019年10月,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期间,“民女”头上戴上黄色头盔,胸前挂上白底黑字的“五大诉求,缺一不可”标语。[32]
- 2020年11月,中大毕业礼游行期间,一批毕业生在“民女”前集合出发,学生手持黑色气球及写有“没有暴徒、只有暴政”、“毋忘义士、释放十二”、“SAVE 12”等标语。[33]
- 2021年6月4日,六四32周年时,“民女”前摆放了排成“64”的烛光。[34]
Remove ads
突然消失

2021年12月24日清晨约6时,矗立于中文大学校园逾十一年的民主女神像,在毫无预告及无先兆下,突然被校方拆除运走,校方并没有交待女神像被搬到哪里存放[35][3][36][37][38][39]。
同日中午,有中大学生派发2010年中大学生会有关民主女神像的特刊[40],当中刊载学生会与校方会议纪录节录,当时沈祖尧校长表示“摆放女神像已是事实,校方不会打压任何声音”[41]。傍晚五时,逾50名中大学生和校友在女神像的原本位置发起悼念活动。悼念者在地上贴上39张女神像的照片,并摆放了“民女去咗边?”、“哀我中大”、“Shame on CUHK”等标语,并在地上以蜡烛拼成“殇”、“民主”等字及女神像图案[42][43][44]。
- 中文大学校方发表声明表示,大学从未准许该雕像于校园展示[45]。
- 12月25日凌晨,中大六间院校、科大、理大、岭大、教大、树仁共14个学生组织发出《大专学界就各院校强拆六四纪念雕塑之联合声明》,指六四纪念雕塑(包括港大的国殇之柱、中大的新民主女神像及岭大的六四浮雕)不但背负同学对六四事件之悼念,并已经融入同学的校园生活,成为每代学生的共同回忆,声明呼吁校方停止打压学生意见,希望由全体师生共同商讨六四纪念雕塑的未来去向[46][47]。
- 雕塑创作者及拥有者陈维明表示校方在行动前从未联络他,他批评校方半夜移除女神像,行事做法卑鄙及“见不得人”[39]。
- 中大学生会前会长黎恩灏质疑中大校方指女神像在校内摆放“未经许可”的说法,指校方只是选择性的引述刘遵义在任校长期间(即2010年7月前)的决定,但没有提及当女神像矗立在校园后,校方仍有与学生会就雕像摆放事宜沟通,黎指出如果真的未经批准,女神像搬入的第二天便可以搬走。黎恩灏并指校方突然在清晨移走女神像的做法闪缩鬼祟[48]。
- 有中大职员质疑,校方的特意在大学假期的清晨毫无预告的移走雕塑,如同作“亏心事”[49]。
- 学生会前代表会主席黄博瀚指,校方移除民主女神像的决定不合理,没有经过正常的决策程序,例如校董会、校董会辖下的行政与计划委员会或是紧急应变小组的会议。事后亦没有交待女神像被搬到哪里[50]。
- 2012年任中大学生会会长的杨政贤收集女神像基座的碎石。他落泪表示,雕像是中大人共同财产及回忆,校方移除雕像后,须反思大学高层会否坚守学术自由、师生能否在安全环境下批判社会[41]。
- 有中大学生认为该雕塑在不少同学心中属于“地标”,对雕塑已建立深厚感情,不论大学迎新活动或社运等,都会以此为聚脚点,但在无先兆下被仓皇移走,连“道别仪式”都没有,令人失望。亦有学生认为此举反映政权不容许保留香港人的记忆[51]。
- 中大社会科学院4年级内地生夏同学在女神像原址播放《自由花》,认为女神像承载学生及公民社会力量的信念,她对校方行动感错愕,觉得自己部分记忆被人割走,并担心香港情况将趋向内地,六四事件成为禁忌[52]。
- 中大历史系四年级学生阿熙认为“民女”象征中大人的价值观及港人争取的目标,校方在没有通知下突然移除雕塑令人愤怒,他指过往校方提倡的人民精神等全是空话,校园不再是学生的避风港[3]。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