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统领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马统领街(葡萄牙语:Rua do Comandante Mata e Oliveira)是澳门其中一条以第112任澳门总督的姓氏和军衔来命名的街道,位于澳门半岛南湾的东北部。它的东南端由约翰四世大马路起,沿途交有马统领围罗保博士街,西北端在南湾大马路连接大堂斜巷,长约120米,阔约15米。

事实速览 馬統領街 RUA DO COMANDANTE MATA E OLIVEIRA, 命名日期 ...

另外也有两条以此为名的街道,分别是马统领围Pátio do Comandante Mata e Oliveira)及马统领巷Travessa do Comandante Mata e Oliveira)。

Remove ads

名称由来

这条街道的名字,中文名称中的“马”字是第112任澳督马他·柯维喇葡萄牙语Joaquim Anselmo da Mata e Oliveira中“马他”(Mata)之粤语音译的首个音节[注1][参1];葡文名称中则用了全个姓氏“Mata e Oliveira”。而“统领”(Comandante)则是葡萄牙的一种海军军衔,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司令[参2]。街道命名于1933年5月27日[参3]

马他·柯维喇统领是一名职业海军军官,做过几艘军舰的舰长。其功绩包括在1910年指挥“澳门号”炮艇驱赶侵占路环的海盗。其后上任多个海军要职,曾任行动分舰队总参谋长。1931年3月30日出任澳门总督,至该年10月15日卸任。[参2]

历史沿革及景况

Thumb
马统领街,右后为金来大厦

1930年代以前,此街的位置原是海域,后来出现于南湾填海工程[参4][参5]。1933年街道成立后,其周边土地早期一直处于被荒废的状态,日间成为了市民休憩之地,入夜后在这些荒地上有小贩摊档和卖武表演,一时场面热闹。后来商界有意发展该区,1950年代起在这条街陆续兴建大厦,商铺也随之而林立。[参6][参7]

时至1988年,有关部门在南湾街(今南湾大马路)施行了一项当时备受争议的交通措施——除公车外禁止车辆从南湾街左转进入水坑尾街[参8],故此马统领街顿时成为了其中一条从大堂前地返回水坑尾的主要路径。至1995年议事亭前地划为行人专用区后,其功能才由伯多禄局长街等所取代[参9][注2]

现时此街是南湾其中一个泊车区。

沿途地点

Thumb
厂商会大厦门面
(右下角小图为门面上的林近签署)

金来大厦

被马统领街、约翰四世大马路殷皇子大马路罗保博士街围绕,并包住马统领围的金来大厦,落成于1956年[注3],为一群屋邨式大厦,共分为四幢并排成“E”字形,每幢均楼高五层。最初在殷皇子大马路与罗保博士街交界处的顶层装有一个“金来大厦”的招牌[参11],后来被拆去。大厦部分楼层被改装为宾馆别墅,面向殷皇子大马路和约翰四世大马路的两面今为珠宝首饰店集中地(1980年代时则为当铺[参11]),大厦围内则开设多家食店,包括专卖葡挞玛嘉烈蛋挞店

厂商会大厦

位于马统领街与罗保博士街交界处的厂商会大厦,楼高18层,在1987年落成,是澳门厂商联合会的总部,门面上的“厂商会大厦”五字则由澳门书法篆刻家林近所题。考澳门厂商联合会,成立于1959年,以关注澳门工业输出业发展为宗旨[参12],属下有约500家会员工厂。[参13]

其他同名街道

马统领围

Thumb
马统领围的食店

该围位于马统领街西侧,被金来大厦包围,由一条呈东南至西北走向的路,以及两条平行的、呈东北至西南走向的路以“π”字形组成。[注4]

呈东南至西北走向的一段长约80米,与马统领街平行且两端均有通道通往约翰四世大马路罗保博士街。而两条呈东北至西南走向的路则各长约55米,均与马统领街垂直,并连接马统领街和呈东南至西北走向的路,东南的一段路出口开在近马统领街东端,而西北的一段出口则开在马统领街中段。全围平均阔约10米。

马统领巷

该巷命名于1954年11月20日[参3],位于马统领街以东不远处,东北端由南湾大马路家辣堂街交界起,西北端至贾那韶巷商业学校街交界止,全长约65米,阔约11米。

备注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