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万祺博士大马路
澳门新城A區道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马万祺博士大马路(葡萄牙语:Avenida Doutor Ma Man Kei)位于澳门半岛新城A区,北起友谊圆形地,南至濠江圆形地,以纪念前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中华总商会永远会长马万祺,该道路于2018年10月23日下午3时配合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通车在即率先开放启用[1]。该路亦包括连接东方明珠至新城A区北部的A1连接桥,是首条往返新城A区和港珠澳大桥澳门边检大楼兼唯一通道之道路部分。
Remove ads
历史
A1桥,工程规划及兴建期间正式名称为“新城A区至澳门半岛之间的连接通道”,是一条高架连接桥,接驳新城A区至澳门半岛东方明珠。
2016年11月21日,特区公报刊登行政长官批示,政府判给“新城A区至澳门半岛之间的连接桥建造工程”,3.05亿元造价分三年支付,由中国港湾工程公司承建。连接新城A区北部至澳门半岛东方明珠,总长度约为400米,6条行车线,每方向3条行车线[2]。
2017年10月,连接桥主体工程现雏形,按合同规定于11月前完工,避免影响新城A区各项基建工程展开。当时连接桥两端及桥面各项设施仍未施工[3]。
2018年5月8日,民政总署于澳门特区政府《公报》第21期第二组刊登告示,关于A区内连接东方明珠至港珠澳大桥澳门边检大楼的首段连接道路作命名,包括本主干道[4]。
2018年10月23日下午3时,为配合港珠澳大桥于同年10月24日通车,本道路包括A1连接桥率先开放使用[1]。
2022年11月9日,友谊圆形地行车天桥首期工程完工并通车,当中A匝道由东北大马路连接至A1连接桥及本道路[5][6]。
2023年4月28日,公共建设局对本路段展开扩阔工程,其中往濠江圆形地方向约120米道路改为双线车道,以提升进入口岸的车道通行能力,减少前往港珠澳大桥澳门边检大楼出境车辆等候通关而做成的拥塞情况[7]。
2024年2月4日,配合A区北区及中区下阶段进行共同管道及道路施工创造条件,连接濠江圆形地前往A1桥至澳门半岛的西侧道路正式启用,该道路改作单向行车驶入港珠澳大桥澳门边检大楼方向[8]。
2024年5月20日,新城A区中央道路开通,期间该道路部分路段将临时封闭,以进行共同管道及道路施工创造条件[9]。
2024年8月25日,新城A区东侧道路开通,期间该道路实施全线封闭,以配合进行新城A区共同管道及道路施工创造条件[10]。
特色
本道路是首条连接新城A区及港珠澳大桥澳门边检大楼的道路,直至2023年1月是唯一通道连接两处。土地工务运输局表示,本道路包括新城A区至东方明珠的连接通道 (即A1桥) 虽以桥梁方式建造,实际与陆上的高架立交通道无异。当澳门发出八号或以上风球期间不会封闭,方便新城A区居民往返澳门半岛其他区域,但市民应尽量留在安全地方,不宜外出[11]。
交通
现时新城A区只有两条巴士路线行经此处,但于本道路上不设任何站点,分别为往返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的101X及102X路线。
2022年7月23日,为配合“6‧18疫情防疫巩固期”,曾临时开办27S路线往返新城A区公屋地盘周边,曾设置“马万祺博士大马路临时站-1”及“马万祺博士大马路临时站-2”站供该线停靠[12][13]。但随着疫情过渡期结束,加上各公共巴士路线已恢复基本运作,该线于2022年8月8日起停止运作[14]。该线取消后引起社会人士包括立法会直选议员梁鸿细批评,冀交通事务局能够复办该线,并考虑安排101X及102X路线于区内设站,方便于该区公共房屋地盘内工作之人士出入[15]。
争议及事故
2021年12月10日,一辆摩托车沿本道路往豚城大马路方向行驶,驶至近濠江圆形地时被一辆重型田螺车(混凝土车)撞到。26岁男性摩托车司机一度无呼吸心跳,被送往镜湖医院抢救。涉事司机年约60岁,澳门居民,初步怀疑田螺车无让先引致意外[16]。据现场消息指,肇事田螺车当时由路口驶出本道路,本应前往濠江圆形地方向,但田螺车疑不按地线,“偷鸡”过实线转右兼无让先,导致意外发生[17]。治安警表示,事发在当天上午10时许,一辆重型摩托车沿马万褀博士大马路往豚城大马路方向行驶,当车驶至近灯柱306C03编号街口时,一辆由新城A区近濠江圆形地街口驶出,怀疑未有依应遵交通符号让先驶出并过实线右转驶进本道路往澳门半岛方向,导致摩托车猛烈撞向田螺车右边车身[18]。同年12月20日,26岁男性摩托车司机经抢救后延至当天凌晨2时许伤重不治[19]。
2023年1月8日,中港澳三地全面恢复通关,加上“澳车北上”政策于同年元旦起实施,往来港珠澳大桥澳门边检大楼车流量的明显上升,加上现场交通布局的多重因素影响,造成车流壅塞的情况。同年2月中旬,立法会直选议员马耀锋建议当局加强对主要节点的临时指挥措施,理顺车辆动线及路线规划;同时建议加快友谊圆形地立体化交通的建设规划,以配合跨区交通的整体布局[20]。交通咨询委员会副主席林智超表示,不少香港旅客经港珠澳大桥口岸来澳,加上“澳车北上”,以及大部分车辆需经东方明珠回旋处往返氹仔和关闸,附近一带交通相对繁忙,建议当局改道或调整交通标志,理顺交通,例如提前分流由关闸前往东方明珠的车辆。同时建议当局研究优化行车线及道路调配,以及研究澳车北上通关口岸开放至其他口岸,减轻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的交通压力,以及建议旅行团经由横琴口岸入境[21]。
2023年4月5日清明节当天,“澳车北上”二千个通关名额于前一日预约爆满,是措施实施以来首次。大桥澳门口岸出现严重交通挤塞,往大桥澳门口岸方向龙尾倒灌接近友谊圆形地。有驾驶者直指该区道路规划有问题,建议应推出措施分流“澳车北上”人士,而位于大桥澳门口岸内的香港入境大堂和巴士总站出现排队人流,有部分香港旅客形容秩序混乱,人手安排亦不足[22][23]。澳门立法会直选议员李静仪指当局需回应有关回复内容和所指措施,并未能回应居民对于优化A区交通的诉求。又指出当前道路正开始规划设计或兴建中,短期内难以解决问题。由于途经A区前往大桥口岸的不少路段均为单线行车,经常堵塞,车龙甚至“倒灌”影响东方明珠回旋处的交通。她建议当局尽快完善A区内的路网规划和设计,并开通A区内的其他道路,以分流前往港珠澳大桥口岸、离境车道的车辆、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工程车等重型车辆,须有短期措施以缓解区内的交通挤塞。冀商讨逐步放宽“澳车北上”通行口岸范围至横琴口岸,而A区工程如火如茶之际,需要大批工程施工人员上班,却缺乏巴士线路安排,相关承建商亦没有为人员作相应的交通安排,导致不少人需要“徒步行桥”返放工,相当不便和危险;希望当局积极与承建商协调解决,回应有关人员的交通需求,并持续改善前往港珠澳大桥口岸的公交安排,为雇员和居民提供好的出行环境[24]。
2024年8月15日,近濠江圆形地处在红色暴雨警告信号生效期间发生路陷,现场属于封闭路段,路陷现场约3米深,范围约6米长乘6米宽,事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和损失[25]。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相关条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