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澳门暴雨警告信号

由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發出的警告信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澳门暴雨警告信号(葡萄牙语:Significado do sinal de chuva intensa、英语:Rainstorm Warning),是澳门一个气象警告信号系统。每当澳门特别行政区出现或预测将有暴雨时,就由澳门地球物理气象局发出此警告信号,以提醒及警告市民。暴雨警告信号系统独立于其他如热带气旋信号雷暴警告,这些警告可同时发出。但当发出八号或以上风球时,暴雨警告信号不另行发出。[1]

暴雨警告将透过澳门各电台及电视台广播。暴雨警告讯号目的是及早提醒市民将会下大雨,可能造成严重混乱,并确保各紧急服务机构及部门,如澳门民防中心,都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处理因暴雨可能造成的紧急事故。

更多信息 颜色, 最近一次发出时间 ...
Remove ads

三级制暴雨警告信号定义及安全提示

  • 下表是2020年9月1日起使用的黄色、红色、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及其定义与安全提示:
更多信息 级别, 标示 ...
Thumb
大潭山
大潭山
东亚运
东亚运
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
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
外港码头
外港码头
海事博物馆
海事博物馆
大炮台
大炮台
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
九澳
九澳
路环分站
路环分站
澳门大学
澳门大学
10个指定雨量气象站位置(现今)
  • 红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可因应天气情况在较低级别之暴雨警告信号未发出的情况下而直接发出。此外,当八号风球或更高的热带气旋信号生效时,上述三个级别的暴雨警告信号不会另行发出。
  • 分级后首个暴雨警告信号于2020年9月3日下午12时08分发出,级别为黄色,首次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时间为2020年9月8日上午7时20分。首次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时间为2021年6月1日上午5时。
  • 澳门气象局局局长梁永权在2021年7月14日表示,气象局是以“定性预报”和“定量预报”向市民提供服务。“定性预报”是指某时段内可能出现大雨,例如6月1日和22日的暴雨预报;而“定量预报”则是指要准确预报某时段内有多少降雨量,例如1小时有50毫米或以上降雨量。[2]
Remove ads

历史

澳门暴雨警告信号在1992年基于香港天文台建立的香港暴雨警告信号系统而建立,有红色及黑色标记的暴雨警告信号,但有关性质与香港的有点不同。1994年,因一些家长对于暴雨天气造成上学上课困境[3],时任气象台台长马文杰接受澳门日报专访称北部湾夏季风东移引致暴雨,由于澳门的地理环境不同,指澳门不须暴雨警告讯号[4]。因社会及议员对于设立暴雨警告信号的呼声不断,政府在1995年12月表示暴雨及水灾预警讯号系统研究中,并最终在1996年5月下旬设定暴雨警告有关法规,以保障风雨季学生安全。[5][6][7]

基于澳门的地理环境、实际情况,以及暴雨雷暴的特点等因素[8],气象局在2004年7月1日起停止使用红色及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并同时统一为新的暴雨警告信号,无颜色之分,同时政府内部设有“20毫米戒备信号”;第一个发出这个新的暴雨警告信号是于2004年8月11日下午6时[9],当时澳门大部分地区虽然未录得50毫米雨量,以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站所录得的雨量最多也只是每小时达41.4毫米雨量,所以由此可见,当时这个警告也有戒备之用。

惟2019年7月气象局决定重新分级,建议设3个信号:“累积雨量较少,影响出行”、“累积雨量增大、注意安全”及“累积雨量非常多、注意防灾”,并将预测降雨量由两小时内达至50毫米的基准缩短至一小时,以便市民更准确得悉天气变化,预计于同年内实施。[10]此外气象局在2019年9月2日下午开始推出“20毫米大雨提示”[11],作为在使用新暴雨警告系统前的过渡措施。当预测澳门一小时累积降雨量将达到约20毫米,或澳门过去一小时广泛地区累积降雨量已达到20毫米,且预料雨势持续时气象局发出“20毫米大雨提示”。[12]

当局在2020年6月1日公布同年9月1日起实施新的暴雨警告信号系统,分为黄、红、黑三个级别,分别表示预料或已有每小时20、50及80毫米雨量,且当发出八号或以上风球时,暴雨警告信号不另行发出。而“20毫米大雨提示”同时亦被新的黄色暴雨警告信号取代。[13][14]

气象局预测到短时间并强度大降雨即将发生,除了按科学依据和经验判断外,亦会考虑对社会冲击和市民需要而发出暴雨警告,有时可能达不到发出警告标准或超出标准没有发警告,因而产生虚报或漏报情况。若果按新暴雨警告信号3级制,2015年至2019年澳门可发出148次黄色暴雨警告信号,12次红色暴雨警告信号和1次黑色暴雨警告信号。7成半以上的大雨,持续时间少于80分钟。[15]

Remove ads

两级制暴雨警告信号

  • 下表是1996年至2004年6月30日期间使用的红色、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及其定义:[16]
更多信息 颜色, 意义和注意事项 ...

暴雨警告信号(不分颜色)

2004年7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期间使用的暴雨警告信号及其定义与措施:

  • 表示预测在未来两小时内,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降雨量将达到约50毫米时发出。
  • 表示大雨可能令道路出现严重水浸,令交通严重挤塞。
  • 市民应留在户内,并到安全地方暂避。
  • 澳门社会工作局的临时庇护中心会开放,让有需要人士暂避。
  • 如果当天需要上班的人仍需上班,除非有新指示。
  • 当悬挂八号或以上风球时,暴雨警告信号不另行发出。[17]

澳门气象局在2014年10月4日上午一度发出暴雨警告信号,历时35分钟。气象局称,除雨量之外,当局亦会考虑雨区影响的范围和移动,雨势会否加强减弱等因素,气象局又称,发出暴雨警告是要保障市民安全,当局预计雨量会达到暴雨的程度时,都会发出警告。[18]

当局修改暴雨警告信号停课规定

澳门教育暨青年局表示当暴雨警告信号在上午7时至9时或在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发出或仍然生效,将会宣布所有教育阶段的班级于上午或下午停课,各中、小、幼及特殊教育的学生无需上学。校方必须确保校舍正常开放,安排必要的人员照顾已返抵学校的学生及应取消或延期举行停课期间的校内测验、考试和课外活动。如果延期举行考试,则各科考试依原定时间表的顺序延期举行。[19]

但由于在2013年5月25日上午暴雨期间,有学生、家长和教师均认为当局在上午约9时发出的暴雨停课通知过迟,而且可能有学生已经在上午7时前离家上学等等的问题。气象局局长冯瑞权在2013年7月6日表示,经已与教青局检讨暴雨天气发放信息的机制,在可能涉及停课决定时,双方将提前在早上6时沟通,6时半前决定是否发布暴雨警告,比过往提前半小时,有关机制目前经已实施。[20]

当局在2013年11月18日正式批示修改风暴暴雨停课规定中表示,当暴雨信号在上午6时半仍然生效,或在6时半至9时期间发出,小、幼及特殊教育全日停课,中学上午停课;若暴雨信号在上午11时半前取消,中学下午恢复上课。[21]

当局在2020年7月27日正式批示修改暴雨警告信号停课规定中表示,当黄色暴雨警告信号仍然生效,所有教育阶段及特殊教育照常上课;当红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在上午6时半仍然生效,或在上午6时半至9时期间发出,小、幼及特殊教育全日停课,中学上午停课;若暴雨信号在上午11时半前取消,中学下午恢复上课;当红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在上午11时半仍然生效,或在上午11时半至下午2时期间发出,所有教育阶段及特殊教育下午停课。而澳门五所公立大专院校,当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将会采取停课措施。[22][23]此规定随三级制暴雨警告信号启用当日(9月1日)生效。

2021年6月25日,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优化暴雨信号生效时的上学安排,发出黄雨暴雨警告信号后,家长或学生可因应天气状况,自行决定出门时间,学校不视为迟到或缺勤,并将调整或补回倘有的测考和评核,视实际情况酌情处理学生的穿着,并且推出口号为“黄雨可酌情,红黑正课停,留校皆欢迎”。[24]

Remove ads

20毫米大雨提示

暴雨引发水浸提示服务

  • 2010年8月,地球物理暨气象局表示,推出“暴雨引发水浸提示服务”的提示分两种信号,分别是“20毫米戒备信号”及“暴雨警告信号”。[25]
  • 2010年9月,气象局正式推出首阶段“暴雨引发水浸提示服务”, 短讯提示服务首阶段以新桥区及提柯区商户为试行对象,以3个引发水浸的暴雨个案为试验期,有150多间新桥及提柯区商户登记使用,气象局分别在9月9、11及12日发出水浸提示。 其中两次发出“暴雨警告信号”短讯。该三次个案在新桥区路面平均出现5厘米水浸。9月22日,“暴雨引发水浸提示服务”进入第二阶段的试验,推广至其他受水浸影响地区(内港区、下环区、新马路区、离岛区等)的商户,预料会约有1000个商户参加。[26]
  • 2012年5月,气象局经吸取商户意见,短讯内容新增未来雨势“减弱、维持、增强”的预测。在10分钟内会将短讯发送完予所有用户。 有超过1100个商户登记使用。[27]
Remove ads

20毫米戒备信号

“20毫米戒备信号”意思是在过去一小时或一小时内,气象局其中一个观测站已录得20毫米或超过20毫米的雨量,以及可能持续降雨。已登记的商户届时收到的短讯内容将出现信号为何时发出、水浸现况(水浸的高度)及预测降雨情况。信号发布后每小时更新。根据过往经验,当本澳每小时之降雨量达20毫米以上,本澳某些地区较易出现水浸。因此,当每小时之降雨量达20毫米以上或暴雨警告讯号发出时,气象局便向已登记的商户发出相关的短讯通知。[28]

“20毫米戒备信号”在政府民防架构一直存在[29],过去在政府内部各部门使用,用作清理渠道及行车隧道作出交通管制等。[30]其中,民政总署收到气象局发出的20毫米戒备讯号后,随即启动紧急应变小组,在全澳各区开展巡查和疏通渠道工作,特别重点关注水浸地区渠道的排水情况。[31]

20毫米大雨提示

  • 2019年9月2日下午,地球物理暨气象局正式开始推出20毫米大雨提示,主要目的是在未达发出暴雨警告信号前,更早提醒公众本澳即将或正受到大雨影响,并对出行有一定影响,公众应注意安全,调整出行之安排,取代原来的20毫米戒备信号。此亦作为在使用新暴雨警告系统前的过渡措施之一。[32][33]
  • 20毫米发出暴雨警告在11月至翌年2月期间效为罕见。
  • 2020年9月1日起被新推出的黄色暴雨警告信号取替20毫米大雨提示。

发出记录

更多信息 年份, 发出时间 ...
Remove ads

发出纪录

以下是自2000年发出暴雨警告信号的次数:[34]

更多信息 年份, N/A ...
Remove ads

暴雨警告信号之最

以下纪录由2000年开始计算。

生效时间最长及最短的暴雨警告

黄色暴雨警告信号

排名 发出时间 取消时间 持续时间 备注
最长 2022年5月12日上午4时45分 下午14时40分 9小时55分钟 后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第二长 2022年5月11日上午3时20分 上午11时40分 8小时20分钟 后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第三长 2021年6月24日上午5时45分 下午12时45分 7小时
第三短 2021年7月24日下午2时30分 下午2时50分 20分钟 因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2024年4月30日下午8时50分 下午9时10分
2024年5月4日下午12时15分 下午12时35分 因取消所有暴雨警告信号
第二短 2024年8月15日上午9时25分 上午9时40分 15分钟 因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2020年9月8日上午7时05分 上午7时20分
最短 2024年5月4日上午11时 上午11时10分 10分钟 因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同时亦为生效时间最短的单一天气警告

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旧制
排名 发出时间 取消时间 持续时间 备注
最长 2001年6月7日下午12时30分 下午5时 4小时30分钟
第二长 2002年8月6日上午7时40分 下午12时 4小时20分钟
2001年7月6日下午11时40分 7月7日上午4时 取代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第三长 2000年10月20日上午9时 下午12时45分 3小时45分钟
第三短 2002年8月9日上午6时45分 上午7时30分 45分钟 因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第二短 2003年6月10日下午10时25分 下午10时58分 33分钟 因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最短 2004年5月8日上午5时18分 上午5时45分 27分钟 因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新制
排名 发出时间 取消时间 持续时间 备注
最长 2021年10月10日上午8时05分 下午3时05分 7小时 热带风暴狮子山外围雨区影响
第二长 2022年6月8日上午9时15分 下午4时05分 6小时50分钟
第三长 2021年6月1日下午2时40分 下午6时20分 3小时40分钟
第三短 2024年5月4日上午11时10分 上午11时37分 27分钟 因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第二短 2021年6月28日上午6时 上午6时25分 25分钟 取代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2021年8月1日下午1时35分 下午2时 因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最短 2021年6月28日上午4时40分 上午4时50分 10分钟 因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同时亦为生效时间最短的单一天气警告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旧制
排名 发出时间 取消时间 持续时间 备注
最长 2000年4月14日上午4时 上午8时 4小时
第二长 2003年6月10日下午10时58分 6月11日上午1时32分 2小时34分钟
第三长 2002年8月9日上午7时30分 上午10时 2小时30分钟
第三短 2003年5月5日上午8时40分 上午10时 1小时20分钟
第二短 2001年7月13日上午5时10分 上午6时 50分钟
最短 2004年5月8日上午5时45分 上午6时30分 45分钟
新制
排名 发出时间 取消时间 持续时间 备注
最长 2021年6月1日上午5时 上午7时 2小时
第二长 2021年6月28日上午4时50分 上午6时00分 1小时10分钟
第二短 2021年8月1日下午2时 下午3时 1小时
最短 2024年5月4日上午11时37分 下午12时15分 38分钟

暴雨警告信号

注:此记录由2004年8月11日首次发出暴雨警告信号开始计算至2020年8月31日 

排名 发出时间 取消时间 持续时间 备注
最长 2020年5月30日上午5时50分 下午3时30分 9小时40分钟
第二长 2013年5月22日上午12时55分 上午10时 9小时5分钟
第三长 2017年9月4日上午3时30分 上午10时15分 6小时45分钟
第三短 2006年6月19日上午10时20分 上午11时 40分钟
第二短 2014年10月4日上午10时50分 上午11时25分 35分钟
最短 2016年4月22日上午9时5分 上午9时35分 30分钟

总生效时数

注:此纪录由发出信号至取消所有信号视为一次,发出更高信号或改发较低信号不会分开计算(含计算20毫米大雨提示)。

排名 发出时间 取消时间 持续时间 备注
最长 2022年5月12日上午4时45分 晚上8时55分 16小时10分钟 为三级制暴雨警告期间生效时最长
第三长 2023年9月8日上午3时10分 下午3时 11小时50分钟
第三长 2021年10月10日上午4时30分 下午3时05分 10小时35分钟 热带风暴狮子山影响
第三短 2020年10月13日下午11时53分 2020年10月14日上午0时30分 37分钟 20毫米大雨提示
第二短 2014年10月4日上午10时50分 上午11时25分 35分钟
最短 2016年4月22日上午9时5分 上午9时35分 30分钟 同时亦为统一暴雨警告期间生效时最短
  • 统一暴雨警告前生效时数最短是2001年6月6日17:10至18:00,维持50分钟
  • 统一暴雨警告期间连同20毫米大雨提示生效时最长是2020年5月30日05:05至15:30,维持10小时25分钟

最早生效纪录

  • (新制)黄色暴雨警告:2021年2月26日19:50至20:40,维持50分钟。
  • (旧制)红色暴雨警告:2001年3月25日13:15至14:30,维持1小时15分钟。
  • (新制)红色暴雨警告:2024年4月30日21:10至22:20,维持1小时10分钟。
  • (旧制)黑色暴雨警告:2000年4月14日04:00至08:00,维持4小时。
  • (新制)黑色暴雨警告:2024年5月4日11:37至12:15,维持38分钟。
  • 暴雨警告信号:2019年3月5日00:52至02:45,维持1小时53分钟。

最晚生效纪录

  • (新制)黄色暴雨警告:2023年10月18日20:05至22:00,维持55分钟。
  • (旧制)红色暴雨警告:2000年10月20日09:00至12:45,维持3小时45分钟。
  • (新制)红色暴雨警告:2021年10月9日08:05至15:05,维持7小时。
  • (旧制)黑色暴雨警告:2002年8月9日07:30至10:00,维持2小时半。同时亦为最晚发出全年首次发出。
  • (新制)黑色暴雨警告:2021年8月1日14:00至15:00,维持1小时。
  • 暴雨警告信号:2011年10月14日07:00至08:45,维持1小时45分钟。

最晚发出全年首次发出

  • (新制)黄色暴雨警告:2022年3月28日03:40至04:40,维持1小时。
  • (旧制)红色暴雨警告:2002年8月6日07:40至12:00,维持4小时20分钟。
  • (新制)红色暴雨警告:2021年6月1日04:25至05:00,维持35分钟。
  • (旧制)黑色暴雨警告:2002年8月9日07:30至10:00,维持2小时半。同时亦为最晚生效纪录。
  • (新制)黑色暴雨警告:2021年6月1日05:00至07:00,维持2小时。
  • 暴雨警告信号:2017年9月4日03:30至10:15,维持6小时45分钟。

最早发出全年最后发出

  • (新制)黄色暴雨警告:2022年10月8日00:00至00:30,维持30分钟。
  • (旧制)红色暴雨警告:2003年6月11日01:32至02:55,维持2小时34分钟。
  • (新制)红色暴雨警告:2023年9月15日21:20至22:35,维持1小时15分钟。
  • (旧制)黑色暴雨警告:2003年6月10日22:58至6月11日01:32,维持1小时23分钟。
  • (新制)黑色暴雨警告:
  • 暴雨警告信号:2007年6月10日02:55至04:00,维持1小时5分钟。

最多发出暴雨警告信号年份

  • 两级制暴雨警告:2001年,共发出9次。(视发出至取消暴雨警告为一次,改发信号不作分开计算)
  • 暴雨警告信号(不分颜色):2016年与2019年,分别共发出10次
  • 三级制暴雨警告:2023年,共发出38次。(视发出至取消暴雨警告为一次,改发信号不作分开计算)

最少发出暴雨警告信号年份

  • 两级制暴雨警告:2002年,只发出3次。(视发出至取消暴雨警告为一次,改发信号不作分开计算)
  • 暴雨警告信号(不分颜色):2007年、2011年与2015年,分别仅发出2次
  • 三级制暴雨警告:2022年,只发出27次。(视发出至取消暴雨警告为一次,改发信号不作分开计算)

单日内最多暴雨警告信号生效

  • 暴雨警告信号:2013年9月4日、2016年4月22日,当日曾发出2次,
  • 黄色暴雨警告:2021年6月1日发出5次。
  • 红色暴雨警告:2021年6月1日发出4次。

相隔时间最短再次发出暴雨警告信号

更多信息 排名, 间距 ...

1小时内发出所有暴雨警告信号纪录

只计算三级制︰

更多信息 日期, 黄色暴雨警告信号发出时间 ...

最弱的暴雨警告信号

旧制
更多信息 排名, 时间 ...
新制
更多信息 排名, 时间 ...

* 按一小时雨量计算

# 如发出更高级别暴雨警告信号,则不计算在内

最强的暴雨警告信号

旧制
更多信息 排名, 最高一站60分钟降雨量之地点 ...
新制
更多信息 排名, 时间 ...

* 按一小时雨量计算

# 如发出更高级别暴雨警告信号,则不计算在内

最强的无暴雨警告信号

旧制
更多信息 排名, 时间 ...
新制︰
更多信息 排名, 时间 ...

暴雨纪录之最

最高一小时雨量纪录

更多信息 排名, 时间 ...

最高60分钟雨量纪录

更多信息 排名, 时间 ...

最高单日雨量纪录

更多信息 排名, 时间 ...

* 备注︰澳门对于1952年之前的单日雨量计算,为早上9时至翌日9时。

最高24小时雨量纪录

更多信息 排名, 时间 ...

错误发出暴雨警告

暴雨演习真假难分

2016年3月22日澳门“暴雨演习”,由于教青局与气象局在演习前一日沟话,并认为即使演习当天有雨,雨势直接导致停课的机会较微,因此模拟当天早上6:30-6:50分发出暴雨警告信号,然而教青局网站、澳广视及学校通报系统却显示暴雨警告生效,并且误发停课资讯[68], 加上当时出现了雷雨天气,在此时进行演习,因而出现真假难分的情况,气象局没有在实施演习前,以其专业角度终止是次演习[230],并且当天早上6-8时的两小时雨量曾录得44毫米,令不少学生误以为停课[30],最后气象局对外称未有发出暴雨警告信号,澳广视亦在早上7时多称这只是“教青局模拟停课演习,要如常上课”,同时教青局网站及手机APP在早上7-8时超过56万人次访问,超出网站负荷[231],使市民无法登入进行核实[232]。事件造成当天早上交通严重瘫痪。

气象局误发黑雨

2020年6月16日,澳门气象局网站显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于2020年6月16日10时36分发出,预料雨势将会维持。”但当时澳门没有出现落雨,加上还未实施新三级暴雨警告信号,因此此为气象局错误发布、实际未有生效。

关于暴雨警告的法规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