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

台灣在立陀宛的外交機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
Remove ads

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立陶宛语Taivano atstovybė Lietuvoje、英语: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是中华民国于2021年11月18日设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实质大使馆。是继台湾驻索马里兰共和国代表处之后,在欧洲第一个以“台湾”名义设立的代表机构[注 2],也是目前唯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邦交国以“台湾”为名设立的代表机构。

事实速览 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 概要 ...
Remove ads

政治背景

中华民国的非邦交国通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邦交国中华民国外交部在此类国家所设立的外交代表机构,受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中国”原则,命名为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台北代表处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习惯中[注 3],“台湾”相比“台北”有台独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将使“台湾”一名定义为制造“一中一台[5]。不过在英文名称方面,该馆则使用了较温和的“Taiwanese”(直译为台湾人的、台湾的),而非直接使用“Taiwan”[6]。此前,台湾驻索马里兰共和国代表处的英文名称即使用“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直译为台湾代表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5]和台湾媒体报导[7]指称此代表处是“第一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国中以“台湾”为名设立的外交机构,但之前已有台湾驻巴林王国商务代表团驻玻利维亚台湾商务办事处台湾驻利比亚商务代表处等,但均在本处设立前改名或裁撤。

Remove ads

代表处历史

2021年3月23日,立陶宛政府为在年底赴台设立贸易办事处而正式向国会提案修改《公务员法》,使公务员得向非邦交国派驻贸易代表。[8]6月30日,立陶宛外交部长加布里埃柳斯·兰茨贝吉斯表示加强外交的是整套亚太计划,解释除了在澳大利亚设立大使馆,也会在韩国、新加坡以及台湾设立外交代表机构,特别提及台湾。[9]

2021年7月20日,中华民国外交部部长吴钊燮宣布预计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10]这将是中华民国继2003年设立驻斯洛伐克代表处后,相隔18年后再次在欧洲国家设立代表处[11]

2021年9月30日,立陶宛国会修法通过政府可在未设立正式外交代表机构的国家地区设立经贸代表处,立陶宛经济及创新部部长奥什丽内·阿尔莫奈特英语Aušrinė Armonaitė宣布法律生效后,将征选驻台经贸代表处首长。[12]

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于2021年11月18日正式运作。[13]

2022年11月7日,驻台湾“立陶宛贸易代表处”(Lithuanian Trade Representative Office)正式运作,由首任代表卢思融(Paulius Lukauskas)与中华民国外交部欧洲司长姚金祥见证。[14][15]

Remove ads

各方反应

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脸书指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为“重要外交突破”。她表示,是继2003年在斯洛伐克设立代表处后,相隔18年后再次在欧洲国家设立代表处,因此这是“别具意义的重要外交成果”。行政院院长苏贞昌表示,立陶宛同意让台湾以台湾名义设处的重要意义,就是让台湾用台湾名义走在世界看得见的地方[11]

2021年11月18日代表处成立后,前中华民国副总统陈建仁应立方外交部邀请,出席2021年11月19日至20日于维尔纽斯举办的“民主未来-对抗极权主义高阶论坛”。与会政要包括美国国务次卿乌兹拉·泽雅英语Uzra Zeya等人,陈建仁指出,即使威权主义扩张与威胁,台立历来仍然坚持做自由民主生活方式的堡垒,并为区域稳定及世界繁荣积极贡献[16]。中华民国大陆委员会则谴责中国大陆“蛮横不堪”[17]

立陶宛外交部经济暨创新部皆转发中华民国外交部Twitter推文,表达欢迎。[18]立陶宛总统瑙塞达表示:“作为主权独立国家,立陶宛可自行决定与哪些国家或地区发展关系,缺乏相互尊重的国与国关系无法被接受”。[19]

2021年8月11日,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吉斯说与中方的外交风波“令人失望”,甚至“令人无法接受”。他表示立陶宛“并未做错任何事”,该决定也不意味立方将会变动大使馆层级的运作和承认外交关系,他有信心与中方恢复共识[20]。不过11月中方最终仍将关系调整为代办级[21],对此立陶宛外交部表示遗憾:“立陶宛重申坚守‘一个中国’政策,但同时也有权扩大与台湾合作。”[22]

2021年10月28日,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在与台湾企业家代表团会面时再度表示“中国不应对立陶宛开设台湾代表处这一决定表现得如此愤怒,立陶宛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不会改变对台湾的立场,立陶宛希望与那些我们想与之发展合作的地区和国家建立经济、文化等联系。中国政府应该平静地接受立陶宛做出的与台湾有关的决定。”瑙塞达同时强调,立陶宛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这一点早在1991年就已经宣布了。立陶宛经济暨创新部长阿尔莫奈特英语Aušrinė Armonaitė亦作类似声明。[23]

代表处成立典礼中,立陶宛国父维陶塔斯·兰茨贝吉斯则亲自出席,立陶宛国会外交委员会主席帕维里奥尼斯英语Žygimantas Pavilionis直指这是自由民主的胜利,与驻立陶宛代表黄钧耀热络互动;友台小组主席马尔德基斯英语Matas Maldeikis认为,台湾代表处成立对曾见证国家重获独立的立陶宛人而言意义重大,他也与捷克参议院外交、国防与安全事务委员会主席帕维尔·费歇尔英语Pavel Fischer通话,期待捷克等中东欧国家能仿效立陶宛,退出与中国的“17+1”互动机制。[24]

2022年1月4日,立陶宛总统瑙塞达表示,立陶宛政府允许以台湾的名义在维尔纽斯设立代表处是一个错误,强调问题出在代表处的名称上,没有与总统进行协调。瑙塞达又说,代表处的名称对立陶宛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影响,表示“现在我们得处理这个后果”[25][26],1月5日,瑙塞达再次明确称,支持台北设立非外交的贸易办事处。1月27日,瑙塞达再度要求台湾驻立陶宛机构改名[27][28]。此前,立陶宛前总统阿达姆库斯就此事件公开批评,强调与中国大陆的冲突导致立陶宛受到巨大损失,立陶宛议会、政府和总统应该在所谓“支持或不支持”、“承认或不承认”台湾的问题上达成一致[29][30]立陶宛经济与创新部部长阿尔莫奈特表示对中立关系感到担忧,希望中立关系能够缓和[31]。立陶宛影子内阁也认为,希望立中关系正常化,表示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希望立政府纠正错误,将台湾驻立代表处改名为台北代表处。[32]立陶宛国会议长希米利特则表示不认同改名,并质疑瑙塞达为何等到中国施加政经压力后才批评这项决策。[33]

2022年2月6日,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吉斯出访新加坡及澳大利亚,行前接受澳大利亚媒体专访时表示,此行将与澳大利亚官员讨论中国胁迫及贸易制裁,并澄清立陶宛打算更改台湾代表处的名称一事,他的说法是“他们的正式名称不会改变。政府坚守已达成的协议。”[34]

2024年5月,争取连任的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要求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名称将“台湾”改为“台北”,以改善与中国大陆的关系。[35]

Remove ads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2021年7月20日有消息时即表示坚决反对。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记者会上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建交国与台湾有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并敦促立陶宛坚持“一中原则”,恪守建交承诺。台湾选择的“台独是死路一条,任何妄图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图谋都不会得逞。”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朱凤莲将驻立陶宛设立代表处称为“谋独”。她表示,“再怎么折腾,也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撼动不了一个中国的国际格局[11]”。

8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陶宛召回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36]立陶宛外交部对此表示“要藉这个机会重申,立陶宛尊重一个中国原则,但已决心与欧盟还有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要与台湾发展互惠关系。”[37]立陶宛总统瑙塞达表示,立陶宛身为主权独立国家,“可在不违反国际义务的前提下,自行决定与哪些国家或地区,在经济与文化领域发展关系。”,并表示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召回大使的决定[38]

8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应欧盟和立陶宛的声明称:“一个中国原则的含义不容歪曲。对于嘴上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际上却公然同台湾当局搞官方往来,甚至为‘台独’势力站台的行径,中国人民绝不答应”[39]

10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大使馆得知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表态支持并承诺声援立陶宛与台湾发展关系的发言后相当不满,发声明警告特拉斯别在中英关系上制造新的障碍。[40]

11月19日,在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均表示强烈抗议和坚决反对,发言人表示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立方负责[41][42]。中方除谴责外,此次则透过新华社发表社评,陈述立陶宛在1991年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立陶宛共和国建交联合公报》中曾明确规定不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和进行官方往来。评论批评立方罔顾国家信誉,背弃其政治承诺,干涉内政。还表示早在19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洲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之时,欧方就承诺“不同台湾保持任何官方关系或缔结任何协定”,这一承诺对欧盟及成员国构成法定义务和约束,应该言而有信。[43]

11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宣布“将两国外交关系不得不降为代办级”。[44]1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立陶宛共和国大使馆”降格并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立陶宛共和国代办处”,要求立方也比照撤销大使馆称谓。[45]1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同匈牙利外交部长西雅尔多·彼得举行视频会晤。王毅强调,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一事,是立陶宛“在国际上制造‘一中一台’,公然对中国发起政治挑衅,形成了恶劣先例。立陶宛此举严重违背了建交时所作承诺,严重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5]

2022年8月10日,中国驻立陶宛临时代办曲柏华在媒体表示立陶宛如果想跟中国修复外交关系,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台湾代表处改名,直接撤掉办公室会更好。立陶宛外交部蓝柏吉斯早在8日就投书英国每日电讯报,中国因台湾设处,对立陶宛发动贸易战,中国的作为是对欧盟和西方国家的挑战,不应该被姑息。中华民国外交部11日也回应,立国不畏中国打压,以具体行动坚定支持台立深化友谊的立场,台湾与立陶宛皆为主权独立国家,有自主权利选择与世界各国发展关系,不容任何国家以任何理由干涉或打压[46]

Remove ads

美国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局在Twitter发文表示,美方欢迎台湾扩展国际伙伴关系与因应共同挑战的努力,强调“我们赞赏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的成立”。[47]美国在台协会亦透过新闻稿表示“美国肯定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的设立协议,所有国家都应享有与台湾缔结更紧密关系及拓展合作的自由。”[48]

2021年8月10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对此回应,美国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友立陶宛站在一起,谴责中国报复性作为。在欧洲伙伴与台湾发展互惠关系、抵抗北京行径之际,美国给予他们支持。[49]

联邦参议员鲁比欧表示:“中国大陆的惩罚性外交,不会让支持台湾的民主国家噤声,如立陶宛般的自由国家有权与其他民主伙伴往来,我们必须挺身而出对抗中国共产党的侵略。”[50]

2021年11月19日,因为“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18日正式挂牌,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吉斯19日证实,立陶宛将与美国进出口银行签署6亿美元的出口信贷协议,兰茨贝吉斯也敦促欧盟尽快给予“实质性帮助”[51]

Remove ads

因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召回大使,欧洲对外事务部发言人回应,欧盟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政府,但同时欧盟也有兴趣与台湾进一步深化关系,因此欧盟在台北设有欧洲经贸办事处。且欧盟不认为欧洲在台设处或是台湾在欧洲设处违反欧盟的一个中国政策。[52]

2021年9月1日,欧洲议会外委会英语European Parliament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通过“台欧盟政治关系暨合作”报告[53],该报告成为法律奠定的基础。

2021年11月,欧洲议会对中关系代表团长包瑞翰则表示“很重要地,设立台湾代表是完全与欧盟的一个中国政策相符,欧盟从来没有同意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这是很大的不同,我们必须不容许北京强加他们的观点。”[54]

2021年9月13日,斯洛文尼亚总理扬沙致函欧洲联盟27国领导人,对于立陶宛与台湾发展关系而遭到中国召回大使以示抗议,表示“在尊重长期的‘一个中国’政策同时,不可否认台湾仍然是欧盟的重要伙伴。立陶宛与所有欧盟成员国一样,是个主权国家,完全有权发展与台湾的关系。我们必须表现得更积极主动,坚决声援立陶宛。我们必须向中国表明我们彼此站在一起,而且我们不会让中国威胁我们任何人。”[55]

2022年1月17日,斯洛文尼亚总理扬沙在接受印度电视台DD India英语DD India访问时表示,两岸间有密切的生意往来,北京没有道理阻止其他国家与台湾建立经贸关系。关于立陶宛因“台湾代表处”遭到中国政经报复,扬沙以“骇人听闻”形容如此孤立小国的作法。对立陶宛或欧洲其他国家施压,都不会使中国政府受益。扬沙并透露,斯洛文尼亚计划像立陶宛一样,提升与台湾的关系,现正在与台湾洽谈互设代表处。[56]

2021年10月11日,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在与立陶宛、拉脱维亚以及爱沙尼亚外交部长召开的四方会议中,表态支持并承诺声援立陶宛与台湾发展关系。[40]

历任代表

注释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