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雄型重巡洋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雄型重巡洋舰(たかおがたじゅうじゅんようかん)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重巡洋舰舰型。同型舰共4艘,为基于昭和2年度舰艇补充计划而建造。
Remove ads
概要

高雄型在公文上,为日本最后所计划建造的一等巡洋舰舰型,高雄型以后竣工的巡洋舰全为二等巡洋舰(轻巡洋舰)。二号舰“爱宕”与一号舰“高雄”同时动工,但更早服役。
身为基本计划主任的平贺让造船大佐,由于在完成“妙高”的设计后便出差海外,所以继任的藤本喜久雄大佐便负责了后续1万吨级的重巡洋舰。该设计维持了妙高型的攻击力,而对于妙高型的居住规划太过狭小的问题及作为仅次于战列舰的准主力舰,是将塔型舰桥大型化使其拥有高度的舰队指挥能力。更重要是,为了缩短舰桥的防御规划,将舰桥设置在烟囱的烟路之上,就该布局上的理由亦为舰桥大型化的一大原因。至于舰桥的布局,从下方开始,在下部舰桥、中部舰桥的两胁设有机枪台,而上部舰桥的两胁上各设置了1台1.5米测距仪,至于罗针舰桥、防空指挥所、测的所的天盖上则设有主炮用一四式射击方位盘,并在其后方亦安装了主炮用6米测距仪。
另一个与妙高型不相同的特征,就是将鱼雷发射管由中甲板移到上甲板,在使用上不但变得较为方便,亦减低了在中弹时因诱爆而扩大损伤的机会。后来因就第四舰队事件之机,将“高雄”与“爱宕”过大的舰上构造物进行缩小工程令重心下降。不过,在航速与稳定性上稍逊于妙高型。
Remove ads
主炮
高雄型的主炮与前型妙高型相同,采用“三年式二号20厘米(50倍口径)炮”。其性能为炮口初速870米/秒,以仰角45度发射110千克的炮弹,射程能达到29,400米。该炮安装在经更新的E型炮塔内。这款新型炮塔因支持对空射击,其最大仰角为70度,另分别设有普通炮弹及对空炮弹所专用的扬弹机。俯角与前型同样为5度。但经过实际测试后,炮弹太重的关系影响了发射速度,导致射击间隔过长,因此很难在实战中发挥作用。顺带一提,与高雄型有着同样思维的英国郡级重巡洋舰亦为同样失败。
高雄、爱宕、摩耶与鸟海最终时的舰桥形状及起重机的配置各有不同。摩耶在战时中损伤修理的时候与高雄、爱宕接受同改样的改装,将第3主炮塔撤去,最以代之的为设置2座连装八九式127毫米高射炮。在昭和14年的改装中,拥有鱼雷发射管16门、高射炮8门。
防御
战历
各舰在太平洋战争中各地活跃,并取得不少战绩。其后4舰同时参加莱特湾海战,但除高雄以外,其余3舰均相继沉没,而唯一生还的高雄在战时1945年遭英国潜艇XE3号攻击,失去行动能力,于新加坡大破搁浅处于瘫痪状态。1946年10月,由英军拖曳航至马六甲海峡自沉。
同型舰
-
高雄
-
爱宕
-
摩耶
-
鸟海
流行文化
关联项目
参考书籍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