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若敖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若敖氏[1],又称若敖族[参考 1][参考 2]或若敖氏之族[2]。是活跃于春秋时期楚国芈姓家族,传统说法认为若敖氏祖先为楚国国君熊仪,若敖氏即是以他的谥号若敖为族称,然而新出文献却显示若敖氏是楚国远祖鬻熊之子侸叔的后裔[3][4]。在其内部又分鬬氏成氏两个支系。若敖族的成员鬬伯比鬬廉鬬祁鬬勃鬬㝅於菟(子文)、鬬般成得臣成大心成嘉等人在楚武王楚庄王时代长期担任军政要职。经过楚庄王九年的若敖族之乱后,若敖族的地位迅速下降,但其后裔仍不时出现于春秋末期和战国的楚国政坛。

历史

早期

若敖一族的祖先是于西周末至东周初年在位的楚君若敖。据《左传》记载,若敖娶之女为妻,生鬬伯比。[5]鬬伯比和同胞兄弟鬬廉及族人鬬祁都是于楚武王时期为官,其中鬬祁更是担任令尹。

兴起

鬬伯比之子为鬬㝅於菟(子文)。在楚成王八年其族人鬬班除掉对楚王之母有野心的令尹子元之后,他便接任令尹之职。[6]子文是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政治人物,他上任之初就以自家的财产来资助楚国,后世称之为“毁家纾难”。[7]在担任令尹的二十余年间曾两去其职,也从不对此感到报怨。若敖族自子文开始世为令尹、司马。

经过几代人的经营,若敖族在楚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但对令尹等职位有决定之权。如子文去职之后,就指定族人子玉(成得臣)为继任人选。[8]面对当时另一大家族𫇭氏成员𫇭吕臣的质疑,[9]子文回应道:“我这样做正是安定国家,子玉有大功而没得高官,像他这样的人才又有几个?”[10]而且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若敖六卒,子玉在对晋国的战争中就以若敖六卒为中军。[11]之后因为城濮之战的失败,子玉被迫自杀。令尹也改由𫇭吕臣担任,但实权仍在若敖族之手。[12]

与王室的矛盾

楚成王想立长子商臣为嗣,当时的令尹鬬勃(子上)劝阻道:您现在还年轻,宠爱的女人又多,若早立太子将来又反悔的话,恐怕会引起内乱。楚国的国君向来是立小儿子,而且商臣为人残忍,不宜立。成王并没有听从,仍坚持立商臣为太子[13]

后来到楚成王四十五年(公元前627年),晋国阳处父,子上领兵救援,和晋军隔泜水相峙。阳处父担心军队长期对峙会消耗过大,便派人向子上建议晋军先后撤,楚军再渡河进攻。不然的话,就由楚军后后撤,晋军来攻。子上意欲渡河,但被成大心劝退。于是子上便令楚军后撤,让晋军渡河来战,却不料阳处父趁机宣扬说是楚军逃走了。子上班师回国后,被太子商臣诬陷说是接受了晋国的贿赂才撤退的。于是被成王所杀。[14]

城濮之战失败后,令尹子玉自杀,司马鬬宜申(子西)则贬为商公。后来子西偷入郢都被发现,于是再贬为工尹。商臣弑父即位后是为楚穆王,子西又联合族人仲归(子家)意欲谋弑穆王未遂被杀。[15]从此,若敖族和王室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Remove ads

叛乱

鬬克曾在楚成王三十八年(公元前634年)秦晋联军攻时被秦国俘虏,楚成王四十五年时(公元前627年),秦晋之间又发生殽之战,鬬克便被放回国,以求与楚国交好。他在两国结盟的过程中出力很大,最后却没有受到重用。[16]等到楚穆王去世后,其子楚庄王幼年初立之时,正逢令尹成嘉(子孔)和太师潘崇攻打舒姓诸侯国。鬬克就联合求令尹而不得的公子燮作乱,他们先是加筑郢都的城墙,在派人暗杀子孔不果后,又企图将庄王挟持往商密。但两人最终被庐戢梨和叔麋诱杀。[17]

楚庄王初年,工正𫇭贾阴谋诬害令尹鬬般(子扬),导致鬬般被杀。使得司马鬬椒(子越)成为了令尹,他自己则任司马。[18]等到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鬬椒又以若敖族的武装囚杀𫇭贾,并以烝野为基地,发动针对王室的进攻。叛乱最终遭到失败,子越本人在叛乱中被杀,[19]其子苗贲皇则逃往晋国。事后,若敖族的大部分势力都被消灭。[20]

Remove ads

幸存者

叛乱之时,子文的孙子箴尹克黄正出使齐国,在回国的途中知道了叛乱失败的消息,虽有随从再三警告,但他仍以有君令在身为由回国复命,之后又自行请求主管法律的司败拘禁他。庄王感叹当年子文治国的功绩,于是让克黄官复原职,并将他改名为“生”。[21]克黄的后代鬬弃疾鬬韦龟鬬成然鬬辛四代也都在楚为官,但地位明显下降,鬬弃疾甚至只担任位阶较低的宫厩尹

后来在楚灵王十一年(公元前530年)时,楚灵王曾以若敖氏之余的理由将成虎杀害。[22]说明若敖氏之乱时,成氏也有人幸存。

春秋后期

若敖族失势后,楚庄王、楚共王楚康王三代先后重用𫇭氏和公室成员。楚郏敖四年(前541年),楚共王次子公子围弑侄夺位,是为楚灵王。[23]灵王是名残暴的君主,他早在任令尹期间就曾杀大司马𫇭掩,尽取其室。[24]刚即位就先后夺去鬬韦龟、鬬成然父子和薳居的田邑,之后又以若敖之余的理由杀成熊。[25]于是鬬成然、薳居、许围、蔡洧及楚共王其余的三个儿子公子比公子黑肱公子弃疾联合起来反抗楚灵王的统治。他最终也在逃亡中自杀,[26]其位则最终落入公子弃疾之手。

公子弃疾即楚平王,平王即位后,鬬成然也因功官居令尹。但其自恃有功,不知有度。又与养氏家族结党营私,贪得无厌。他的行为令平王非常不满,结果被杀。因念及若敖族以前的功劳,他本人也有佐立之功,便将其子鬬辛封于郧。[27]

楚昭王十年,吴国大举攻楚。楚昭王携弃郢都逃往郧。鬬辛的弟弟鬬怀想杀他为父报仇,鬬辛先是对他进行劝阻,随后又和另一个弟弟鬬巢带领昭王逃往随国[28]后来申包胥求得秦国援军,又加之吴国的内部原因,终令吴军撤军。楚昭王返回郢都后,鬬辛兄弟三人都得到了赏赐。[29]

Remove ads

衍生的氏

在若敖族的后代中随着时间的发展,又衍生出不少新的氏。秦汉之时,当时还存在的氏又演变成了现代的姓氏。

鬬氏

  • 鬬耆氏,鬬伯比之孙鬬耆在晋为官,有后代以鬬耆为氏。[30]
  • 鬬文氏,鬬伯比之孙鬬文在晋为官,有后代以鬬文为氏。[31]
  • 伯比氏,鬬伯比有后代以伯比为氏,楚怀王时有伯比仲华。[32]
  • 班氏,鬬伯比之子鬬㝅於菟(子文)出生之时曾被老虎喂养,楚人谓虎“班”。鬬㝅於菟的后代有人以此为氏。[33]
  • 令氏,子文曾任令尹,有后代以此为氏。[34]
  • 箴氏,子文之子鬬克黄曾任箴尹,有后代以此为氏。[35]
  • 箴尹氏,子文之子鬬克黄曾任箴尹,有后代以此为氏,[36]
  • 韦龟氏,鬬克黄之孙鬬韦龟有后代以此为氏。[37]
  • 蔓氏,鬬韦龟之子鬬成然的封地在蔓,有后代以此为氏。[38]
  • 越椒氏,鬬伯比之子子良之子鬬越椒有后代以此为氏。[39]
  • 椒氏,鬬越椒有后代以此为氏。[40]
  • 苗氏,鬬越椒之子苗贲皇的封地在苗,有后代以此为氏。[41]
  • 权氏,若敖之子鬬缗在楚武王时为尹权,有后代以此为氏。[42]
  • 鬬彊氏,若敖之子鬬彊有后代以此为氏。[43]
  • 鬬班氏,鬬彊之子鬬班有后代以此为氏。[44]
  • 季融氏,鬬廉之子季融有后代以此为氏。[45]

成氏

  • 大心氏,成得臣之子成大心有后代以此为氏,楚怀王时有黄邑大夫名为大心子。[46]

后代

若敖族世系

 
 
 
 
 
 
 
 
 
 
 
 
若敖
 
 
 
 
 
 
 
 
 
 
 
 
 
 
 
 
 
 
 
 
 
 
 
 
 
 
 
 
 
 
 
 
 
 
 
 
 
 
 
 
 
 
 
 
 
 
 
 
 
鬬伯比
 
鬬廉
 
鬬彊
 
 
 
 
 
 
 
 
 
 
 
 
 
 
 
 
 
 
 
 
 
 
 
 
 
 
 
 
 
 
 
 
 
 
 
 
 
鬬㝅於菟
子文
 
鬬子良
 
 
 
 
 
鬬班
 
成得臣
子玉
 
 
 
 
 
 
 
 
 
 
 
 
 
 
 
 
 
 
 
 
 
 
 
 
 
 
 
 
 
 
 
 
 
 
 
 
 
 
 
 
鬬般
子扬
 
鬬椒
子越
 
 
 
 
 
鬬宜申
子西
 
成大心
 
 
成嘉
子孔
 
 
 
 
 
 
 
 
 
 
 
 
 
 
 
 
 
鬬克黄
 
苗贲皇
 
 
 
 
 
 
 
 
 
 
 
鬬弃疾
 
 
 
 
 
 
 
 
 
 
 
鬬韦龟
 
 
 
 
 
 
 
 
 
 
 
鬬成然
子旗
 
 
 
 
 
 
 
 
 
 
 
 
 
 
 
 
 
 
 
 
 
 
 
 
鬬辛
 
鬬怀
 
鬬巢
 

相关条目

参考

脚注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