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鲁斯卡斯特罗战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鲁斯卡斯特罗战役
Remove ads

鲁斯卡斯特罗战役(保加利亚语Битка при Русокастро, 希腊语Μάχη τοῦ Ῥουσοκάστρου) 于1332年7月18日–7月20日在保加利亚鲁斯卡斯特罗村附近发生,交战双方分别为保加利亚和拜占庭帝国军队。结果是保加利亚获胜,双方达成和约。[1]

事实速览 鲁斯卡斯特罗战役, 日期 ...
Remove ads

背景

1329年年初,保加利亚沙皇米海尔·希什曼与拜占庭皇帝安德洛尼卡三世签署了针对塞尔维亚的秘密条约。1330年7月初,安德洛尼卡侵入北马其顿,在攻占了6个堡垒之后,他停下了进攻步伐,并未按照原计划与希什曼会师,反而是静待交战结果,7月28日凌晨,丘斯滕迪尔战役打响,希什曼被俘不久后因伤势过重而死,眼见盟友的惨烈败北,安德洛尼卡三世将军队撤出占领区,仅留下了部分守军驻防,在不久后便被塞尔维亚王储杜尚所收复,安德洛尼卡则前往了色雷斯。

丘斯滕迪尔战役之后,塞尔维亚扶持了希什曼被囚禁的儿子伊万·斯特凡上位,希什曼的妻子也是安德洛尼卡三世的妹妹狄奥多拉被驱逐出境,这送给了其一个借口,1330年秋他进攻保加利亚南部,收复了大部分1308年安德洛尼卡二世割让与保加利亚的领土,随后他返回至季季莫蒂霍,举行比赛并庆祝约翰五世的诞生。而保加利亚方面,大部分贵族因战事的失利,外加认为伊万是塞尔维亚的臣属,从而在1331年3月推翻了伊万的统治,洛维奇专制君主伊万·亚历山大登上了皇位,登基以后,亚历山大发动战役收复被拜占庭攻占的城镇,除了墨森布里亚,那里被狄奥多尔·熏纳德诺斯所管辖,坎塔库泽努斯称是因为该城拥有着大量罗马人口的缘故。[2]

Remove ads

序幕

1332年,伊凡·亚历山大与塞尔维亚人缔结了和平条约,该条约一直有效到他去世。该条约以塞尔维亚国王斯特凡·杜尚与皇帝的妹妹伊琳娜的婚姻为担保。[3]

1332年夏,维丁专制君主贝劳尔起兵叛乱,安德洛尼卡三世看到了机会,立刻集结了3000人的军队再度北上,至6月末除安基亚洛斯之外,安德洛尼卡基本夺回了一年前失去的土地,亚历山大则匆忙放弃了与贝劳尔的交战,快马加鞭抵达安德洛尼卡所驻扎的鲁斯卡斯特罗要塞,双方开始谈判,亚历山大提出以安基亚洛斯,换取扬博尔,并称这是以金换铜,双方于7月17日达成这项协议。[4]

战斗

7月17日当晚亚历山大召集的鞑靼人到来,他们原先是被拉来对抗贝劳尔的,但亚历山大此时转变了目标。拂晓时分,亚历山大率先挑起战斗,得知消息的安德洛尼卡三世则感到受骗,悲痛不已,因为大部分士兵本来期盼着条约与和平,都想马上打道回府,但情况不容退缩,拜占庭军列阵准备应战。[5]军队由16个支队组成,分成三个部分,中间6个支队由皇帝、约翰·坎塔库泽努斯和曼努埃尔·阿森指挥,左翼由狄奥多尔·熏纳德诺斯指挥,右翼由阿莱克修斯·察姆普拉孔指挥。而当安德洛尼卡看到敌人拥有压倒性优势时,命军队重新列阵为新月形,战前皇帝发表了一次激烈的鼓舞演讲,以激励将士们。

早上6点左右战役打响,两翼的鞑靼人实施迂回包抄策略,将正面交予保加利亚人,他们从后方发动攻击,经过三个小时的激战之后,纵使皇帝和将士们英勇的战斗,且阵亡不超百人,但在敌人的猛烈攻击之下,军队开始后退,因而大部分人撤退至鲁斯卡斯特罗要塞之下,市民不肯打开城门,军队就开始强行破门,在入城以后惩罚和处死了许多市民,但城中没有水源,受伤的士兵和马匹无人照料,而安德洛尼卡三世则严密封锁了这个消息,以让亚历山大确信他们无法歼灭拜占庭军,于是两边重启了谈判[6],并达成了和约。

后果

Thumb
鲁斯卡斯特罗战役纪念碑

战争最终以安德洛尼卡三世的女儿玛丽亚与沙皇的儿子米海尔订婚,拜占庭方征服的土地全部归还而告终,保加利亚与拜占庭得到了持久的和平[来源请求]

中世纪保加利亚史学家认为这场战役是沙皇伊凡·亚历山大的伟大胜利。[7]这是保加利亚与拜占庭之间长达七个世纪的巴尔干霸权争夺战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随着两大帝国在奥斯曼的攻势之下覆灭,这场争夺也终于结束[来源请求]

鲁斯卡斯特罗岩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麦克法兰海峡北入口处,因“保加利亚东南部的鲁斯卡斯特罗定居点和中世纪堡垒”而得名。[8]

参考

来源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