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鸟嘴潭人工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鸟嘴潭人工湖,是位于中华民国(台湾)的一座人工湖,位于南投县草屯镇乌溪旁,紧邻国道六号。经济部水利署斥资新台币202亿元兴建的人工湖泊。整项计划目标是完成6座可蓄水的湖泊,鸟嘴潭完工后每日供水量可达25万吨,最多每日提供100万人用水。该潭可减少彰化地下水使用,改善云彰地区地层下陷问题,并稳定区域供水,更力拼打造成为生态公园,让鸟嘴潭助攻地方发展。该潭堪称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储水建造工程。该人工湖名起源于,人工湖上游北侧一深潭区,于清领时期为往返乌溪南北岸交易之渡船位址,当地称之为鸟嘴潭,因此以历史传承意义以“鸟嘴潭”做为人工湖之命名。
![]() |
所有水库筑坝后,蓄水范围都会成为人工湖,鸟嘴潭则是经济部水利署首个以“人工湖”定义命名的储水工程,工程设计类似高雄澄清湖水库和桃园中庄调整池,不是透过筑高坝蓄水,而是向下挖坑蓄水。
Remove ads
简介
这座人工湖取乌溪地表水,兴建计划自公元2015年(民国104年)获行政院核定,历经用地取得、环评关卡,湖区于2019年8月开工,预计设6座湖区,共分成4个工程,湖区工程、管理中心新建工程、平林二号堤防工程、引水设施工程,第一期计划定于2022年完工,完成A'、A及B三个湖区有效库容合计350万立方米,相关拦河堰、取引水设施、净供水设施完成后,每日可提供9万吨水量;第二期2024年完工,完成全部六个湖区有效库容合计1,450万立方米[4][5][6],完工后将每天供应彰化县21万吨的民生用水[7],及在地的草屯镇4万吨用水[8]。并期减缓地层下陷、稳定区域供水、人工湖环境营造。目前最靠近管理中心的A、B湖区已开始供水,每天供水量约4万吨,11月将完成第一阶段每日供水9万吨目标。
在兴建人工湖之前,云林、南彰化供水来自湖山水库、集集拦河堰,北彰化则仰赖鲤鱼潭与石冈坝联合运用,但供给量仍不足,必须仰赖地下水,地层下陷危机四伏,经济部水利署因此提出“云彰地区地层下陷具体解决方案暨行动计划”,鸟嘴潭扛下重大责任。
时任行政院长苏贞昌曾于2022年4月来鸟嘴潭工地视察,除非常关注人工湖进度,特别指示树木要多种、提早种,反观一般工程都是主工程接近完工才会开始种树,凸显鸟嘴潭成为生态公园的企图心。
Remove ads
水质疑虑
在设计期间,就因为鸟嘴潭距离交流道旁的草屯垃圾掩埋场不远,衍生供水水质疑虑。不过,人工湖配合地形为东西向,地下水则是南北流向,6个湖区都有建置截水墙,可阻隔地下水流入湖区,避免水质受到影响。
撇除水质问题,民众对此处存在垃圾堆置与臭味也有抗拒心理,因此,早在水利署办理“乌溪鸟嘴潭人工湖工程计划”第一次修正时,就特别编列3亿元经费,顺便补助环保署处理垃圾场移除清运,核定工程总经费从199亿元调整成202亿元,环保署预计民国112年底(2023年底)完成所有垃圾场封场工作[9]。
友善生态
其中引水工程也有“友善生态”巧思,过去兴建的拦河堰较高,造成盖堰后堰址上下游高差过大,不利鱼类上溯,因此现在鸟嘴潭引水工程的拦河堰以贴近原来河床高程方式设计,除减少生态环境变动,更适合鱼类利用;另设计近自然鱼道、瀑布式鱼道两种不同类型的鱼道,提供给不同泳速的鱼种使用。
陆域生态也不能忽视,鸟嘴潭附近是石虎重要栖地,工程期间保护措施包含设置120公分高的护栏,还要有折角让它们跳不过来,也打造专属石虎的地下生态廊道,大型水泥管贯穿工区和乌溪之间,双管齐下避免石虎闯进施工便道酿路杀悲剧。生态廊道颇受小动物青睐,红外线照相机时常捕捉到石虎优雅通过,连白鼻心也会到此一游[9]。
周边景点
各湖区开发规模
鸟嘴潭人工湖共计设有七个湖区,数据如下: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