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盐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鹽行
Remove ads

盐行,又写为塩行,是台湾台南市永康区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位于该区西北部,因过去有许多盐商在此设行批发零售而得名[1][2]。相较于今日行政区,其范围大致包括塩洲里不含东北端、塩行里不含东南端、塩兴里、茑松里西部(国道一号以西部分)南半叶、三民里西南部(永康大排以南地区)。

事实速览 表记, 汉字 ...

历史沿革

旧盐行聚落是台江内海沿岸的港口,位于洲仔尾北边[1][2][3],明郑时期属于天兴县(州)武定里,清初为台湾府台湾县武定里,清末则属台南府安平县内武定里[1]。盐行的形成与洲仔尾盐场有密切关系,由于有许多盐商在此设行批发零售盐巴,所以聚落命名为“盐行”[1][2][3]。但是随着洲南场[注 1]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毁于水灾,导致居民四散[1][2][3],自此开始逐渐没落[1][2][3]。后来在清嘉庆十年(1805年)又受到蔡牵率众侵扰影响,道光元年(1821年)[注 2]、道光三年(1823年)又受到洪水破坏[1][2][3]。在接二连三受到重创后,旧盐行聚落在清末已逐渐荒废[1][2]

日治时期,盐行先是归台南民政支部安平出张所管辖,之后陆续归台南县湾里辨务署、台南厅大目降支厅管辖,最后行政区划改为台南州新丰郡永康庄盐行大字[1]。二次大战后,盐行、洲仔尾、六甲顶合并为台南县永康乡盐行村[1]。民国35年(1946年)新化大地震重创盐行,之后居民于省道台1线(中正南路)与南142线(仁爱街)汇合处的西边与西南边重新建立聚落,也就是现今的盐行聚落[1][2][3]。民国71年(1982年)再将台1线以北地区设为“盐洲村”,慈灵庙西边设甲顶村[1]。民国82年(1993年)永康乡升格为永康市,盐行村也改成盐行里[1]。民国107年(2018年),有鉴于当地人口快速增长,遂再将盐行里一分为二,新增盐兴里,范围为省道台1线以西。

本聚落地理位置邻近中华民国国道永康交流道,国道客运皆有停靠,未来亦将在交流道西侧的物流转运专区兴建永康转运站。行经本聚落的中正南路厂房林立,是座工业区,带动就业人口居住。南侧与北区郑子寮柴头港溪相隔,两地形成一日生活圈。境内有两间连锁大型卖场家乐福爱买进驻,为当地带来不错的生活机能,宗教信仰中心有盐行禹帝宫盐行天后宫[2],大专院校有台南应用科技大学南台科技大学

Remove ads

交通

公车、客运

更多信息 路线, 经营业者 ...
  • 国道客运
    • 2023年3月24日中午12时起原“盐行”站废除,改停靠“永康临时转运站”
更多信息 路线, 经营业者 ...

设施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