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黄亚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黄亚福,SMJ(Wong Ah Fook,1837年—1918年9月12日)[1],是马来西亚柔佛州著名的港主和企业家,祖籍为中国广东省台山市都斛镇松堡眼镜村[2],字彦廷,号甫田。原名黄福基,在南洋通称黄福或黄亚福[1]。于1854年移居至新加坡,原为一名木匠,过后发展成橡胶种植园主及建筑商,并成为柔佛州政府的主要建筑承包商。他与苏丹阿布峇卡和皇后花蒂玛(黄亚娇)[3]的关系很好,新山的许多历史建筑物都是他承建的,包括柔佛大皇宫和新山监狱。因曾承包柔佛苏丹王宫工程,而获苏丹颁发柔佛王室效忠勋章。在新山创办柔盛公司、柔盛饷码[4]和谦源公司[5][6]。
![]() |
Remove ads
早期人生
1854年,16岁的黄亚福乘船来到新加坡后便在此开始了自己的小生意[7]。
初到新加坡的黄亚福原为一名木匠,收入不高,由于勤俭,有些积蓄便开始了自己的建筑承包事业[1]。
曾于34岁时回中国娶太太赵氏和妾彭氏。赵氏乃台山田头村赵信芳之二女,为赵仲宝之后,之后重回新加坡[1]。
之后便在柔佛政府的要求下在柔佛开始了自己的生意,成为了当时柔佛最大的政府建筑承包商之一[7]。 1903年柔佛苏丹颁发S.M.J.勋章予黄亚福来感激他对于柔佛的贡献[8]。柔佛苏丹知道黄亚福善于建筑,便让他建造柔佛大皇宫,新山监狱,还有新山沿岸的长堤[1]。
在柔佛新山,他也是1878年创设的广肇会馆的创办人,并自1878年起至1918年担任会长。1906年,黄亚福将兆南街的两间店屋和一片土地赠给广肇会馆作为会馆的会所,会馆建筑物于1907年落成。2010年,新山广肇会馆双层楼旧会馆已改装为文物馆[9][10]。
在1892年,他从苏丹阿布巴卡手中接获一张地契,作为他协助州政府重新取得税收控制权的奖赏,而此地区即是纱玉河东岸的土地,而发展成为甘榜黄亚福,而它的居民主要是广府人,成为城中的广府人区。主要的道路也被命名为黄亚福街,而甘榜中的3条小路即以他的3位长子的名字命名,即是兆南街、兆焜街和兆镇街。
之后他也进行甘蜜与胡椒的种植,并成为包税区主以及开设银行。身为银行家,他于1903年与人合资,开设马来亚第一间华人银行新加坡广益银行[11]。
1905年,在黄亚福和邱雁宾、陆寅杰、何乐如等27名华商的号召下,成立了新加坡养正学校[12]。
1910年,黄亚福成立广惠肇留医院[13]。 1911年2月23日,黄亚福与当时的殖民地总督约翰·安德森正式签署了文件,广惠肇留医院取得99年的地契,并且每年地税只需缴付1元[14]。并购下大片土地充作华人义山。
黄亚福街是以其命名的街道,乃为新山市中心最繁忙的街道之一。已故的吴德州(Goh Teck Chow)夫人讲述,看到黄亚福先生拿着一把雨伞在烈日下,监督建造黄亚福街的情景。
黄亚福于逝世前几年视力不良,但是于逝世前2个月从几个项病痛中康复。逝世前10天,黄亚福患上了流感导致患上肺炎而逝世[7]。
Remove ads
公共服务
新山许多历史建筑物都是他承建的,包括1866年完工的柔佛大皇宫[15][8][16]、1892年12月完工的泰瑟尔皇宫[17]、拿督翁惹化位于武吉申荣(Bukit Senyum)的官邸[18]和新山监狱[8]。
殊荣
1903年黄亚福获得由柔佛苏丹册封的柔佛王室效忠勋章S.M.J.[8]。
家族
黄亚福有5子4女,儿子为黄兆南(黄景棠,黄绍平)、黄兆焜、黄兆镇(黄子静)、黄兆珪及黄兆源[8],女儿为黄丽珊、黄美好(黄典娴)、黄蕙𬙋和黄美焕[1]。黄兆南是黄亚福的长子,他被送回中国接受传统的教育,并金榜题名。而黄兆焜则是他的次子,协助他打理生意。黄兆镇是第一位考获牛津大学法律系学士的马来亚华人。在柔佛比较出名的是他的第四儿子黄兆珪,他是一位律师,也是大战前后州议会的一位成员,以拿督S. Q. Wong称著于新山社会。黄兆源毕业矿科[1]。
黄兆南(黄景棠,黄绍平)(1870—1916),在新加坡度过童年,13岁时回广州。27岁拔贡,后有候选道官衔,但未任实职,主要致力于工商业,是清末广州商界参与政治活动的活跃人物。1904年广州商务总会成立时,被选为坐办。他曾参与潮汕铁路的兴建,1906年粤路公司创办时的关键人物。他投资开发广州的芳村地区,还提出过修建广州珠江大桥的计划。他妻子是马励芸(马朴卿的孙女)。1904年,黄兆南、马励芸夫妇在广州创办第一间女子中学“私立坤维女学”(广州私立坤维女子中学的前身)[19]。1907年创办“广东七十二行商报”[20],1916年在广州病逝。
黄兆焜(1883—?)主要帮助管理他父亲的业务,居新加坡,退休后搬到香港。儿子黄秉干是前的近律师行合伙人。
黄兆焜在1930年代建于它位于香港薄扶林沙宣道33号的3层高住宅。1970年,房屋售予商人霍英东。[21]
黄兆镇(黄子静)(1885—1962)[22],生于新加坡,莱佛士书院毕业,负笈英国牛津大学及内宇法学院,1913年考获律师资格,回国后,居广州、澳门、香港,热爱中国文化,书画古物收藏极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经常召集文人墨客在广州寓所小画舫斋雅聚。
黄子静妻子的家族是新会县富商罗氏家族,在广州市杉木栏经营罗有记庄口,收购中药、丝绸、炮竹、花生油、中乐器和各种大宗土产,外销南洋。历时半个世纪,于1853年,再增设'罗奇生'出口洋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国民政府成立不久,政局动荡,罗氏后代因经营不善,以致业务萎缩,放盘出售鹪,先将江门罗奇生转让给同乡赵氏。后来黄亚福收购了其余全部罗氏企业,再在国内外招入新股,易名为'罗奇生'公司。[23]
黄子静的儿子黄秉章是在香港'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创办人之一,在1997年,与德勤香港合并。黄秉章的儿子黄匡源是前香港立法局会计界功能界别议员。
黄兆珪(1888—1980)是一位律师,在柔佛(Johor)比较出名,也是大战前后州议会的一位成员,以拿督S.Q.Wong称著于新山社会。
黄兆源(1889—?)毕业矿科,管理黄兆珪在丰盛港(Mersing)的锡矿,后来开办了自己的承包公司。
黄美好(黄典娴)是东南亚地区华侨教育的先驱者之一。在1905年在新加坡创办了华侨女学,并担任校长。中国清朝政府要到1907年才公布章程条例,落实女子教育政策,黄典娴却比清朝政府还早两年就已在新加坡华人社会创办女子学校。
黄美焕的丈夫是'白见三'。白见三担任'罗奇生'公司总司理兼广州两间罗奇生司理,总公司仍设在新加坡,黄亚福自任董事长[23]。
Remove ads
逝世
1918年9月12日上午11点半[24],年届82岁的黄亚福在其位于新加坡甘榜爪哇路80号的住家逝世[7],葬于新加坡广惠肇碧山亭。
纪念
为了纪念黄亚福对新山的贡献,柔佛州新山市的一条主要单行道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黄亚福街(Jalan Wong Ah Fook)。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