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黄大洲
臺灣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黄大洲(1936年2月7日—),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台湾台南市善化区人,中国国民党籍。省立台南一中、国立台湾大学毕业,与前总统李登辉有师生之谊,在1971年获得美国康乃尔大学农经学博士。其仕途屡经李登辉提拔,先后出任台湾省政府秘书长、台北市政府秘书长等职。1990年5月代理台北市市长,当年10月经台北市议会同意后正式出任市长。是到目前为止最后一位官派直辖台北市市长。
1994年代表国民党竞选(直辖市首任民选)台北市市长落败。其后,历经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行政院政务委员、中华奥会主席等要职。卸任奥会主席后,返乡重拾农经学专长,于台南市善化区经营草莓园[1],并试验“高架草莓栽培法”培育成功,使得草苺可以生长在架上,不必弯腰拾采[2],另外亦于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担任教授。
Remove ads
生平
黄大洲先生1936(民国25年)年出生于台南,就读台湾大学时,指导教授是李登辉,国立台湾大学毕业后,1964年获亚洲基金会奖学金,随后至美国康乃尔大学修读哲学硕士。1966年返国后,受聘于国立台湾大学担任农业推广学系。1968年第二次出国,入康乃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71年获康乃尔大学农经学博士学位,回台大农推系,为副教授。
1979年8月1日,经当时之台北市长李登辉之提拔,出任市长“机要顾问”兼“研考会执行秘书”。1981年12月5日,李登辉升任台湾省主席,转任省府副秘书长。1984年,重回台大担任教授并兼总务长。1987出任市府秘书长。
1990年6月1日,时任官派台北市长的吴伯雄获新任行政院院长郝伯村之邀入阁担任政务委员;黄大洲以市府秘书长身份代理台北市长。
1990年8月8日,经建会委员会同意台北市政府所提基隆河截弯取直案﹝基隆河中山桥至成美桥段﹞。1990年10月13日,台北市议会以37票同意黄大洲正式出任市长。1993年3月23日,台北市议会行使市长同意权记名投票,以34票同意续任台北市长。
官派台北市长任内主要政绩如下:[3]
1994年,他被中国国民党提名推荐参选首届民选台北市长,提出“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不要在狭隘的省籍情节上打转”。结果因在国民党和新党分薄票源的情况下,落败于在野民主进步党候选人、立法委员陈水扁。
1996出任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1997出任行政院政务委员。
家庭
著作
- 《一座公园的诞生:大安森林公园纪事》:中视文化公司1997年8月初版,ISBN 957-9276-09-9
- 《更新:中华路的重建》:正中书局2001年7月出版,ISBN 957-09-1375-4
- 《改造:基隆河截弯取直纪实》:正中书局2001年7月出版,ISBN 957-09-1374-6
- 《感恩的忆述:黄大洲的人生传奇》:时报文化2020年2月出版,ISBN 978-9571384566
- 《李登辉总统僚属故旧访谈录(上册)》:国史馆2023年6月出版,ISBN 978-6267269336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