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黄门 (佛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黄门(梵语、巴利语 paṇḍaka;藏语 ma ning),音译半择迦、般吒、般荼迦、半择、半挓迦。意译为阉人、不男,即指男根损坏、无法作用之人,是佛教经典的名词[1][2],与古代印度阿育吠陀医学(如,Charaka Samhita)对精液和不孕的认识有关[3][4][5]。
语源
巴利语paṇḍaka的主要涵义为“阉人”,与此相关的词汇运用被确凿发现在几种印度-雅利安语支、达罗毗荼语系当中,意思为“阉人,弱者”。传译至中国后,以阉人的代称“黄门”译之。东汉时黄门令、中黄门等官均为太监所任,故称太监为“黄门”[1][9]。
记载
Remove ads
法藏部律典《四分律》,提到五种黄门:生黄门、犍黄门、妒黄门、变黄门、半月黄门[10]。说一切有部律典《十诵律》,亦提五种:生不能男、半月不能男、妒不能男、精不能男、病不能男[11]。《根本萨婆多部律摄》提五种:生、半月、触抱、嫉妒、被害[12]。大众部律典《摩诃僧祇律》,则提六种:生、捺破、割却、因他、妒、半月[13]。犊子部律典《佛阿毘昙经出家相品(佛阿毘昙论)》亦提六种:生、断、捼、不触、嫉、半月[14]。赤铜鍱部的巴利语《善见律毘婆沙》提到五种:灌洒(āsitta)、嫉妒(usūya)、除去(opakkamika)、半月(pakkha)、生(napuṁsaka)[3]。
俱舍论说有扇搋(śaṇḍha)和半择迦(paṇḍaka),普光俱舍论记解为,扇搋两种:本性、损坏,半择迦三种:半月、灌洒、除去。大乘阿毘达磨集论说有五种:生便半择迦、嫉妒半择迦、半月半择迦、灌洒半择迦、除去半择迦,瑜伽师地论合为三种:全分半择迦(生便)、一分半择迦(半月,灌洒,嫉妒)、损害半择迦(除去)[15][16][19][18],其节略异译本《决定藏论》同说三种:具足不能、有时非时(半月、摩触、见他)、毁伤损害[17]。
一切经音义提到五种天、犍、妒、半月、变[20]。翻译名义集提到扇搋(生)、留拏(犍)、伊梨沙掌拏(妒)、半择迦(变)、博叉(半月)[23]。《容斋随笔》(抄自一切经音义)提到伊利沙(妒)、扇搋、博叉(半月)、留拏(割),而以半择迦为总名[24]。《广嗣纪要》提到生、犍、变、半、妒[7]。《本草纲目》提到天、犍、漏、怯、变为五不男[8]。
美国语言学家Allan R. Bomhard,指出巴利术语paṇḍaka黄门具有两层不同涵义。第一层涵义是“阉人”,第二层涵义指的是那些“性上瘾者”或“性瘾症患者”,而这可能是pakkhapaṇḍaka(半月黄门)这个词的实际涵义(古印度医书Charaka Samhita则有提到半月不能男和过度纵欲有关[3])。
他进一步推断,律典所记载,佛陀下令要被逐出的黄门比丘,正是这种被性欲望所征服,到处试图说服别的比丘及僧团外人和他行淫的人。他是因为先天无法控制其性欲望的“性欲亢进”,而非其性行为的对象被逐出僧团[9][25]。
出家规定
据《四分律》所载,曾有黄门出家受具足戒,向僧团中的比丘、沙弥求欢,也找了守园人和放牛羊人。在《十诵律》中,还提及也找了比丘尼、沙弥尼。在家居士讥嫌此事,佛陀于是制定黄门不得出家受具足戒,而那些已经出家的黄门,则要离开僧团[10][29]。美国语言学家Allan R. Bomhard推断该黄门比丘,是因为先天无法控制其性欲望的“性欲亢进”,而非其性行为的对象而被逐出僧团[9][30]。《戒律学疑难》一书(已绝版)则解释,若许黄门出家受具足戒将使人误会,以为男人为不能男(没生殖器或生殖器有问题)才要出家修梵行。
根据《四分律》以及其它部派的律典,出家受戒时,需要问受戒者是否黄门,为不许出家的十三难事之一[31],依照汉传佛教明清时期的戒律仪规,而作此问[32][33]:
- 汝非生(谓,人从生来,男根不满,是名生不男)、犍(谓,人以刀去其男根,是名犍不男也)、妒(谓,男根似无,见他行淫,因生妒心,遂感有根,是名妒不男)、变(谓,〔根〕能变现也,遇男则变为女,遇女则变为男,是名变不男)、半(谓,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是名半不男也),五种不男人否?
依《毘尼心》(出于敦煌写本)记载,黄门与前五难,同属烦恼障重,故此不能出家受具足戒,纵然受戒亦不得戒,需要还俗[34]:
- 五黄门(有五种黄门。一生黄门。二形残黄门。三姤黄门。四变黄门。五半月黄门)。此五种人,多烦恼,阙于持戒。烦恼障重,不发大戒,名为难)……此十三难前五烦恼障重。中五业障重。后三报障重……一形之中不可改易。若未受戒不得受。若已受戒不得戒。不应向礼。应灭傧。
依《摩诃僧祇律》除去、生、灌洒、嫉妒、半月,不应与出家,而后三种若已出家不应驱出,但若淫起应驱出[13]。据《巴利律藏》注释书,仅除去(opakkamika)、生(napuṁsaka)、半月(pakkha)这三种paṇḍaka黄门类别是被禁止出家,并提到后一种在特定月相也可出家受戒[9][25][3]。《十诵律》说四种不能男,若与出家应驱出。若出家受戒后,成为病所伤成不能男,舍戒后还欲出家,亦应驱出[11]《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则说病所伤成不能男受了具足戒,若性行不移还依旧位,若性改变应驱出[12]。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