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黎子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黎子松(1915年—1951年12月19日),广东省东莞县人,中国共产党员,曾担任新竹县立中学国文教师,任教期间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大同盟”,因受傅炜亮案之影响组织遭破获,并判处死刑。[1]
生平
黎子松广东省东莞县人,1939年抗战期间即已在东莞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员,加入游击队政训员,但于同年11月遭上级批评后,以工作繁重为由返回广州,并就读广州大学,广州大学文学系毕业后曾于广东省英德县任中学教师,之后,在海康县政府教育科担任督学及教育科员,1947年9月来台担任新竹县立中学国文教师。
由于黎子松思想仍倾向社会主义,而1947至1949年间国共内战,国民政府三大战役全面溃败后,共军进一步向台湾逼近,黎子松于1949年1月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大同盟”,并先后吸收郑诗礼、黄竹樱、傅如芝、周贤农入会[1][2],在新竹期间结识兴中书局老板傅炜亮,傅炜亮系台大机械系肄业生,受同学罗吉月吸收加入省工委学工委台大工学院支部成为共产党员,并受王超伦领导,由于四六事件后,台大及师院遭到清查,傅炜亮返回故乡开书局营生,然而傅仍参与台大工学院支部活动,并向书店女员工灌输社会主义思想,引起其妻之怀疑丈夫外遇而报警,不料竟意外演变成叛乱案[3],黎子松因与其有联系而遭到审讯逮捕。由于黎子松有写日记的习惯,其日记对于行程交代详细[4],警方因此搜捕大量涉案学生,1951年9月8日台湾省保安司令部判决傅炜亮、黎子松死刑[5],1951年12月19日枪决于台北市水源地刑场[6][4]。
Remove ads
纪念
由于黎子松在狱中惊闻其教过的女学生傅如芝、黄竹樱等遭到逮捕,写了一首歌《木棉花又开了》,此曲在监狱中流传。歌词目前铭刻于新竹二二八纪念公园和平纪念碑。
近年解密的资料显示,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共中央有关进攻台湾的决策,秘密派出1500多名干部赴台湾。[7]201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兴建无名英雄广场位于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纪念来台湾在1950年代被处决的“隐避战线烈士”而设立。广场上立有无名英雄纪念碑,黎子松[8]、傅如芝、傅炜亮皆为烈士,铭刻其上以资纪念。
幸存者回忆
由于新竹市立中学受傅炜亮案影响,遭到逮捕的学生不少,根据幸存受难者周贤农的回忆,黎老师与其他科老师教法大异其趣,上课经常讲国内外时势,经由他的介绍在新竹北门的兴中书局买到巴金及鲁迅的书,思想左倾不少,尔后老师甚至做家庭访问让他受宠若惊,但实际上访谈多与课业无关而以思想教育为主,由于黎老师把邀请那些同学参加什么活动都写进日记,日后成为判决的重要依据,让我很不以为然,有一天,黎老师来我家,邀请我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大同盟,我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他在小纸张上写了一些誓词要我跟着念,然后用打火机烧掉,之后老师要我吸收几个同学加入....[9][10]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