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黑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黑雨(くろいあめ)是广岛市原子弹爆炸、长崎市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用语,指在原子弹投放后降下的一种具有黏性、大粒的雨,其中包含着在原子弹爆炸时卷起的泥巴、灰尘、煤烟、重油以及放射性物质等。属于放射性落下灰的一种。[1]
概要
在曾经被投下原子弹的广岛市,有记载着有关黑雨的事件。此外,法国核试验穆鲁罗阿环礁[2]和苏联核试验场塞梅伊周围也有原子弹投下后降雨的记录。[3]
关于发生在广岛市西北部的黑雨,是一场强烈辐射的豪雨。由于这场雨水受到严重辐射污染,直接接触雨水的人受到二次被曝,导致受到急性辐射线损伤,主要表现包括头发脱落、牙龈大量出血、呕血等急性发作。一些受害者并不知道这场雨具有害性,甚至有人因口渴而喝下雨水。爆炸受害者在水源被污染的情况下,突然死亡的情况屡见不鲜。河里的鱼也大量死亡漂浮在水面,饮用受到污染的井水的人中,多数出现严重的腹泻症状。[4]
在长崎市同样留有黑雨的记录。这场雨不仅影响到未受爆炸波及和热线伤害的地区,还带来了广泛而严重的放射性污染。
广岛市降雨区
根据气象技师的调查,广岛市的黑雨降下范围分为“大雨地区”(南北19公里、东西11公里,降雨共1小时以上)和“小雨地区”(南北29公里、东西15公里,降雨不满1小时)。根据这一测量,国家仅向“大雨地区”居住的爆炸受害者提供健康检查和罹患特定疾病时的被爆者健康手册。但实际上,在远离该区域的地区也有降雨报告,因此对这一标准也接获多项批评。
近年来,广岛市通过对爆炸受害者进行听取调查发现,实际的降雨范围比过去的判断远得多。此外,广岛大学原子弹放射线医科学研究所的星正治教授等在2008年至2009年进行的调查中,发现距离爆炸中心8公里的“小雨地区”的土壤中检测到了铯-137[5][6]。
基于这些事实,广岛市于2010年度宣布,将花费两年的时间,重新基于原子弹投放当日的气象状况进行黑雨降雨范围的模拟。广岛市向厚生劳动省提出扩大降雨范围的要求,希望借此扩大对爆炸受害者的支援范围,然而厚生劳动省的专家检讨会于2012年1月20日做出结论,即“确定降雨范围是困难的”。[7][8]
Remove ads
长崎市降雨区
在长崎市的原子弹爆炸中同样有记载着黑雨的降雨情况[9][10]。1975年,林京子以《祭りの场》一作获得群像新人文学奖及第73回芥川赏,书中描述了母亲在谏早市居住并经历黑雨的情景[11]。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下村脩在他的著作中载述了他在谏早市被黑雨淋湿的经历。
与广岛相比,有关黑雨的降雨记录相对较少[12][13]。这一现象与原爆当日的气象条件、降雨地区的人口密度等有关,特别是山区有更多的森林和树木。此外,降下的不仅仅是雨水,还有灰尘和尘埃,广泛地散落在地面上[9][13][14]。从1945年9月到10月,多个地点都记录了地面残留的辐射值,包括熊本市在内[15]。同时,长崎西山地区居民的血液检查(白血球数等)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有相关记录[16][14]。
在工藤洋三和金子力的著作《原爆投下部队》的第175页,刊载了三张从B-29轰炸机飞越橘湾上空拍摄到的蘑菇云照片。其中一张照片显示了蘑菇云的东侧(东长崎地区和谏早方向)延伸出的阴影(由原爆产生的大量降下物)[17]
健康影响
原爆伤害调查委员会(ABCC)自1950年代以来一直进行着有关被爆状况的面谈调查,其中包括有关黑雨的问题。尽管这一事实在2011年由放射线影响研究所披露,并且数据已经整理,但直到2012年12月,才公布了一项有关在广岛受到黑雨影响的被爆者和未受影响的被爆者之间,罹患癌症和白血病的患病率没有显著差异的研究结果。
在长崎的数据中,雨中的被爆者死亡率比未受雨影响的被爆者高出30%,但由于雨中的被爆者数量远远少于未受雨影响的被爆者数量,因此无法下定论。[18]
改编作品
井伏鳟二的小说《黑雨》以广岛原子弹爆炸的主题而闻名。该小说于1965年在《新潮》杂志上连载,最初的题目是《侄的结婚》,但在连载进行中改为《黑雨》。这部作品以重松静马的著作《重松日记》为原始资料进行创作,并在今村昌平的指导下于1989年改编成同名的电影《黑雨(电影)》。
与2011年3月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有关,日本创作歌手齐藤和义于同年的隔月在YouTube上公开了批评核电厂的歌曲《ずっとウソだった》(一直都是谎言),在歌词中提到了“黑雨”。
2023年11月3日上映的日本电影《哥斯拉-1.0》中,哥斯拉于银座上陆后,以热能射线(原子吐息)攻击位于国会议事堂的坦克团队后产生如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之后亦有黑雨于银座范围出现。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