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鼓浪屿公共租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鼓浪屿公共租界
Remove ads

鼓浪屿公共租界(英语:Kulangsu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是中国在清末到民国时期的3个公共租界之一(另外两处公共租界是上海公共租界芜湖公共租界)。

事实速览 鼓浪屿公共租界 Kulangsu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政府 ...
Thumb
从日光岩顶上俯瞰鼓浪屿和对岸的厦门
Thumb
鼓浪屿遍布租界时代遗留的欧洲风格的老房子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占领了鼓浪屿,直到1845年才撤军。1843年后,厦门根据《中英南京条约》开辟为通商口岸,英国另在厦门本岛内港海岸获得了一块滩地兴建英租界,鼓浪屿则保持原有风貌。

Remove ads

历史

  •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统治台湾,为避免日本进一步觊觎厦门,清朝政府决定寻求“国际保护”,请列强“兼护厦门”[1]

这样,厦门地区就形成2个租界隔海对峙的局面。厦门英租界面积狭小,完全是商贸区;而鼓浪屿面积较大,形成大规模的西式住宅区。

  • 这段时期,有很多传教士来到鼓浪屿,他们建立的学校对中国现代教育有重大影响[4],例如:1898年,英国牧师韦玉振与夫人韦爱莉到鼓浪屿传教时创办的“怀德幼稚园”是中国第一所幼儿园(现已更名为日光幼儿园)[5]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