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0.5厘米突擊榴彈炮42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0.5厘米突击榴弹炮42(德语:Sturmhaubitze 42, Sd.Kfz 142/2, StuH 42)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以三号突击炮为基础开发并投入使用的一款突击炮[1]。
![]() | 此条目翻译自其他语言维基百科,需要相关领域的编者协助校对翻译。 |
Remove ads
简介
1941年中期,伴随三号突击炮F型换装75毫米StuK 40 L/43反坦克炮,以及E型之前所装备的7.5厘米短炮管StuK 37 L/24榴弹炮面对步兵支援和碉堡时威力渐显不足,德国的陆军兵器局第六课,规划同以三号突击炮为基础,研究攻击碉堡等坚固的防御工事为目标的新型车辆[2]。
车体设计由戴姆勒与梅赛德斯-宾士负责,炮架的设计则由莱茵金属负责,以三号突击炮E型为样本,搭载加装了电子击发设备及炮口制动器的10.5 厘米 leFH 18榴弹炮的试验车在1942年十月制造完成,当时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十分关注并鼓励量产,在该年的十一月末,有9辆参与了列宁格勒围城战。
(索谬尔战车博物馆)
初期的量产型是以F/8型的底盘为基础,后来则改变成以G型底盘来进行生产。由于资源匮乏的关系,炮口制动器在较晚期的生产车辆上会被省略。包括由三号突击炮F/8、G型衍生而来的型号在内,此车辆在德国投降前,由Alkett工厂一共生产了约1,300辆(一说1,212辆)[2][3]。
在较早期的资料中,曾经提到因为伴随着三号突击炮的长炮管化,而使得任务变成以反战车任务为主的关系,因此开发出回归本来的任务取向的新型车辆。不过后来证明本车型的开发时间就如上述,早于三号突击炮长炮管化的时间,因此是错误的。
根据实战时曾使用过此车的士兵有着“对抗步兵时十分有用”、“如果只能有十辆突击炮,其他型号只要有7辆,此车就应该有3辆才是正确的比例”等正面评价。[来源请求]
Remove ads
弹药
由于10.5厘米榴弹炮的炮弹与发射药需分别装填,本车射速仅约达每分钟5发。间接射程时的最大射程虽可达5400米,但是在战场上的目标通常都不会超过2000米。
相较于三号突击炮,StuH 42弹药可提供更大的爆炸威力。三号突击炮使用的7.5厘米榴弹弹重仅5.74公斤(约含0.68公斤装药),而10.5厘米榴弹的弹重高达15.55公斤(约含1.4-1.75公斤的装药)。爆炸时的有效破片散布深达10米,宽达35米。
-
于在阿纳姆战役中的StuH 42 (无炮口制动器)。
-
待命中的StuH 42 (无炮口制动器),拍摄于荷兰阿纳姆,1944年。
登场作品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