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57年太平洋台风季
太平洋台风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57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1957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国海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台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分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五月至十二月期间形成。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0年10月1日) |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飓风,并被列入1957年太平洋飓风季。在西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是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命名,国际编号为57xx。而凡进入或产生于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以内的热带低压,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 (PAGASA) 都会为它们订立一个菲律宾名称,作当地警报用途;因此同一个风暴有时候会有两个不同的名称。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Remove ads
热带气旋
在1957年,有22个热带低压形成,其中22个成为了热带风暴。18个成为了台风。8个更成为了超级台风。
范迪是1957年令香港天文台首个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的热带气旋。
一个热带低压于7月11日在马尼拉之东偏南约1730公里的太平洋上形成,名为范迪。
同日下午,范迪增强为热带风暴,并时速22公里向西偏北移动,在7月12日日间增强为强热带风暴,中心风速为每小时100公里。
在7月13日上午,范迪集结在马尼拉以东约940公里,增强为台风,中心风速为每小时120公里,开始转西北移动,迫近吕宋,其中心风速为每小时145公里。
范迪在7月14日达到颠峰,其中心风速为每小时155公里,以时速25公里登陆菲律宾吕宋,向西北或西偏北移动,穿越吕宋,进入香港800公里范围。
天文台表示,由于热带气旋范迪会在16日中午至下午在香港100公里之内的广东珠三角(江门市至惠州市)沿岸地区登陆。相当接近本港,因此,一号戒备信号在7月15日上午6时正发出,范迪集结在香港东南约770公里,以时速25公里向西北移动,减弱为每小时140公里。
受到范迪的下沉气流影响,天气酷热,天文台在7月15日下午2时测得气温33.1度,不过,随着清劲至强风程度的北至西北风开始影响本港,三号强风信号在下午4时10分发出,当时集结在香港东南约520公里。黄昏开始,范迪以时速29公里向西北或北偏西移动,天文台表示,会在7月16日凌晨1时至清晨6时考虑改发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
随后在16日午夜本港离岸及高地开始吹烈风, 市区开始吹强风,八号西北烈风或暴风信号在凌晨1时10分发出,当时范迪集结在香港东偏南约230公里,并以时速29公里向西北移动,直趋茂名市至惠州市的珠三角中东部沿海地区。
本港风势开始增强,沙田,西贡,打鼓岭在清晨6时正开始测得清劲至强风程度的西北风。启德,青衣在清晨5时30分开始测得强风至烈风程度的西北风。流浮山,长州,赤鱲角在清晨5时正开始测得烈风程度的西北风。
当时范迪集结在香港之东约90公里,继续以时速29公里向西北移动,趋向珠三角东部深圳市至惠州市沿岸地区。
广东气象台表示:"5708号台风 “WENDY ”在16日上午6时30分在惠州市惠阳区惠州港登陆,登陆时中心风力达11-12级。"
天文台表示:“范迪正在惠州登陆,本港会有一段时间受烈风程度的西至西北风影响,市民请提高警扬。”
范迪
最接近当地时间:1957年7月16日上午7时
最接近当地位置:香港天文台总部之东北约60公里 (正面吹袭)
天文台在上午8时10分改发八号西南烈风或暴风信号,当时范迪集结在香港之北偏东约60公里。沙田,西贡开始转吹强风至烈风程度的西至西南风。
由上午9时开始,全港转吹当风的西南风,范迪集结在香港以北约70公里,以时速26公里向西北移动,穿越东芫市,广州市。
天文台在上午11时40分改发三号强风信号,范迪集结在香港之北偏西约120公里,并减弱为热带风暴,全港多处地区风势降至强风程度的南至西南风。
随着范迪在16日下午减弱为热带低压,天文台在下午4时50分取消所有热带气旋信号,范迪黄昏5时在香港之西北约250公里的清远市消散。
Remove ads
这个热带风暴先后影响菲律宾及华南地区,也是少数令皇家香港天文台挂起烈风信号的未命名风暴之一。天文台在10月14日12时40分悬挂一号戒备信号,并在同日16时30分改挂三号强风信号。随着这个热带风暴接近香港,天文台在10月15日2时10分,改挂七号(今八号东北)烈风信号。因应风暴登陆,天文台在同日14时改挂三号信号,10月16日5时35分除下所有信号,所有时间均为夏令时间。
热带气旋名单
|
|
|
|
参见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1957年太平洋台风季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