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强台风姬罗莉亚 (1957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颱風姬羅莉亞 (1957年)
Remove ads

强台风姬罗莉亚(英语:Typhoon Gloria,国际编号:5715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4W)为1957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5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姬罗莉亚于1957年9月17日形成。之后以2级台风的强度穿越菲律宾,进入南海。葛乐礼抵达珠江口时,香港因悬挂八号风球期间,市区测得一小时飓风风力而导致皇家香港天文台直接改挂十号风球,澳门气象台则未有测得持续飓风因而最高只悬挂九号风球。天文台测得12小时的强风、14小时的烈风,当中有一小时更达飓风程度的风力,9月22日澳门测得气压970.8百帕斯卡,吹时速110公里的东风,阵风达144公里,最大日雨量79.3毫米,造成澳门低洼地区出现洪涝[1]。强台风姬罗莉亚在9月22日21时于澳门登陆,登陆中心最大风力达162km/h,之后经中山、番禺、广州,进入内陆消散。

事实速览 强台风姬罗莉亚, 路径图 ...
Remove ads

影响

英属香港

Thumb
香港在姬罗莉亚肆虐下,2幅大型广告铁架从大厦天台坠下柯布连道庄士敦道交界,1人受伤,交通受阻
Thumb
横澜岛 113km/h
横澜岛
113km/h
启德机场 72km/h
启德机场
72km/h
天文台 115km/h
天文台
115km/h
香港天文台于部分地区测得之最高每小时平均风速。图例:
代表测得烈风
代表测得暴风
Thumb
横澜岛 185km/h
横澜岛
185km/h
启德机场 158km/h
启德机场
158km/h
天文台 187km/h
天文台
187km/h
香港天文台于部分地区测得最高阵风风速。图内所有地区风速皆达到飓风程度
  • 当地悬挂之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十号风球
  • 最接近当地位置:天文台总部之西南55公里

皇家香港天文台于1957年9月21日香港夏令时间上午10时20分悬挂一号风球。不足三小时,下午1时10分改挂三号风球。22日凌晨4时改挂七号风球。下午12时30分改挂八号风球。20分钟后,下午12时50分,天文台直接改挂十号风球,成为香港自1946年至今唯一没有悬挂过九号风球的正面袭港台风,亦是整个1950年代香港唯一一次十号风球,历时接近8小时。天文台在晚上8时45分改挂八号风球,并在23日上午6时改挂三号风球。随着姬罗莉亚远离香港,天文台于晚上11时15分除下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Remove ads

葡属澳门

当地悬挂之最高热带气旋信号: 九号风球

在姬罗莉亚吹袭期间,由于风暴引起的潮位差达2.30米,加上适逢天文潮的出现,因此造成较强的风暴潮现象出现。澳门测得最高潮位为4.35米,引致路面洪涝高度达1.15米。[2]

破坏

Thumb
澳门历史档案馆《台风岁月展览》展出有关1957年9月22日台风“姬罗莉亚”袭澳后的照片,图中顺时针分别是加思栏花园黑沙环水坑尾街营地大街

澳门东北部有二百多菜地被淹,受影响菜农共200户1,000多人,淹毙大小只5,000头,市内被毁倒塌木屋数十间。在暴风雨中,一名执勤警员在黑沙环溺毙、青洲一名男子触电身亡、石街一间寮屋倒塌压死一名男子。当姬罗莉亚横扫澳门时,关闸东面近黑沙环的一条海堤被冲破三个缺口,菜地全遭淹没,积水最深时达六、七。二百户菜农仓皇逃出,凄厉叫声不绝,当局接报派出军警及四艘小艇前往救援,救出132人,惟当中有一名葡籍警员罗德发失慎跌入水中溺毙殉职。黑沙环菜农损失财物家畜约值一百万澳门元马交石山新口岸等地区菜地,也有不少农作物被风吹毁,损失不轻。林茂塘白鸽巢山边一带被毁木屋数十间,灾民达百余人。青洲木屋区有一名男子于9月22日晚上8时在家门外触电而亡。市区被毁招牌多不胜数,雅廉访大马路树木全部折断倾侧。加思栏花园一棵百年老树连根拔起,水坑尾街大树倒塌。大三巴牌坊一块六呎长巨石,被狂风吹堕地上,陷入泥地一呎多深,市区电线多被吹毁,全市有三份之一电话失灵。[3][4]

Remove ads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英属香港

更多信息 皇家香港天文台 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
前任:
丁丑年台风
引致香港天文台需要跳过
九号风球,直接改挂
十号风球的台风
现任
Remove ads

葡属澳门

更多信息 澳门气象台 热带气旋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