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1年香港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

第4屆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委員會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1年香港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
Remove ads

2011年香港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于2011年12月11日上午7时30分至晚间10时30分举行,旨在选出1,044名选举委员进入选举委员会,于2012年3月25日的2012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选出第4届行政长官。各界别分组但不包括港九各区议会界别分组及新界各区议会界别分组提名期于11月8日开始至11月15日结束。港九各区议会界别分组及新界各区议会界别分组提名期于11月15日开始至11月24日结束。

事实速览 选举委员会共有1,200个议席 当中1,044个议席由本次选举产生, 已登记选民 ...

是次选举跟以往的选举委员会选举有所不同,由特区政府所提出的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在2010年获立法会通过, 选举委员会的总人数将由800人增至1,200人

Thumb
2011年香港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的其中一个票站
Remove ads

选举委员会的组成

在选举委员会的1,200名委员中,大部分均由四个界别选出。每个界别各选出300名委员。这四个界别再分为38个界别分组。3个界别分组,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界别分组、立法会界别分组及宗教界界别分组,毋须举行选举。因为香港地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立法会议员是选举委员会的当然委员,而代表宗教界界别分组的委员,则由提名产生。

这次选举会由35个界别分组产生1,044名委员:

界别 席位 界别 席位
第一界别 高等教育界 30
饮食界 17 法律界 30
香港雇主联合会 16 会计界 30
香港中国企业协会 16 医学界 30
保险界 18 卫生服务界 30
航运交通界 18 工程界 30
地产及建造界 18 建筑、测量及都市规划界 30
旅游界 18 资讯科技界 30
酒店界 17 第三界别
商界(第一) 18 渔农界 60
商界(第二) 18 劳工界 60
工业界(第一) 18 社会福利界 60
工业界(第二) 18 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 60
金融界 18 宗教界 60
金融服务界 18 第四界别
进出口界 1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5→51
纺织及制衣界 18 港九各区议会 59→57
批发及零售界 18 新界各区议会 62→60
第二界别 乡议局 28→26
中医界 3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6
教育界 30 立法会 60→70

注释: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投票时,分为四个小组投票,每组十五人。
→:2012年10月第五届立法会任期开始后该界别分组席位。

Remove ads

结果

泛民主派在是次选举中成功取得173席,连同立法会当然选委及泛民友好共205人,足以提名一名泛民主派人士参选行政长官。媒体估计亲唐英年者的当选席数有185席(明报)至400席以上(苹果日报)不等,获得足够票数参选。而大部分媒体估计亲梁振英者只有约50人当选,未必可以获得足够提名,但亦有媒体如星岛日报估计梁营当选者有150人以上。

点票结果

分组 登记选民 候选人数目 所需委员数目 总票数 投票率
饮食界 7,895 34 17 1,126 14.26
香港雇主联合会 122 16 16 自动当选
香港中国企业协会 321 16 16 自动当选
保险界 121 19 18 90 74.38
航运交通界 196 21 18 157 80.10
地产及建造界 754 18 18 自动当选
旅游界 1,063 25 18 616 57.95
酒店界 99 19 17 75 75.76
商界(第一) 817 21 18 454 55.57
商界(第二) 1,783 18 18 自动当选
工业界(第一) 743 18 18 自动当选
工业界(第二) 517 18 18 自动当选
金融界 125 18 18 自动当选
金融服务界 539 29 18 372 69.02
进出口界 1,434 18 18 自动当选
纺织及制衣界 3,188 18 18 自动当选
批发及零售界 6,733 23 18 1,960 29.11
第一界别总数 26,828 349 300 4,850 27.77
中医界 5,864 71 30 2,273 38.76
教育界 86,618 65 30 20,084 23.19
高等教育界 9,106 46 30 2,829 31.07
法律界 6,583 66 30 2,329 35.38
会计界 24,630 65 30 7,617 30.93
医学界 11,118 83 30 3,787 34.06
卫生服务界 39,128 67 30 5,784 14.78
工程界 9,052 49 30 3,856 42.60
建筑、测量及都市规划界 6,778 78 30 2,746 40.51
资讯科技界 5,522 61 30 2,264 41.15
第二界别总数 204,399 651 300 53,569 26.21
渔农界 159 60 60 自动当选
劳工界 591 78 60 432 73.10
社会服务界 14,415 164 60 6,100 42.32
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 2,358 59 60 自动当选
宗教界 不适用 60 60 自行推举
第三界别总数 17,523 421 300 6,532 43.5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41 55 55 自动当选
港九各区议会 200 65 59 188 94.00
新界各区议会 212 66 62 197 92.92
乡议局 147 30 28 130 88.4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不适用 31 36 当然委员
立法会 不适用 60 60 当然委员
第四界别总数 700 307 300 614 87.71
总数 249,450 1,734 1,200 65,565 27.60

政党获得席位结果

更多信息 政治组织, 第一界别 ...
Remove ads

详细结果

第一界别

饮食界

饮食界在是次选举中有34人竞逐;17个选委议席全部由张宇人牵头挺唐英年的“钻石名单”候选人当选,而黄家和牵头挺梁振英的“星火行动”名单全部落选。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Remove ads

商界(第一)

是次选举泛民首次派人出选,但3人全部落败。[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Remove ads

商界(第二)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香港雇主联合会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金融界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金融服务界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香港中国企业协会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酒店界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进出口界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保险界

有19位候选人,竞逐18个席位: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地产及建造界

更多信息 编号, 候选人 ...

纺织及制衣界

更多信息 编号, 候选人 ...

旅游界

更多信息 编号, 候选人 ...

航运交通界

更多信息 编号, 候选人 ...

批发及零售界

更多信息 编号, 候选人 ...

第二界别

会计界

有65位候选人,竞逐30个席位。泛民“民主会计师”派出9人全部当选。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最后一席:何超平(1,901票)

注:吴锦华和邹扬敦使用同一政纲。

建筑、测量及都市规划界

这个界别当时被认为是梁振英的票仓,因为梁振英本身都是测量师。不过支持梁振英的G24名单最后只有15人当选。民主派就只有吴永辉当选。

更多信息 编号, 候选人 ...

中医界

左派协调的名单“中医界大团结联盟”大胜,27人当选。至于香港中医师权益总工会派出20人则全败。

更多信息 编号, 候选人 ...

教育界

有65位候选人,竞逐30个席位。教协25人名单全部高票当选。立场偏保守的教育评议会团队6人参选,3人当选。亲共的教联会香港女教师协会各有1人当选。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最后一席:曹启乐(4105票)

工程界

有49位候选人,竞逐30个席位。泛民派出8人,2人当选,比上届大减6人。建制派团队工程动力就大胜,派出28人,26人胜出。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最后一席:梁国基(933票)

卫生服务界

有67位候选人,竞逐30个席位。此届主要有四条名单角逐,分别是“卫生联盟”、华员会牵头的香港卫生界专业团体联席会议、香港护理专科学院的护专名单和汪国成名单。民主派只是支持友好护协在卫生联盟当中的9人和正式以民主派名义竞选的马旗,最后民主派和友好人士有9人当选。华员会名单就夺得最多席位,有14席。

更多信息 编号, 候选人 ...

最后一席:李明佩(1,203票)

高等教育界

有46位候选人,竞逐30个席位。泛民的高教界民主行动24人全部当选,亲建制的高教呼声、专上教育政策评议会、二人名单有5人当选。而城大工会唯一当选的谢永龄最后提名了唐英年。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资讯科技界

有61位候选人,竞逐30个席位。泛民的IT Voice 201220人全部当选。亲建制的ICT动力的24位成员则有8人当选,当中包括民建联葛珮帆。另外两位独立当选人为邓淑明王维基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最后一席:洪为民(605票)

法律界

有66位候选人,竞逐30个席位。法律界界别的竞争十分激烈,被形容为“红蓝之争”。“红队”为前大律师公会主席陈景生率领的“ProDem22”(无政党背景的民主派人士)及“PanDem8”(有政党背景的民主派人士)两个团队,全部当选。而由香港律师会副会长林新强领军的“蓝队”“VoxPop”则全军覆没。

更多信息 编号, 候选人 ...

最后一席:林健文(714票)

医学界

医学界在此届有多张名单角逐,竞争激烈[3],有医学会牵头的大联盟名单、高永文和方津生等人组成的“七君子”、李国章的四人名单、公共外科医生联盟名单、牙医学会名单、西医公会的“细心八人组”,民主派亦有推荐5人,而时任公共医疗医生协会会长苏洁莹本身想组一张14人名单[4],岂料报名前一日,医协内部有人跳槽到蔡坚的医学会名单因而作罢,最后她作独立参选。

更多信息 编号, 候选人 ...

第三界别

渔农界

更多信息 编号, 候选人 ...

劳工界

工联会在此界别中有44人当选,劳联有12人当选,余下四席由四个公务员工会获得,分别是香港公务员总工会、香港高级公务员协会、政府纪律部队人员总工会和香港公务员工会联合会。亲台的工团总会派出3人,结果全部铩羽而归。

更多信息 编号, 候选人 ...

社会福利界

有164位候选人,竞逐60个席位。民主派夺得当中的59席,独立的关锐煊就在众多民主派中成功突围,建制派统统无功而还。

泛民名单包括“民福60”、“社总团队”、“进步社工”和“草根持份者”。亲建制名单包括“社福同心”、“关社联盟”、“街坊北斗”、“怒火七星”和“社福动力”。难以分类名单包括“公共社福联盟”。[1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更多信息 编号, 候选人 ...

最后一席:熊百祥(1,838票)

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

体育小组
更多信息 编号, 候选人 ...
演艺小组
更多信息 编号, 候选人 ...
文化小组

自动当选,但提名不足(阮兆辉提名无效),只得14人。

更多信息 编号, 候选人 ...

出版小组

更多信息 编号, 候选人 ...

第四界别

注意:最后一席者的得票数是不包括特别委员在内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有55位候选人,竞逐51个席位。本界别分组另外新增四个特别委员,以填补第五届立法会尚未产生的十个新增议席,故全部55位候选人顺利当选。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最后一席:梁振英(69票)。特别委员:容永祺(38票)、谭锦球(34票)、王惠贞(31票)、郑祎(25票)。

乡议局

有30位候选人,竞逐26个席位: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最后一席:余汉坤(76票)。特别委员:马庆丰(67票)、梁和平(61票,经抽签决定)。

港九各区议会

有65位候选人,竞逐57个席位:

五十九名建制派民选区议员组成“港九区议员联队”[1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最后一席:黄楚峰(109票,经抽签决定)。特别委员:郭伟强(109票,经抽签决定)、梁伟权(103票)。

新界各区议会

有66位候选人,竞逐60个席位:

更多信息 编号, 姓名 ...

最后一席:苏炤成(125票)。特别委员:黎伟雄(122票)、黄嘉荣(113票)。

宗教界界别分组

基督教、天主教、回教、道教、孔教及佛教各有10席代表。基督教会举行教内普选,天主教以抽签决定,回教、道教、孔教及佛教只作内部推举。

基督教代表选举

选举委员会基督教界别分组普选是界别分组内自行举办的选举[5]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于2011年10月30日举行选举委员会基督教界别分组选举2011,(1) 年满18岁已接受洗礼或已加入教会的基督徒及 (2) 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者可于当日在自己的会堂或全香港13个公开票站投票。(注:视障人士专用票站及石硖尾公开票站是同一地址,所以公开票站数目有一说13,但一说14。)

香港基督教徒人数有40多万,合资格选民可于投票日在堂会票站或公开票站投票,每位选民可获一张选票,每张选票最多可选择不多于十位候选人。(1) 堂会票站:邀请全港堂会,在各堂会设立票站,于投票日接受该堂会之选民投票合资格选民可于投票日在堂会票站或公开票站投票。(2)公开票站: 在香港、九龙及新界设有若干公开票站。凡信徒所属教会未设有票站者,即可在公开票站投票。在公开票站投票之信徒,必须在投票时能出示为本港教会之基督徒身份证明正本,或在投票日前,填妥由其堂会牧师所证实之“基督徒身份证明书”,并凭该证明于公开票站投票。公开票站于投票日上午10时至下午5时接受投票。

42位候选人及其编号详列如下:

  • 21朱世平
  • 22黄静娴
  • 23胡明添
  • 24陆幸泉
  • 25林茂国
  • 26李智威
  • 27张启明
  • 28锺嘉乐
  • 29许朝英
  • 30莫家豪

由于候选人人数众多,所以候选人咨询大会分两场,每场分两节,第一场10月19日 晚上7:30及10月20日 晚上7:30,场地是中华基督教会望觉堂(三楼副堂)九龙旺角弼街56号基督教大楼3楼,第二场10月23日 下午2:00及10月23日 下午4:30,场地是循道卫理联合教会香港堂(地库副堂)香港湾仔轩尼诗道36号地库。编号1-21号出席第一节“候选人咨询大会”,即是10月19日 晚上7:30及10月23日下午2时。候选人编号22-42号出席第二节“候选人咨询大会”,即是10月20日 晚上7:30及10月23日下午4:30。

最高得票的十位候选人,结果依次序如下:

更多信息 候选人编号, 姓名 ...
  • 总投票数目:18,051
  • 有效票数目:17,380
  • 废票数目:554
  • 白票数目:117 [6]

选举风波

回归基督精神同盟八名成员2011年10月24日宣布退出宗教界选委选举[7],原因是基督教选委的产生办法充满不公义,例如有部分候选人在报名期后才递交参选表格,但协进会仍容许他们参选。回归基督精神同盟并于特首选委投票日推动废票运动,表达他们对小圈子选举的不满。回归基督精神同盟发言人呼吁协进会取消星期日的选举,否则将以司法复核的方式挑战选举的合法性。此外,虽然协进会设立近二百间投票站,但当中只容许教友投票的堂会票站就占了一百七十间,公开票站只有十四间,为大部分欲投票的基督徒带来不便。

相关回应
  • 选举委员会基督教界别分组选举2011 - 参选人事宜公布(二)
  1. 选举委员会基督教界别分组选举2011秘书处至今未接获任何候选人正式表示退选(注)。
  2. 因选举日期已近,各项选举安排亦已就绪,工作小组不会处理任何参选人的退选要求。合资格的选民应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其投票意向。[8]

注:工作小组曾接获以“回归基督精神同盟”名义发出的电邮声明,内文有“...今日宣布退选,以表示不满...”等字句,惟没有清楚指出提名团体的名称及候选人的姓名。而已获核实候选人资格的42位候选人当中,亦没有任何一位是以“回归基督精神同盟”为提名团体的。2011年10月27日

2011年10月30日 苹果日报报导 不同票站投票时间各不同 基督徒选委选举太荒唐[9]

2011年10月31日 回归基督精神同盟 回应2011基督教选委结果 宣布选举无效 司法复核声明[10]

2011年11月3日晚上7:30至9:30香港基督徒学会回归基督精神同盟基督路小教会在香港基督徒学会(九龙旺角旺角道11号艺旺商业大厦10楼) 举办“参与小圈子“玩”有理? - 从基督教选委废票运动说起研讨会”,嘉宾是谭得志(快必) (回归基督精神同盟成员)、陈家洛(上届选举委员会高等教育界选委)、陈士齐(浸大宗教及哲学系高级讲师),内容是“最近回归基督精神同盟宣布退出选举委员会基督教界别选举(又称“教内普选”),并发起废票运动呼吁选民以废票表达对是次小圈子选举及“官商教勾结”的不满。这次回基盟由参选到退选的过程,会否带给我们对于废除小圈子选举运动的重新思考? 这些经验又可否应用在其他界别的小圈子选委选举? 基督教界选委选举完结,其他界别的选举又随即展开。我们特意邀请不同界别人士一同思考参与或杯葛小圈子选举的可能。”[11]

天主教代表选举

由于天主教香港教区不认同小圈子选举,一直对选委选举“被动配合”。教区只负责核实申请者的天主教徒身份,并把提名表格交予政府。如申请人数超过应选席位,即由选举事务处抽签决定。今届共有四十六人申请,创下历史新高。[12]

有效提名人士名单

更多信息 指定团体名称, 获提名人士姓名 ...

注:陆幸泉提名无效,朱世平替补成为基督教选委[13]

选举总结

身份重复选委

由于立法会议员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自动成为选举委员会委员,故此有部分人士同时担任此两项公职者,出现身份重复,原属组别的位置不会出缺,此等人士亦不会在相关选举中获得两票。

2012年,选委田北辰于在位期间同时当选立法会议员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为三重身份重复。

2012年立法会选举后,身份重复选委如下:

  • 林大辉(工业界(第二)立法会议员/纺织及制衣界选委)
  • 张国柱(社会福利界立法会议员/社会福利界选委)
  • 黄碧云(九龙西立法会议员/高等教育界选委)
  • 陈家洛(香港岛立法会议员/高等教育界选委)
  • 蒋丽芸(九龙西立法会议员/进出口界选委)
  • 锺树根(香港岛立法会议员/区议会界选委)
  • 陈恒镔(新界西立法会议员/区议会界选委)
  • 麦美娟(新界西立法会议员/区议会界选委)
  • 梁志祥(新界西立法会议员/区议会界选委)
  • 郭家麒(新界西立法会议员/医学界选委)
  • 陈婉娴(区议会界(第二)立法会议员/区议会界选委)
  • 单仲偕(香港岛立法会议员/资讯科技界选委)
  • 梁继昌(会计界立法会议员/会计界选委)
  • 叶建源(教育界立法会议员/教育界选委)
  • 郭荣铿(法律界立法会议员/法律界选委)
  • 卢伟国(工程界立法会议员/工程界选委)
  • 谢伟铨(建筑、测量及都市规划界立法会议员/建筑、测量及都市规划界选委)
  • 张华峯(金融服务界立法会议员/金融服务界选委)
  • 田北俊(新界东立法会议员/商界(第一) 选委)
  • 陈健波(保险界立法会议员/保险界选委)
  • 姚思荣(旅游界立法会议员/旅游界选委)
  • 锺国斌(纺织及制衣界立法会议员/纺织及制衣界选委)
  • 易志明(航运交通界立法会议员/航运交通界选委)
  • 何俊贤(渔农界立法会议员/渔农界选委)
  • 郭伟强(劳工界立法会议员/区议会界选委)
  • 邓家彪(劳工界立法会议员/区议会界选委)
  • 潘兆平(劳工界立法会议员/劳工界选委)
  • 田北辰(新界西立法会议员/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批发及零售界选委)
  • 林顺潮(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医学界选委)
  • 雷添良(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会计界选委)
  • 霍震寰(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商界(第二)选委)
  • 卢瑞安(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旅游界选委)
  • 吴秋北(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劳工界选委)
  • 黄国健(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九龙东立法会议员)
  • 叶国谦(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区议会界立法会议员)
  • 陈振彬(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区议会界立法会议员)
  • 马逢国(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立法会议员)
  • 廖长江(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商界(第二)立法会议员)
  • 胡晓明(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雇主联合会选委)
  • 吴亮星(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金融界立法会议员)
  • 张明敏(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进出口界选委)
  • 李引泉(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国企业协会选委)
  • 颜宝玲(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工业界(第一)选委)
  • 黄友嘉(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工业界(第二)选委)

2012年立法会选举后不再身份重复的选委

  • 谭伟豪(前资讯科技界立法会议员/资讯科技界选委)
  • 陈淑庄(前港岛区立法会议员/法律界选委)
  • 黄成智(前新界东立法会议员/社会福利界选委)
  • 刘健仪(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前航运交通界立法会议员)
  • 何锺泰(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前工程界立法会议员)
  • 梁刘柔芬(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前纺织及制衣界立法会议员)
  • 叶伟明(前劳工界立法会议员/劳工界选委)
  • 潘佩璆(前劳工界立法会议员/劳工界选委)

失去选委身份

所有于2008至2012年为立法会议员,但未有参加2012年立法会选举或落败者,除原为身份重复选委外,皆被除去选委身份。

  • 陈茂波 (前会计界立法会议员,竞逐连任失败)

参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