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3年澳门立法会选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3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Remove ads

2013年澳门立法会选举澳门第五届立法会选举(葡萄牙语:Eleições para a 5.ª Assembleia Legislativa de Macau),投票日定于2013年9月15日[1]。届时以直接选举方式新一届议会中的14位议员,以社团间选选出12名议员。其余七名由行政长官在收到选举总结算十五天内委任。

事实速览 立法会33个议席中的14席, 政党/派系 ...
Remove ads

选举制度

选举法例

立法会据此藉2012年8月29日通过的第12/2012号法律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选举法》第14条及第21条作出相应的修改。根据新修订的条文,2013年第五届立法会直接选举产生的议员由12名增加至14名;间接选举产生的议员由10名加至12名;委任议员维持7名。换言之,第五届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人数共33名。[2]

法人选民的投票人数由原来的11人增加至最多22人;取消了“自动当选”机制。同时,提名门槛由25%降低至20%,即提名委员会只须由该选举组别被登载于选举日期公布日前最后一个已完成展示的选民登记册的法人总数的20%组成。[2]

选民资格

直接选举

年满18周岁且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的自然人,如已作选民登记并被登载于选举日期公布日前最后一个已完成展示的选民登记册,可在立法会选举中选出14名直选议员。

间接选举

已在身份证明局登记、获确认属于相关界别至少满四年且取得法律人格至少满七年的法人,如已作选民登记并被登载于选举日期公布日前最后一个已完成展示的选民登记册,可在立法会选举中选出12名间选议员。

提名

参与直选的各个组别须有最少4名、最多14名候选人,且选民签名支持最少要300名至最多500名。而参与间接选举须有该界别最少五分之一社团提名。

选举方式

不论是直选或间选,都采用改良汉狄法比例代表制一种),即一组别取得票数除一予第一候选人,除二予第二候选人,除四(而不是一般汉狄法的除三)予第三候选人,以几何级数除之分配予同组各候选人。此法首次应用在1992年选举中。选举以澳门特区为单一选区。

在最后一个议席进行配给时,如果遇上商数相同的情况,该议席配给予尚未取得议席的有关名单;如果各张名单均已取得议席,该议席配给予得票较多的有关名单;又如果各有关名单的得票数也相同,则以抽签方式决定。

选举宣传

竞选活动期由8月31日起至9月13日止,9月14日为冷静期。

立法会选举管理委员会

为更好地统筹和组织是次选举,根据《立法会选举法》规定,设立“立法会选举管理委员会”,依法履行各种职责及权限。管委会下设秘书处,以协助其运作。

是届管委会主席为叶迅生;委员分别是谭伟文、朱伟干、江丽莉、陈致平。[3]其中谭于6月4日因私人理由辞职,由民署副主席罗永德填补空缺。

直接选举组别

参选情况

截至6月28日,共有二十二个提名委员会申请确认存在。至7月8日,其中二十个递交了候选人名单以及参选政纲。另外澳门市民维权总会以及廿一世纪联会分别因为有效提名不足以及提名资料不实而被取消资格。[4]但二十个组别、共145名候选人竞逐,仍然是回归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届。

获确认提名的二十组按提交提名顺序为:民联协进会、同心协进会、澳门民主自由人权法治促进会、新希望、民主起动、民主新澳门、工人运动阵线、群力促进会、民主昌澳门、基层力量协会、自由新澳门、关爱澳门、超越行动、澳粤同盟、改革创新联盟、社会民主阵线、澳门发展新连盟、公民监察、亲民奋进会。7月24日经抽签,组别序号及候选人名单如下:

更多信息 组别编号, 组别名称 ...
Remove ads

投票站

第五届立法会选举共设三十一个直选投票站,其中一个设于澳门监狱供选举日的在囚选民行使投票权。间选投票则在澳门理工学院举行。

选民收到由立法会选举管理委员会寄出的《投票通知书》,以作通知其投票地点。即使选民收不到《投票通知书》,亦可透过立法会选举服务热线、选举网站、“城市指南”、选民登记自助服务机或亲身查知被分配的投票地点。

各直选投票站运作时间为由2013年9月15日上午9时至晚上9时;各票站位于为以下地点:

  1. 澳门福建学校
  2. 镜平学校
  3. 澳门工联职业技术中学
  4. 青洲小学
  5. 化地玛圣母女子学校
  6. 中葡职业技术学校
  7. 政府综合服务大楼
  8. 广大中学 
  9. 嘉诺撒圣心英文中学
  10. 圣保禄学校
  11. 圣公会澳门蔡高中学(分校)
  12. 劳工子弟学校(幼稚园)
  13. 鲍思高粤华小学
  14. 沙梨头坊众学校
  15. 培正中学
  16. 东南学校(中学部)
  17. 濠江中学附属小学
  18. 二龙喉中葡小学
  19. 鲁弥士主教幼稚园
  20. 高美士中葡中学
  21. 塔石体育馆B馆(青年试馆)
  22. 利玛窦中学
  23. 澳门综艺馆
  24. 圣中活动教育中心(印务局旁)
  25. 澳门葡文学校
  26. 慈幼中学
  27. 海星中学
  28. 澳门运动场(分为A、B两区)
  29. 路环中葡小学

选举结果

基本资料

  • 选民总数:276034
  • 已投票选民:151,881人
  • 有效票:146,467
  • 空白票:1,083
  • 废票:4,331[5]

各组得票

更多信息 组别编号, 组别名称 ...

& 第28-B号投票站关于该组别的统计数据有一票的误差,但总核算委员会无权限作出更正。

当选名单

十四个直选议席当选人如下,粗体的人名为连任成功议员,斜体则为上届间选而本届转为直选的当选议员:

更多信息 排名, 当选人 ...

† 按“改良”汉狄法,各当选人的得票数目 = 所属组别得票÷2(候选人次序 -1)
&第28-B号投票站关于该组别的统计数据有一票的误差,但总核算委员会无权限作出更正。

分析

选举可谓是第二候选人之战,各阵营都希望保送第二候选人入局,确保薪火相传。而选举结果出人意料:一般认为施家伦可继承吴在权卸任留下的空缺,但在低投票率之下,福建社团所组成的民联却不单成了票王,更把排名第三的宋碧琪带入局,打破了“改良”汉狄法每组议席不过三的原意。以广东五邑社团为基础的澳粤同盟第二候选人郑安庭也当选。

自由开放阵营方面,新澳门学社不但无法保送新血,更丢失了陈伟智的议席,票数也锐减了四千多张。但属土生葡人系统的新希望高天赐成功把梁荣仔带进议会。使自由开放阵营仍然争得最后一席。

传统阵营方面,来自妇联的群力黄洁贞胜出,但代价是同心的澳门劳工子弟学校副校长林伦伟落败,重夺四席计划失败,而且两组合计得票比上届下跌达七千多票。

商界阵营方面,澳博系统的新连盟黄昇雄再次以些微票数饮恨,而革新盟陈美仪在得票增加的情况下当选。

由于第13位“民联协进会”宋碧琪、第14位“新希望”梁荣仔、及落败的第15位“新连盟”黄昇雄的得票只相差53票[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但废票则逾4千张,引发“新希望”及“新连盟”两组候选人均提出上诉。最终梁荣仔以十五票之微保住了议席。

间接选举组别

间选新增的两个议席分别落入专业界别,以及从社会服务、文化、教育及体育界分拆出来的社会服务及教育界别。今次选举只有五个间选组别被接纳,十二位间选候选人数目与相应界别议席相等。因此,这次被确定的十二位间选候选人笃定当选为第五届立法会议员:

更多信息 组别, 组别中文名称 ...

但由于选举法有所修改,有关间选候选名单内的候选人仍需投票,亦分别为五个间选组别设置了投票站。

委任议员

徐伟坤唐晓晴马志成黄显辉冯志强刘永诚萧志伟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